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劝学诗5首 劝学诗 / 偶成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火烧 2022-12-15 17:11:54 1083
劝学诗 / 偶成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劝学诗 / 偶成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标签: 惜时 读书 励志 诗 其他 《

劝学诗 / 偶成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劝学诗 / 偶成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标签: 惜时 读书 励志 诗 其他

《劝学诗 / 偶成》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劝学诗 / 偶成》注释

1、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尝于永嘉西堂四,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2、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劝学诗 / 偶成》赏析

这是一首逸,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劝学诗 / 偶成》作者朱熹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諡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有《朱文公文集》,通行《四库全书》。

朱熹的其它作品

○ 春日

○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劝学诗5首 劝学诗 / 偶成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读书要三到

○ 朱熹更多作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