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感旧四首赏析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癸巳除夕偶成原文: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癸巳除夕偶成翻译及注释
翻译时间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户的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隐隐传来。在石桥上昂首而立的人却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着天空,却把一颗明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多时。

注释(1)漏:漏壶,古代计时仪器。(2)迟迟:指时间过得很慢。(3)潜:暗中,悄悄地。(4)物外知: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出来。(5)市桥:指作者家乡市镇中的桥。江南城镇多傍水为街,市中多桥。(6)识:shi,在这里是认识的意思。
癸巳除夕偶成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正处于乾隆中期,而乾隆中期以后的整个社会,到处是贫富对立,两极分化,流民遍野,人才遗弃,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时作者在安徽督学朱筠幕中,除夕归家过年,作者对社会即将发生的乱像已有预感,心中惆怅,有感而作。
癸巳除夕偶成赏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诗人此时思绪连绵,独生忧患。「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诗人与家人团聚,本可以过愉快的除夕,但诗人却忧虑重重,这充分表现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上句的「悄立」二字,写诗人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用外形的静谧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们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立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多时」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诗人感到星移斗转,岁月如桥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途潦倒,贫病交加,愤激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这样写,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诗人的忧愁郁闷的』心情表达得更为深沉,更加强烈,也更有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
诗词作品:癸巳除夕偶成诗词作者:【清代】黄景仁诗词归类:【除夕】、【归乡】、【忧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