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唐代李商隐《春雨》全文翻译赏析)

火烧 2022-08-17 10:24:48 1122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唐代李商隐《春雨》全文翻译赏析)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唐代李商隐《春雨》全文翻译赏析)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赏析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白门寥落意多违。」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近它一点,只是隔着雨凝视著。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寒。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濛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    他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像著,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强烈的思念,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    以上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像和性质。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侯取去」,而铸成了遗憾事。《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晼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不过,这终究只能是一种推测。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也富于象征色彩。很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唐代李商隐《春雨》全文翻译赏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