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水浒传铁牛儿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铁牛李逵的「可爱」与「可怕」

火烧 2021-10-17 11:59:40 1030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铁牛李逵的「可爱」与「可怕」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的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节选了《 》第七十三回《柴进簪花入禁院 元夜闹东京》中的一段,命题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铁牛李逵的「可爱」与「可怕」  

水浒传铁牛儿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铁牛李逵的「可爱」与「可怕」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的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节选了《 》第七十三回《柴进簪花入禁院 元夜闹东京》中的一段,命题为「 负 荆」。主要内容是: 元夜闹东京后,和燕青两人与梁山大队人马走散,投宿荆门镇不远处一个大庄院时,听到主人刘太公说宋江强抢民女的消息,信以为真,于 是赶回梁山大闹,砍倒杏黄旗,抢上堂来要杀宋江。宋江与李逵就这事以头颅打赌。于是重回庄上,经三家对证,李逵输了,接受了燕青的建议,负荆请罪。宋江便 命李逵去捉冒名抢人的假宋江,将功折罪。李逵在燕青的帮助下,找到并除掉了假宋江,救回了刘太公的女儿,于是皆大欢喜。>  在这一情节中,李逵性格中「可爱」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单纯率真,刘太公一说便深信不疑;他嫉恶如仇,听说宋江强抢民女,便义愤填膺,找宋江算帐;他 急躁鲁莽,回寨后不问青红皂白,先砍杏黄旗,再撕「替天行道」大字,然后提斧径奔宋江要人;他痛快爽直,打赌输了头,毫不耍赖,「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 去献与哥哥便了」,而当燕青提议负荆请罪时,他说「好却好,只是有些惶恐,不如割了头去干净」;他仗义救人,为别人的事赌自己的头,赌输后又踊跃前往,救 得被抢女子。>  李逵性格的最可爱之处就是他天真烂漫如一孩童,没有等级观念和权威意识,敢作敢当。此前由于宋江是江湖上的「及时雨」,李逵便由衷敬佩,并忠心耿耿。宋江因 写了「反诗」被官府绑缚刑场,在不知道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李逵一个人去劫法场,准备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宋江的性命。甚至小说最后宋江让他喝下毒酒,他明 白后,仍然说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这种赤胆忠心,非简单的「愚忠」二字可表,那是手足情与赤子心的终极体现, 足以令人动容。然而,就是对宋江这样一个自己由衷崇拜的大哥和梁山首领,一旦发现他做了「不义」之事,李逵也绝对不会客气。这充分说明,他有自己的道德底 线,对于自己敬佩的人也一样要求,绝不苟且,也绝不迁就,黑白分明。这种「直肠子」性格极具喜感,也有正义感,十分可爱。>  然而,正由于李逵身上有不少性格的光芒,「多俊遮大丑」,很多人忽视了他身上的一些致命的缺陷,把他当成了一个可亲可敬的英雄人物。其实,李逵又是一个非常 「可怕」的人,他「战斗的一生」,手刃了许多挡道的「敌人」,双手也沾满了无数无辜者的鲜血,真可以说是血债累累。而且他残杀无辜者,不是误伤,不是迫不 得已,而是嗜血成性,纯粹以别人的鲜血寻自己的开心,「过上一把瘾」。 可以说,世上少了李逵这么一个「可爱」的人,并无什么遗憾,但如果多了一个这么「可怕」的人,则好像多了一个夺命的恶魔,会让很多无辜之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在所选课文《李逵负荆》中,李逵砍倒杏黄旗,要杀宋江被大家拦住后,燕青向宋江汇报他们两个和大队走散后,「来到四柳村狄太公庄上,他(指李逵)去做法官捉 鬼,正拿了他女儿并奸夫两个,都剁做肉酱」。人家狄太公因女儿房中「闹鬼」,本来请李逵(诳说自己会法术)去捉鬼,但李逵发现尚未结婚的狄女和她的情侣 (书中称「奸夫」)在一起,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不问主人的意见,判其死罪,并兼任刀斧手和虐杀者,「看着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 了一阵」。这个被人家狄家好酒好肉请求帮忙「除邪」的人,自己一下子成了恶徒,竟然制造了杀害人家女儿,使之骨肉分离的血案。是谁给了他这样的权力?著名 学者刘再复指出:「在李逵的潜意识里是他替社会、替狄太公除了大害,社会和狄太公还应当感谢他呢!可见,『情欲有罪』的观念在李逵的心里扎得多么深。在他 的潜意识世界里,有一个多么可怕多么凶残的道德法庭,这个法庭比阎王殿里的死亡法庭还黑暗!」>  在《水浒传》第五十一回里,好汉朱仝不愿意入伙梁山,梁山便设了一条毒计来逼朱仝上山。朱仝为情义放走了雷横,自己却被刺配沧州牢城。到了沧州,知府见朱仝 一表人才,便留下他在府中当差,其四岁亲子小衙内见到朱仝时就喜欢上他的长髯,要朱仝抱着他玩耍,知府见状就把心爱的儿子托付给他照看,也由此非常信任 他。于是,梁山的毒计诞生了。吴用带着李逵来到沧州府,由雷横配合,在吴用与朱仝交谈时,李逵乘机抱走小衙内,带入林子,用斧头把孩子的头「劈做两半 个」。这样,朱仝在沧州再也无脸容身,只好跟着吴用上山。梁山为了得到朱仝这个人才,就对不谙世事的四岁孩童痛下杀手,而李逵则成了残杀这个无辜者行刑 人。>      最可怕的是在第四十回 劫法场的时候,「这黑大汉(李逵)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 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还有在第五十回三打祝家庄的时候,「李逵正杀得手顺,直抢入扈家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 留一个」。李逵又违背宋江将令,将已经投降的扈成一家杀光。当宋江问李逵「拿得活的有几个」时,李逵说:「谁鸟耐烦,见着活的便砍了。」宋江说:「你这黑 厮违了我的军令,本合斩首,且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折过了,下次违令,定行不饶。」李逵反而高兴了:「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试问,李逵这个视 杀人为儿戏,以杀人为快活的人,心中到底有没有半点人类该有的恻隐之心?>  李逵是《 传》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主要英雄人物之一,自该书问世以来「粉丝」众多,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卓吾)甚至尊之为「活佛」。 滥杀无辜的李逵和慈悲为怀、普济众生的佛相差 何止十万八千里。近些年,由于电视剧《 传》的热播,梁山人物刀剑出鞘、杀人越货、快意恩仇的形象在不大读书的一代青少年的心中又「活」了起来,「该出 手时就出手」唱遍神州大地。然而,梁山「好汉」在很多时候是「不该出手也出手」,李逵如此,血溅鸳鸯楼时连无怨无仇的丫鬟也一个都不放过的武松如此,开人 肉店的张青、孙二娘夫妇如此,在权势者面前能忍能让的林冲也是如此。林冲初上梁山,首领王伦要林冲杀一个人作「头名状」才能入伙时,林冲没有半点犹豫或不 忍,立即作答:「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冲的妻子一再陷害林冲,固然可恨之至,但林冲为了自己能够留在梁山就准备对 另一个无辜的人下手,他和高衙内不是同样自私、同样野蛮吗?至于据说是梁山中最「义」的宋江,更是充满了血腥。为了得到朱仝可以设计杀人家四岁的孩童;为 了得到秦明可以让手下人假扮秦明到青州城外将数百人家变为瓦砾场,将男女老少赶尽杀绝;为了得到卢俊义,先是设计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身陷囹圄,然后再为 了救他而不惜屠城……是的,他们是讲「义气」的,但仅限于他们兄弟之间,却视他们圈子外的人如草芥、如寇仇,他们「替天行道」的旗帜只是漂亮的门面和口 号。对于梁山的「兄弟情」,鲁迅先生早有警觉。针对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鲁迅在写给姚克的信中指出:「近布克夫人(指赛珍珠——引者注)译《水浒》,闻颇好,但其书名,取『皆兄弟也』之意,便不确,因为山泊中人,则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艺术成就很高,但其思想内容和文化理念却有不少糟粕,值得我们警惕。李逵等人滥杀无辜等内容写入书中并不可怕,选入教材也 并不可怕,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百姓被任意屠杀的历史现实,具有较强的认识功能。可怕的是,《水浒传》作者常常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写这些「英雄人物」某些 不该有的血腥,而当时及后世的大多数读者也以作者的倾向为倾向,对作品人物的所作所为缺乏应有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我们当然难以要求数百年前的作者具有 今天的法制观念和人文情怀,但如果我们的现代课堂里没有对古代落后观念的理性超越,则显然是不妥当的。课文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对本课的「教学建议」 中提出,「着眼整部小说中有关李逵的某些情节,结合《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全面认识李逵形象」,这是具有针对性的良好建议,教学中应努力落到实 处。>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