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是哪年来中国的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真的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真的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真的到过中国
1、700年前,一个威尼斯年轻人踏上了前往东方一的旅途。在 24年的漫长历险中,他探索了最遥远的异域国度。他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使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2、这个年轻人就是义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他被公认为是最富有开拓精神的旅行家,为中国和义大利乃至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世界第一奇书。
3、 按书中所述,1298年他与热那亚作战时被俘,在狱中与狱友作家鲁思弟·切洛合作完成 《马可·波罗游记》。该书介绍了东方的文明,向欧洲人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很快风靡了义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几百年来,马可。波罗激励了无数后人,但同时也受到了诸多质疑。这位跨越大陆的伟大探险家,是否亲眼看到过书中描写的一切?他是否真的到过中国?
4、 更极端的说法,有一些人说他是个骗子。他们对《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的东方提出了种种质疑。
质疑一:语言和路线:
1、 在游记中,马可·波罗叙述的许多地名、人名甚至动物、器件,都使用波斯人的叫法,但是他自称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并没有提到也懂波斯语。许多人认为,当时来往的商人们以波斯人居多,可以证明游记内容是听来的。
2、 马可·波罗应该是从威尼斯一路前往北京,而后继续在中国旅行。根据这样一本游记,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可以照着其中所写的路线,一站一站地前进。但仔细阅读之后,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不是一本可以直接参考的旅行指南。他在书中提到的两地距离,有些极为精准,有些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在旅行归来大约20年后才写下了这本游记。现实的场景与他所描述的完全吻合,而且,恰恰都是在他所说的地方找到的。
质疑二:马可·波罗的描述:
1、 人们很早就开始怀疑马可·波罗。首先,大家不相信中国真的像他所写的那样幅员辽阔。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质疑,是不是真的能按他给出的时间从甲地走到乙地。
2、 1999年美国组成一个科学考察队,重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不过是用现代交通工具代步,然而旅程同样十分艰辛。考察结束后,10位考察队员和22位提供后援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可·波罗通过这条路来中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3、 在马可·波罗的书中,有许多叙述描写充满了夸张失实的情节、信口妄说的逸事,其中许多地方即使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夸张而令人吃惊的。动辄使用“百万”这个词,以至于人们送他“百万先生”的外号加以椰榆和讽刺。
4、 书中道听途说的痕迹也比比皆是,游记中记载混乱、错误百出,并且描写了许多明显不符合史实的场面。例如,他自称献抛石机帮助攻打襄阳,实际上襄阳在他到中国前一年就撤围了,还把李松寿之乱的时间整整推后 10年;把成吉思汗的病死说成是膝上中箭而死;将传说中的非洲的祭司王约翰嫁接成为忽必烈外孙阔里吉思的祖父,而记载的脱脱被那海打败的事居然发生在他回国之后,这样明显的疏漏和错误不一而足。
质疑三:书中遗漏:
1、 书中有一些严重的遗漏,让人打心底里怀疑他写的是不是亲身的经历。比如说,他根本没提到使用筷子,也没说喝茶。虽然替他辩护的人会说这是因为他不喜欢喝茶,他是义大利人,也许更喜欢喝葡萄酒,但他至少应该看到中国人喝茶。他在中国也应该会看到女子裹脚,但书里也没提。许多怀疑论者认为,这些遗漏都是问题。
2、游记中只描写了一些“尽人皆知”的资料,而当时最富中国特色的汉字、印刷术以及其他极其引人注目的东西没有提到,甚至没有提到长城。
质疑四:没有任何史料记载:
1、 有关马可·波罗的最大疑点,是他没有出现在任何汉语或蒙古语的史料中。当时中国的官僚体系极为庞大,一切大小事项都会被记录在案,每个城市的每一任地方官,每一个小官吏都不会被漏掉,但马可·波罗一家人,其中包括他本人和他的叔父,压根儿没出现过。文献中记录了其他欧洲人,却没有马可·波罗。200年来,中国的、欧洲的历史学家都在竭力寻找,结果一无所获。这是一个大问题。
2、 马可·波罗自称在中国 17年深受忽必烈器重,但是为何元朝史书中找不到哪怕一条可供考证的记录,其中包括他自称扬州做官 3年,扬州地方志里同样无从考稽。.
3、 马可·波罗回国时没有携带任何中国特有的东西,威尼斯珍宝馆收藏的马可·波罗罐,其实是 14世纪的德化白瓷,与他毫无关系,而他带回的一些宝石倒是波斯的特产。
质疑五:第一手的经验:
1、 他即便没去过中国,照样可以写出这样一本书。仅100年后,就有一个知名的商人佩加洛提,他在安特卫普工作,最远只到过巴勒斯坦,却写了一本如何跟中国做贸易的畅销书,甚至建议要带上女人,因为同中国女子交往很不安全。许多人认为,他写的不是第一手的经验,也不相信马可·波罗写的是自己的经历。
质疑六:原始手稿“
1、 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或者说他在异乡的发现,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原始的手稿。原稿已经失传了,留存下来的只是一些手抄本,是经过不断誊写的抄本。早期的《马可·波罗游记》抄本大约有 150份,而且各不相同。如果没有最原始的手稿,就很难追溯这些故事的源头。
2、 基于以上疑问分析以及有关资料证明,马可·波罗根本没有到过中国。甚至他可能从来没有到比黑海沿岸和君士坦丁堡更远的地方,有关中国的种种描述则是从来往经过那里的波斯商人们口中打听来,并加以自己的想象和夸张而形成的。
3、虽然很多人认为马可·波罗没到过中国,但又有很多人坚信,他确实去了。我们没法用指纹或DNA证明什么,毕竟已经过去了700年。说到底,这真的只是一个相信不相信的问题。
4、 即便是争论的如此厉害,但是马可·波罗的批评者也认为,他像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一样是“资讯的记录者”:他也许并未到过所有那些地方,但他把事实和幻想结合了起来。学者们一致认为,马可·波罗为中世纪人们打开了新的思想领域,激起了探险者的兴趣,带来欧洲航海史的新篇章。无论他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事实仍然是:他创造了历史。
历史记载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到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是让西方对东方引起兴趣的一本书,是马可波罗在监狱中口述完成的。但是,许多人怀疑他只是在说谎,在马可死前,他气愤的说:「我敢对天发誓,我看到的比我说出来的还多的多!」尽管后来西方人大多承认马可波罗游记对文化交流来说,是一本重要的书,但是,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仍然有着很大的争议。仔细说起来,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确实是一大悬案。认为他没有来过的人大致上用了这几个理由证明他说谎:
1. 马可波罗自称他深受忽必烈的喜爱,年仅23岁就当了扬州的行政官。但是,中国从来没有义大利人在扬州当行政官的纪录。马可波罗自称是1275年来华的,那时马可波罗也才来华两年而已,怎么可能当得上扬州那种大都市的大官?如果他真的当了行政官,洋人当官这么稀有的事中国一定会有记载的。事实上,中国的史料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马可波罗这个名字。
2. 马可波罗又说他曾经教导蒙古人制作回回炮攻陷了襄阳。襄阳献炮一事,元史也提了。但是提供者并非马可,而是一个波斯人。难道是元史记错了吗?不可能!因为襄阳献炮的时间是1273年,马可波罗自称到中国的时间是1275年;献炮的波斯人是1274年死的,那时马可还在路上呢!有人说,那个波斯人的儿子名字和马可音近,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人呢?也不可能!因为那个波斯人的儿子在1330年死于中国,而马可波罗是在1324年死在欧洲的。
3. 对西方来说,中国最有特色的茶、汉字、长城,马可波罗根本只字未提。
4. 马可波罗游记里描述的中国地名,采纳了不少波斯、蒙古叫法。
5. 马可波罗对中国南方的描写错误多,且非常公式化。
因此,有人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真的到过中国。他可能只到了波斯之类的国家,听那些波斯商人讲起中国的事情、看了些导览手册、又道听涂说,加上了自己的想像和编造,凑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亦有人相信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理由如下:
1. 中国的史书虽然没出现过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但有间接证据。在永乐大典?站赤的史料,有着忽必烈派三位使者去办事的史料(1291年),马可波罗游记也有写,三位使者的姓名完全相同。证明马可波罗在1291年确实在中国。
2. 马可波罗不识汉字、也不习惯喝茶,所以游记才没提到。
3. 马可波罗描述的中国地名采纳波斯、蒙古叫法,说明马可波罗在中国大多接触的是蒙古人、波斯人,很少接触汉人。
4. 他是一个洋人,对中国要有确实的了解是很困难的。虽然游记中错误不少,但不能因此证明他没来过中国。
5. 马可波罗对许多中国古蹟、建筑的描述细微且正确,如果不是亲眼见过,不会这么清楚。
虽然这些似乎可以对马可波罗没来过中国的观点提出一些反驳,但很明显的,还是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确实来过。把双方的说法统一一下,有了第三种观点,我也比较支援。那就是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但可能只到过中国北方,南方的事大多是他道听涂说或随便说的(这也能解释未何他对北方的描述较正确,南方描写错误多且公式化)。他不是什么高官,他可能只是个小官、说故事的人,又或者只是个商人。他回到欧洲后为了出名捏造了扬州当官、襄阳献炮的事。如果真是这样,他不辞辛苦来华,的确是个努力不懈的旅行者;但由于他的虚荣心和片面而捏造事实,大为降低了他的历史地位。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马可波罗确实来过中国,而且在中国住了17个年头(1275—1291)。他虽然遍游中国各地,但在北方居留的时间却比较悠久,这从他书中对北方特别是对大都(今北京市)和元世祖以及蒙古人的生活情况细致的叙说可以看出。兹就他关于元代节日习俗及刑罚制度的介绍简述如下。
马可波罗举出了两个重要的节日。一个是忽必烈的生日:他说,大汗的生日是9月28日。据英文或法文译本,他说的9月是“the month of September,du mois de september”,可见是指西方历法;而二十八日则是“the 28 day of the moon,le ving-huitieme jour de la lune”,无疑是指中国历法。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作“大汗生于阳历九月即阴历8月28日”是意译,可信。只是,马可当时并不清楚这两种历法的区别,否则他会直接说8月28日了。
据《元史·世祖纪(一)》,忽必烈生於乙亥年(1215)八月乙卯日,即8月28日(西历9月23日),马可所说,与《元史》完全一致,不过他用的是阴阳合历而已。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他亲身在大都听说的?无疑是后者。
因为,皇帝的诞辰历来是重要的、举国以至邻邦皆知的盛大节日,要举行隆重的庆典。马可在大都时间较长,当然知悉此事甚至躬身与会,这从他描述此节日盛况的详细与中国史籍的记载基本符合可以推知。个别地方还可以补充元代史籍的不足,如他说,在大汗诞辰,除文武百官穿同一颜色服(即只孙服)朝贺外,其他宗教教士如偶像教徒(佛教)、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萨逊人(伊斯兰教徒)及其他种人,都要向其崇拜的神祇燃灯焚香、歌唱祈祷,求其神主保佑皇帝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这一仪式在《元史·礼乐志(一)·天寿节受朝仪》无记载,在《元典章·礼部一·庆贺圣节拈香》虽有较详说明,但提到的宗教参与人数只有儒生和僧道,只在元代寺庙的“圣旨碑”中,才有诸如“和尚(僧)、也里可温(基督教士)、先生(道人)、答失蛮(伊期兰教士)不拺甚么差发休当者,告天祝寿者”一类的文字(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中多散见)。所谓“告天祝寿”即“专与皇家告天祝寿”。
犹太教教士当然也须参与祝寿活动,因为元代也有许多犹太人来华(称主吾、主鹘或术忽),但汉文资料中尚未发现他们祝寿的记载。《游记》的版本中也只有穆尔及伯希和的《马可波罗寰宇记》英译本(222页)引P本(Pipino,皮皮诺本)有此说法,弥足珍贵。
马可·波罗,根据其本人自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以下关于其本人经历的描述,均来自《马可·波罗游记》,其关于中国的经历的描写,截至今天没有发现任何历史证据的支撑,且游记本身与历史史实有多处冲突,漏洞百出)的记载,马可波罗是13世纪威尼斯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自称在中国游历了17年,并曾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到过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1289年波斯国王阿鲁浑的元妃去世,阿鲁浑派出三位专使来元廷求婚。忽必烈选定阔阔真为元室公主,马可波罗趁机向忽必烈大汉请求参与护送任务,在完成使命后,他们可以并顺路归国。
1292年春,马可波罗随三使者护送阔阔真公主从泉州起航出海到波斯成婚。1295年马可波罗一家回到义大利。
回义大利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元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经过中西方历史学家的广泛考证,没有发现任何马克·波罗来过中国的任何证据,且游记本身存在巨大漏洞和谬误,其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基本确定不具有历史真实性。
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国内外“肯定论者”之所以肯定或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人们对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的善意解释。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若非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知道得那样详细具体的。许多学者认为《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都是在重述一些尽人皆知的故事,比如元朝的远征日本、王著叛乱、襄阳回回炮、波斯使臣护送阔阔真公主等。但是,《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却使学者们很惊奇。比如,。《马可·波罗游记》关于杭州的记载说,杭州当时称行在,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商业兴隆,有12种行业,每种行业有12000户。城中有一个大湖(即西湖),周围达30 英里,风景优美。这些记载在《乾道临安志》和《梦梁录》等古籍中得到了印证。其它的如苏州的桥很多,杭州的人多,还有卢沟桥等等。《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都相当地详细、具体,这些材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可能从道听途说中得到的,
然后,国际马可·波罗学却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学派,即肯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肯定论者”和怀疑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怀疑论者”。两方激烈争辩。其实这种争辩意义不大。提起哥伦布,可能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发现了美洲。不过,这只是我们后人的想法,就哥伦布本人来说,他至死都认为他发现的不是美洲,而是印度,所以,他坚持称他航海中于美洲附近所见到的第一片陆地为“西印度群岛”。哥伦布不是个骗子,马可·波罗也不是有意要撒谎,他可能像克鲁纳斯所认为的那样,只到过中亚的某些国家,而他则把这些国家当成了中国。不过今天绝大多数人还是相信他到过中国。
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呢?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都承认《马可·波罗游记》在开拓东西方交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我们又何必去计较马可·波罗是谁呢?其实,“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方交通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马可波罗真的没有到过中国吗
有这方面的传说,因为马可波罗其实是一个商人,而且人品不怎么样。他不识字,现在的《马可波罗游记》是马可波罗在监狱中口述完成的。但是,许多人怀疑他只是在说谎,在马可死前,他气愤的说:「我敢对天发誓,我看到的比我说出来的还多的多!」尽管后来西方人大多承认马可波罗游记对文化交流来说,是一本重要的书,但是,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仍然有着很大的争议。仔细说起来,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确实是一大悬案。认为他没有来过的人大致上用了这几个理由证明他说谎:
1. 马可波罗自称他深受忽必烈的喜爱,年仅23岁就当了扬州的行政官。但是,中国从来没有义大利人在扬州当行政官的纪录。马可波罗自称是1275年来华的,那时马可波罗也才来华两年而已,怎么可能当得上扬州那种大都市的大官?如果他真的当了行政官,洋人当官这么稀有的事中国一定会有记载的。事实上,中国的史料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马可波罗这个名字。
2. 马可波罗又说他曾经教导蒙古人制作回回炮攻陷了襄阳。襄阳献炮一事,元史也提了。但是提供者并非马可,而是一个波斯人。难道是元史记错了吗?不可能!因为襄阳献炮的时间是1273年,马可波罗自称到中国的时间是1275年;献炮的波斯人是1274年死的,那时马可还在路上呢!有人说,那个波斯人的儿子名字和马可音近,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人呢?也不可能!因为那个波斯人的儿子在1330年死于中国,而马可波罗是在1324年死在欧洲的。
3. 对西方来说,中国最有特色的茶、汉字、长城,马可波罗根本只字未提。
4. 马可波罗游记里描述的中国地名,采纳了不少波斯、蒙古叫法。
5. 马可波罗对中国南方的描写错误多,且非常公式化。
因此,有人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真的到过中国。他可能只到了波斯之类的国家,听那些波斯商人讲起中国的事情、看了些导览手册、又道听涂说,加上了自己的想像和编造,凑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
我想应该来过.《马可波罗游记》是其在狱中口述,他人代笔完成,代笔者对其口述内容作了很多修改,造成文章内容的诸多漏洞和疑点,让学术界争论不休.
是不是真的来过还没有特别的证据
希望能够帮助你
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啊?
有的,有史料可查

马可波罗到中国没有?
在外国记载有,中国记载没有 在忽必烈当政时的史记没记载此人来过中国做官,但在外国有。
马可波罗真到过中国吗
威尼斯闻人马可波罗去世了。这位
享年70岁的旅行家临终仍然坚持他有关
东方的所有叙述,都“童叟无欺”,完
全属实。
一名见到马可波罗最后一面的教士
说,老波罗气息奄奄地表明他没有欺骗
这个城邦的人。“他说,他只是没把另
一半所见所闻讲出来而已。”
教士尼希奥原是要马可波罗承认,
他那本游记全是一派胡言。
马可波罗17岁时离开出生地——威尼斯,游历了25年后,才在29
年前(1295年)带着一大堆财富和东方的故事回来。他告诉家乡的人,
他大半岁月在蒙古帝国生活、旅游甚至当官。
这个靠马匹和剽悍牧民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帝国,势力遍及整个
亚洲和东欧大片地区。但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对它所知有限。
教会的东方“观念”,不是那里空无人烟,就是说住的都是野兽
和妖魔。当然,在一般基督徒心目中,和妖魔打交道是灵魂的堕落。
马可波罗却带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
陆的欧洲人,他告诉老乡们,蒙古可汗并不可怕,他还很希望直接和
欧洲贸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可汗政权的根基地中国,拥有远远在欧
洲之上的文明。
这些东方故事,主要写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全书共四卷,问
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
著作。
当然,游记也引发大量争议。一些威尼斯人说,“那是他在波斯
商旅的营帐中听来的”。当时做买卖能去到波斯,已是“天的尽头”
了。
圣马克广场附近卖水果的蓬皮耶里回忆说:“马可回到威尼斯时
,没人认得他,也不相信他的话。看他一身鞑靼人服装,还说他是冒
认的。不过,后来他掏出宝物,大家才不得不信。”
当时,马可波罗“东方博览会”的展示品有象牙、玉器、瓷器、
丝绸以及纸币等,讯息很快地掀起轰动。他告诉威尼斯人:“任何人
,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
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不论有没有夸张,很多当地人确实对东方感到好奇,或有了致富
的梦想。
船伕佩拉林虽不识字,没读过游记,不过他说故事听到他心痒。
“如果我还是十几岁的小伙子,我一定到东方去碰碰运气。”
钦佩马可波罗的不只威尼斯人。随香料船抵步不久的一名阿拉伯
商人私下说,丝路的使用,是蒙古人给阿拉伯人的特权,威尼斯如果
和中国直接贸易对他们不利。不过,他说,自己对马可波罗的毅力,
和他冒险、进取的精神非常的敬仰。他说:“你要知道,从这里去到
中国,走一趟要好几年啊!”
特写
欧洲首个中国通
商人、官员、旅客、冒险家、军人、语言天才、讲古佬……你要
什么身分,马可波罗都有。
他生命的过程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讲述,比萨作家鲁思梯谦笔录
的游记,轻易成了中古欧洲最畅销的著作。
这名游记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异录》作者,这样评论他的“故
事人”:“从上帝创造亚当到现在,从没有人,无论是基督徒、异教
徒、鞑靼、印度人或任何种族的人,像马可波罗那样到过世界那么多
地方观察和探险,知道那么多的奇风异俗。”
1271年,父亲和叔父开始他们第二回的东方之旅。那次告别威尼
斯的,还有17岁,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马可。
3人先到以色列,再穿过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翻过帕米尔高
原,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新疆,然后是甘肃……1275年才走到北
京不远的行宫上都,见到当时很渴望了解欧洲的元顺帝忽必烈。
旅途中,马可波罗曾因高原缺氧而病了一年多。其他必须克服的
凶险包括沙暴、雪崩、干旱以及土匪等。他们也多次在瘟疫区,以及
十字军和伊斯兰教徒的冲突地带死里逃生。
忽必烈很钦佩3人的毅力。对聪明、好学,懂得东方风俗和语言
的马可波罗更是器重。在元帝国生活的10多年里,马可波罗最高做到
扬州总督,也出使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
1292年夏天,利用护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波罗
家3人从泉州出发,花了3年多时间,才奇蹟般的回到威尼斯。
带回许多东方珍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
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很多威尼斯人认为他的“天
方夜谭”不可尽信。
他的游记说,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
、工场14万4000家……
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简直是
“人间天堂”嘛!另外,他说城内石桥有1万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
通大船!试想,水乡威尼斯的人,怎咽得下这口气?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个,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
,例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
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
铁匠奇劳洛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
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但自称看过马可波罗拿出珠宝的船主佐罗说:“如果不是鞑靼的
国王,谁能给这么多财富?”
评论
如果中国也有“西游”记
马可波罗骗了当时的威尼斯人?
大概没有一本游记能引发如此多世纪的争论。时至今日,还有怀
疑者如英国图书学者伍德所说的:“故事太精彩了,但……就像很多
伟大的历史传奇,记载的都是神话。”
她说:“如果马可波罗真到过中国,为什么最重要的事物如长城
、茶、筷子、方块汉字、女人绑小脚……全给漏掉了?”
也有学者翻查了中国文献。他们的最大疑点是:中国史官的记录
,就像记流水帐那样详尽,可是马可波罗连名字都没出现过。
扩大了欧洲人地理和心灵视野
不过,这些意见,改变不了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的正统看法,
更改变不了游记扩大了中世纪欧洲人的地理和心灵视野这一事实。
在马可波罗之前,威尼斯人认为他们是地中海甚至是整个基督教
世界中最富裕的城邦;都叫“地中”海了,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什么?
但这位伟大旅行家却指出,在东方,还有一个更大的文明和权力
中心,加上了一些夸大的叙述,他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
的东方情意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变革
,在科技、工业、军事上开始出头时,他们对世界的所知,远胜过所
有竞争对手。
事实上,欧洲人拥有的第一张精确亚洲地图,便是参考马可波罗
游记制作的。有人因此认为:帝国主义和东方学是同一天诞生的!而
马可波罗是这一切“单向学习”的启动者。
这里有两个奇想。一是:如果马可波罗看到的,不是“马上得天
下”的蒙古帝国,而是较早文弱的宋朝,或稍迟封闭、僵化的明朝,
西方是不是不必等到船坚炮利了,才来打一场鸦片战争?而中国近代
史的程序,是否也将大为推前?
二是:千年不遇的马可波罗不是威尼斯人,而是出生杭州或北京
。
15世纪郑和下西洋,最远也只到了非洲。假设在欧洲人搞文艺复
兴、大航海事业或工业革命时,就有“中国的马可波罗”写了一部真
正的“西游记”告诉天朝大国,并激励中国人走出闭塞,走向全球,
近几个世纪的世界史也许也要改写。
少了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
总之,没有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等到大炮打到门前,
才有魏源的《海国图志》来“以夷制夷”是太迟了。
从马可波罗开始,东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倾斜角度开始倒转。不
管威尼斯以至整个欧洲有没有受骗,他们“哥伦布改变地理,马可波
罗改变历史”的说法是绝对真实的。
拾遗
马可波罗带回眼镜和冰淇淋?
走访14世纪的威尼斯,最惊讶的发现是当地已经有了眼镜的生产。
据父老说,这种“玻璃”,也是马可波罗从东方带过来的。
噢,又是马可波罗。
顺便一提,眼镜的问世,对后世影响非同小可。其中一个观点是
:它确保了“世界不被40岁以下的年轻人统治”。(得)
欧洲人要感谢马可波罗的,看来还很多。
例如,威尼斯人从没见过像中国颜料那么缤纷的作画材料,是马
可波罗让他们见识到的。
中国人是最先使用纸币的民族。还在用宝贵的金、锡、铜矿铸币
的威尼斯人,也大表诧异。
还有,要不是马可波罗把中国人的配方带回去,现代义大利人差
点就无福消受面食(pasta)和冰淇淋的美味。
未来人语:东西方两大洲距离靠拢
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带给欧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识天地。游记打
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谬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自此两大洲的
距离,才开始拉近。
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欧洲后世不少
伟大航海家,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
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是一个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
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
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 上一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pdf 高中语文教案 今年5月7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试讲,要求准备教案,我想知道教案的格式,请给给一个模板,谢谢
高中语文教案 今年5月7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试讲,要求准备教案,我想知道教案的格式,请给给一个模板,谢谢 高中语文教案 今年5月7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试讲,要求准备教案,我想知道教案的格式,请给给一个模板
- 下一篇
国民党100位名将排名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各军军长!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各军军长 盘点抗战时期国军最强的20个军:主要目的是介绍,排名仅反映大致情况。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代表人物:王耀武,张灵甫王耀武是74军的精神核心,74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