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自护图片 如何加强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和自救自护能力培养
如何加强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和自救自护能力培养
如何加强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和自救自护能力培养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褚丽萍 李雅琴
摘 要学校安全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分切实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护、自救及应急逃生能力,是学校安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那我们首先弄清学校有哪些安全隐患呢?通过调查,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安全隐患就有很多种:体育运动损伤、意外火灾、玩水溺水、用电安全、法制安全、食物中毒、交通事故、心理问题等等。如果事故发生,不仅给孩子及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给学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无法回避的难题,也给社会、政府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那么如何在校园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呢?
【关键词】校园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插安全教育,让安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新教材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它形式活泼、版文新颖、图文并茂、又富有童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融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从而提高安全意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例如我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第七课《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让学生认识到危险对自身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以生活中的例项故事激发学生情感、以体验促感悟,以感悟达明理,从而形成自觉行为。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学会生存,树立安全意识。
课堂教学是安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环节蕴含着不少的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等资源,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包含大量的相关内容, 需要充分发挥其效用。 三年级 《平安回家》一课的教学中 , 我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注意交通安全时,学生都能说出放学回家路上不追逐打闹、不闯红灯, 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要遵守交通法规。课堂教学对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而言,有其特殊的意义,是其它渠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从而培养自护自救的能力。
2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育。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0-14 岁的儿童意外伤害死因中,交通伤害位列第二,因此,我们学校特别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发挥学校内在的教育因素,在老师的课堂上语文课、品德课、甚至数学课都渗透交通安全教育。例如,我曾经让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的课外调查,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学生从一组组具体的资料中发现:人们在不懂交通规则的太多,危害相当的严重,学生不由得叫起来,进行“安全教育”实在很有必要,学生们纷纷提出安全知识的宣传措施和建议,有的学生还提出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积极参与安全宣传活动,养成“遵守规则、有安全防范意识”的习惯,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安全是为自己赢得生存的环节,大家都不按规则,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
我们学校通过每周一升旗仪式时的国旗下讲话、每班的黑板报、学校的各种宣传橱窗,走廊文化等营造安全教育的环境教育氛围。各班级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队安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知识教育外,学校大队部聘请法制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结合知识讲座大队部组织各班开展如“安全知识竞赛”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动漫片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为了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学校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管好自己的脚、管好自己的手”的教育活动,根据校园安全隐患调查,重点抓了交通安全教育、上下楼道“轻声慢步,文明谦让”教育、课间活动不追、不跑、不打、不闹。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干部带头引领作用、检查作用,做到了周周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严格训练,反复要求。学校还以“安全小卫士”评选为平台,通过大队部的监督和管理,对各班学生实行自主管理,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围绕不同的主题,有目的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从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收获知识与能力。为走上社会做一个遵合格公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 创设情景,开展安全演练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过去,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安全活动,都是留于口头的说服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要手段。可是只注重理论的教育,教育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学生没有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及春学期模拟火灾逃生演练,秋学期地震疏散演练等安全模拟演练活动的开展,暑假前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使用电器等的教育,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安全意识得到增强了。
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命、生活、生存能力的训练。近几年来,通过课题组成员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内没有发生过一起校园安全事故,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如何加强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的培养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校园安全事件屡见报端,且呈上升趋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及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规范学校安全防范机制,提高安全问题处理能力,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有效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
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及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规范学校安全防范机制,提高安全问题处理能力,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有效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一、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户内、户外活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保证学生安全地开展各项活动。
研究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的培养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能够在危难之际救助自己和他人。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能力
一 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 建立并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三 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无论是教师、父母、社会,都不可能给任何孩子一生的安全承诺和保护,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方可确保一生平安。因此,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自救自护能力。
浅谈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安全自救
抓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首先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要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除进行必要的正常的安全教育外,还必须营造一种警钟长鸣的氛围。首先在全域性范围内建立强有力的严密的安全生产管理网路,做到安全生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形成党政工团一齐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专职人员具体抓,上下左右都配合的管理体系。其次确定安全第一责任人,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直至一线班组,真正做到各负其责,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
一 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 建立并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三 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无论是教师、父母、社会,都不可能给任何孩子一生的安全承诺和保护,只有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方可确保一生平安。因此,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自救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