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吃棉花糖!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
先别急着吃棉花糖!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

萧译婷
你听过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l「先别急着吃棉花糖」的实验吗?四岁的孩子单独待在一间房间,桌上摆着一颗棉花糖。研究者告诉这孩子:「如果你现在马上吃掉这颗棉花糖,你就只能吃一颗;如果在我离开五分钟后回来时,你还没吃掉它,你就能再获得一颗。」以此测试这个孩子是否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也就是可以放弃眼前的诱惑并克制欲望,目的是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满足感。
而那些能够等到研究者回来再吃棉花糖的孩子,在多年以后竟然在SAT测验得到较高的分数,也较能处理压力情绪,这是因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这项能力并不全然是与生俱来的,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实践与练习而成。
但对许多人而言,延迟满足的习惯非常难以养成,「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想法总让人无法抵抗诱惑。因此,《Fast Company》撰稿人Josh Davis提出了三个简单的方法,帮助你在每天的实践当中逐步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与自我控制的能力,进而达成更长远的目标!
1. 转移注意力
当餐桌上摆满著美食,而正在减肥的你已经吃完今天晚餐的份量了,却仍感到饥肠辘辘时,面对着桌上剩余的食物,你是否也会情不自禁的伸出手,再吃一点呢?而在你几乎无法抵挡诱惑的这一刹那,家人突然叫你到客厅,去看一部你一直很想看的电影。你放松地坐在沙发上欣赏著电影,或许就这么忘了桌上的那些美食。
当棉花糖摆在你眼前时,你是否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房间里的其他事物上,例如书架上的童话故事书、玩具箱里的汽车呢?借由让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只是想着那颗棉花糖,你或许就能更有毅力地去抵挡眼前的诱惑。
2. 让自己放空
一旦我们处于忙碌的状态,我们可能就会被琐碎的小事给限制住,只顾著把待办事项清单上的项目一个个做完,而无法将心思放在真正重要而长期的目标之上。专家建议,当你在休息而不再需要维持全神贯注的时候,偶尔做个「白日梦」,让自己的思绪自由奔驰,竟然有助于自己重新意识到那些长远的目标,而不容易被眼前的享乐迷惑。
3. 想想你所感谢的人事物
研究显示,「怀抱感激的心」和「延迟满足」有着正向的关系。练习对身边的人事物心怀感恩,能让人在面对当下立即可得的享乐(无论是实质或抽象)时,更能够拒绝并去追求更长久的满足。因此,除了让自己适时放空一下,你也可以养成「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一整天令你最感谢的三个人事物」的每日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