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规定 劳动合同法实施存续的劳动合同到期,经济补偿金该怎么计算

火烧 2022-10-29 12:39:55 1034
劳动合同法实施存续的劳动合同到期,经济补偿金该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法实施存续的劳动合同到期,经济补偿金该怎么计算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款规定:除用人单位 维持或者提高 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

劳动合同法实施存续的劳动合同到期,经济补偿金该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法实施存续的劳动合同到期,经济补偿金该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款规定:除用人单位 维持或者提高 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外,都是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不能续签合同的话,那单位都是要给予经济补偿的。具体情况你可以看一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以及四十七的情况。
第四十六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补半个月的工资。这里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希望以上能给你提供帮助。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经济补偿金怎样计算

公司存在法定过错,可依法委托 本律师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加班工资、代通知金、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和其他损失等。 由于此类事务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可记下本律师电话,以便今后咨询联络。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者是否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主要看是劳动者提出不续签还是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及不续签的理由。

1、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4)的规定,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1)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的部分支付半个月工资,满半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2)规定的情况,劳动者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违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八十七条(3)的规定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劳动者也可以不要赔偿金而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2、劳动者不续签的话,除非是以用人单位提供的新的劳动合同待遇降低为由拒绝续签的才有经济补偿,否则无经济补偿。

3、以上两款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入职在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那么经济补偿从2008年开始计算。如果是赔偿金,那么赔偿金从劳动者实际入职时间计算。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

1、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2、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5)规定的。

三、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而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个别地区可以去劳动监察投诉)。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俗称劳动局)内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影印件1份;相关证据影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讯(北京等个别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资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并且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一般45天内结案,疑难案件可以延期15天;对于裁决书不服,当事人收到裁决书15天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端指导服务并代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引用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规定 劳动合同法实施存续的劳动合同到期,经济补偿金该怎么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与实施后的经济补偿金是否该分段计算。

可以,之前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里面对经济补偿金做了规定,2008年1月1日后的按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2008年1月1日前,关于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主要是依据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有关规定。实务中,在涉及分段计算时,就新旧法之间的主要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劳动合同法》新增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在以下《劳动合同法》新增加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下,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2008年1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不予计算:
(1)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②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③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④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职责、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⑤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⑥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2、对于高收入劳动者经济补偿支付标准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对高收入劳动者经济补偿支付标准,按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封顶;《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于高收入劳动者经济补偿支付标准则不设上限,根据其实际工资确定。
3、对于支付年限的计算
《劳动合同法》对于支付年限的规定上,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均按1年计算。
4、对于支付年限的封顶
《劳动合同法》仅针对高收入人群的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年限做了“最高不超过12年”的封顶限制,除此之外,任何情形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均不限制支付年限。《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则规定下述两种情形下,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年限受"最多不超过12年“的封顶限制:(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职工能主张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经济补偿金吗

不可以,因为你已经超过一年时效期了,法律上不支援了。时效期是指从你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一年内为时效期。

合同到期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怎么算

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工资为劳动者最后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到期了有经济补偿金吗?

一个半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实行后,经济补偿金是否分段计算?

需要分段计算!
但是,前后有一些情况计算方式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连续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要给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合同到期如果是用人单位不续签,如果终止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第44、46、47、50条规定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获得经济补偿后,终止劳动合同。如果是劳动者不愿续签,则没有经济补偿。
如果是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即不续签,又没有解除劳动关系,则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支付经济补偿(法律规定详见《劳动合同法》第82、38、46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27条)。关键一点就是证据,需要你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至于工作了多少时间,工资每月多少等,可以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用人单位来证明,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将承担不利后果。
“举证责任倒置”在劳动法领域广泛存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6、3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2条均有这方面的规定。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等均可要求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如果你想全面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建议你看一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社会保险法》,你才能知道用人单位到底在那些方面侵犯了你的权益,会使你一生受益。
如果用人单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注意收集证据。如果将来仲裁或诉讼,这很重要。
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时间详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经济补偿金支付时间详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如果不按时支付,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10条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办。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张,后者需要劳动部门责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张。
特别提醒:看我以上回答,要把书名号《》中所涉及的内容找到后,你才能充分理解我回答的意思。
我的百度空间有以上提到的法律规定,你可以去查阅。

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补偿年限及基数的计算

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补偿年限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不超过12年。
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应以相对应的月份的应得工资为准,而不是实发工资,不应当包含年终奖金等一次性偶然奖励和补贴。司法实践中,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的判断标准,应当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标准为依据,如果无法核实工资标准,也可以以双方认可的实发工资数额作为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