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类仓库可以存放什么 日本有一倉庫,存放着9000件珍寶,有一半來源於中國
日本有一倉庫,存放着9000件珍寶,有一半來源於中國
日本有一倉庫,存放着9000件珍寶,有一半來源於中國雖然世界很大,但是卻是一個固定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文明進行交匯和融合。經過現代人的發掘,人們會驚奇的發現,在每個國家都有其他國家文明存在的痕跡,這就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力。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地方,叫做正倉院,有一種說法認爲正倉院是絲綢之路的終點。正倉院是日本奈良東大寺保存寺內財寶的倉庫,這裏面保存着各種服飾、傢俱、樂器和兵器等各種寶物,總數達到了九千多件。說到這裏,朋友們可能會下意識認爲這裏保存的一定都是日本的珍貴文物,但事實上這裏的寶物有一半以上都來自中國和朝鮮。

爲什麼說這裏的寶物有將近一半都是來自中國呢?因爲這裏的寶物大多有三種來源:第一,從唐代傳入日本的精緻文物。第二,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西域文物。第三,是奈良時代的工匠仿造中國唐朝文化所造的文物。
唐朝的時候中國國力鼎盛,受到了鄰國日本的追捧。日本天皇派使臣到中國去,學習先進的中國技術和文化,除此之外他們還帶回了很多中國工藝品,把精緻的皇室品味帶給了日本天皇。
在奈良時期,日本天皇爲了迎接中國高僧鑑真,在奈良修建了東大寺。後來這個寺院中的正倉院就用來保存寶物了。正倉院在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爲世界文化遺蹟“古奈良的歷史遺蹟”的一部分。
在光陰流逝中,東大寺中很多東西的蹤跡都消失了,但是唯有正倉院保存完好,裏面寶物保存也非常完好,因爲都是傳世文物,而不是發掘文物。由於特殊的規定,保存寶物的櫃子和容器不能隨意開啓,這些容器距離地面也很遠,避免了蟲害和溼氣影響。
有人說,要想看唐朝的建築,就要去日本奈良。在唐朝時,日本人學習了很多中國文化。不僅僅是建築,就連唐朝的文物,也是日本奈良的正倉院保存的最完整、最精緻。
在每年的秋季,正倉院都會拿出文物展示,但是也僅僅是七十件而已。雖然正倉院的文物保存完整,但是這些東西畢竟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光陰,已經非常脆弱了。如果隨意拿出拿進,將會對這些寶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所以參觀者看到正倉院寶物的機會也是非常難得的。
我們都知道唐朝文化對日本文化的深遠影響,這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經過各種證明得到的正確結果。在正倉院的寶物也能清晰看出這一點,就比如說正倉院中的橫刀。
橫刀是中國唐代盛行的一種刀具,不僅是一種武器,也是宗教儀式中使用的刀具。唐朝時中日交流往來頻繁,很多日本人到中國來生活,也有很多中國人去日本生活,橫刀就是這些中國人帶去日本的。
橫刀起源於唐朝,鍛造技術在當時的世界上都非常先進,橫刀鋒銳無比,可以步騎兩用。唐朝橫刀刀身筆直,不僅有劍的王者之氣,更有刀的霸者之氣。日本人看到這種刀具這麼厲害,就學習了橫刀的鍛造技術,成就了日本刀,唐朝橫刀可以說是日本刀的鼻祖了。
唐橫刀之所以這麼堅韌,是因爲打造它的鋼塊需要經歷上百次的摺疊鍛造,這種鋼塊含碳分多,組織更加細密,密度大,成分均勻。工匠們使用覆土燒刃技術,精確對每個部位淬火和冷卻,讓刀刃部位堅硬無比,不像傳統的刀劍那樣易斷,大大提高了戰士們在戰場上的作戰能力。
非常可惜的是唐橫刀在我國已經很少見了,如果朋友們對它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從網絡上搜集相關資料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