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聚丙烯腈的制备 聚丙烯腈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3-01-09 06:55:03 1058
聚丙烯腈详细资料大全 聚丙烯腈, olyacrylo itrile, C3H3N ,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单体丙烯腈经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得到。大分子链中的丙烯腈单元是接头-尾方式相连的。主要用于制聚丙烯腈纤

聚丙烯腈详细资料大全  

聚丙烯腈的制备 聚丙烯腈详细资料大全

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C3H3N)n,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单体丙烯腈经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得到。大分子链中的丙烯腈单元是接头-尾方式相连的。主要用于制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腈纤维(俗称腈纶)的强度并不高,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也较差。聚丙烯腈纤维的优点是耐候性和耐日晒性好,在室外放置18个月后还能保持原有强度的77%。它还耐化学试剂,特别是无机酸、漂白粉、过氧化氢及一般有机试剂。

基本介绍

中文名:聚丙烯腈英文名:polyacrylonitrile别称:PAN分子量:(C3H3N)n熔点:317 °C密度:1.184 g/mL at 25 °C(lit.)折射率:n20/D 1.514 介绍,研究历史,编号系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理学数据,计算化学数据,制备,性质与稳定性,贮存方法,套用,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安全术语,贮存方法,

介绍

中文名:聚丙烯腈 英文简写:PAN 英文名称:polyacrylonitrile 英文别名 2-Propenenitrile,homopolymer; acl1050; acrylonitrile,polymers; acrylonitrilehomopolymer;acrylonitrilepolymer; biospal1200s; biospal1800s 分子量:(C3H3N)n

研究历史

聚丙烯腈纤维的研究始于30年代。1931年德国Rain首次制造了聚丙烯腈(PAN),但由于此种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无机溶剂,且熔融温度高于分解温度,所以无法采用当时已知的溶液纺丝及熔融法纺丝,PAN未能制成纤维。40年代,PAN纤维首先由杜邦公司实现了工业化。 聚丙烯腈纤维是指由聚丙烯腈纺制的纤维或丙烯腈含量占85%以上的共聚物纺制而成的纤维。2000年世界聚丙烯腈纤维产量2.6685Mt,我国聚丙烯腈纤维产量473.7kt。 聚丙烯腈纤维的研发趋势,可以归纳为二个方面;其一,是新成纤工艺研究,如采用增塑剂法,合成聚丙烯腈共聚物,以期降低聚丙烯腈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聚合物的熔点,来采用熔融纺织工艺或提高干喷湿纺工艺中纺丝浆液的浓度,达到提高成纤后原丝力学性能的目的。其二,是研究聚丙烯腈纤维的新品种,例如阻燃性聚丙烯腈纤维,高收缩性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纺丝过程中的线上着色技术,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高吸水率聚丙烯腈纤维,细旦丝纤维,复合聚丙烯腈纤维,抗菌防臭聚丙烯腈纤维,远红外聚丙烯腈纤维,高强高模聚丙烯腈纤维等。

编号系统

CAS号:25014-41-9 MDL号:MFCD00084395 RTECS号:AT6977900

物理性质

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腈外观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不透明粉末;相对密度1.12,玻璃化温度约90℃。它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硝酸亚乙基酯等极性有机溶剂,还能溶于硫氰酸盐、过氯酸盐、氯化锌、溴化锂等无机盐的浓水溶液,以及浓硝酸等特殊溶剂。它的软化温度和分解温度很接近,加热至200℃以上也不熔化,而是逐渐着色,以至碳化。 熔点 317 °C 丙烯腈分子式 密度 1.184 g/mL at 25 °C(lit.) 折射率 n20/D 1.514

化学性质

聚丙烯腈是由单体丙烯腈经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得到。大分子链中的丙烯腈单元是接头-尾方式相连的。 单体分子结构式:丙烯腈。

毒理学数据

1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3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齧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 1.肝脏重量的变化
2.肾上腺重量的变化 。
2 试验方法: 吸入
摄入剂量: 25 毫克每立方米
测试对象: 齧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 急性
毒性作用: 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3 试验方法: 口服
摄入剂量: 45 mg/kg/26W-I
测试对象: 齧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 MutipleDose
毒性作用: 1.脂肪肝豆状核变性
2.肾,输尿管,膀胱-改变管(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2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3.8 6、重原子数量:4 7、表面电荷:0 8、复杂度:54.9 9、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共价键单元数量:1

制备

聚丙烯腈纤维有多种不同的生产方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工艺路线。这些工艺路线的共同点是:采用溶液(湿法和干法)纺丝方法,有相应的溶剂回收处理等。这些工艺路线的不同点是:不同的共聚物组成;不同的聚合(非均相沉淀聚合或均相聚合)方法;不同的纺丝溶剂(可采用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碳酸乙烯酯,硫氰酸钠,硝酸,氯化锌等):不同的纺丝方法(湿法或干法纺丝,湿法中采用不同凝固浴);不同的牵伸、后处理工艺;不同的溶剂回收工艺。各种工艺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溶剂,不同的溶剂决定了纺丝液的制备条件、纺丝条件、溶剂回收方法和废水处理方法等一系列工艺特点,也影响到防火、防毒及设备选材等许多方面。 由悬浮聚合法制得的是白色固体粉末,溶于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或硫氰酸盐等溶液中;由溶液聚合法制得的是聚丙烯腈溶液。 无卤阻燃PAN纤维制备 将1g真空干燥后的P(AN-co-VAc) 纤维加入到500mL单口烧瓶中,通过加入KOH水溶液来调节体系的pH值,并于室温下搅拌12h后取出纤维,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将其置于6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4h,从而获得对应pH值为10,12及14的水解后的P(AN-co-VAc) 共聚物纤维。 向装有恒压滴液漏斗的50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0.5g上述于pH=12、水解12h条件下制备的干燥的P(AN-co-VAc) 共聚物纤维的水解产物及20 m L二甲基甲酰胺(DMF) ,并浸渍1h后,于室温并在磁力搅拌的作用下向恒压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入5 mL O,O-二乙基磷酰氯,然后升温至60℃,反应5h,将纤维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再用蒸馏水洗涤3次,干燥后即获得无卤阻燃聚丙烯腈纤维。

性质与稳定性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贮存方法

密闭于阴凉干燥环境中。

套用

聚丙烯腈纤维(俗称腈纶)的强度并不高,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也较差。聚丙烯腈纤维的优点是耐候性和耐日晒性好,在室外放置18个月后还能保持原有强度的77%。它还耐化学试剂,特别是无机酸、漂白粉、过氧化氢及一般有机试剂。聚丙烯腈对碱不稳定,遇碱易着色,在80℃以上的浓碱中能水解为聚丙烯酸钠。在回弹性和卷曲性方面,与羊毛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合成纤维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聚丙烯腈纤维以及各种改性聚丙烯腈相继出现,如高收缩、抗起球、亲水、抗静电、阻燃、细纤度、异型截面等品种都已有商品生产。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广泛用来代替羊毛,或与羊毛混纺制成毛织物等,可代替部分羊毛制作毛毯和地毯等织物,还可作为室外织物,如滑雪外衣、船帆、军用帆布、帐篷等。 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具有透析、超滤、反渗透和微过滤等功能,可用于医用器具、人工器官、超纯水制造、污水处理和回用等。 共聚单体含量尽量降低的普通腈纶,经预氧化和碳化,可获得含碳量93%左右的耐1000℃高温碳纤维。 聚丙烯腈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如腈纶)。用85%以上的丙烯腈和其他第二、第三单体共聚的高分子聚合物仿制的合成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的中国商品名。俗称人造羊毛。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纯聚丙烯腈纤维(商品名为奥纶),因染色困难、易原纤化,一直未投入工业化生产。后来在改善聚合物的可仿性和纤维的染色性的基础上,腈纶才得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商品名,如美国有奥纶、阿克利纶、克丽斯纶、泽弗纶,英国有考特尔,日本有毛丽龙、开司米纶、依克丝兰、贝丝纶等。腈纶密度一般为1.16~1.18克/厘米3,标准回潮率为1.0%~2.5%。纤维的特点是蓬松性和保暖性好,手感柔软,并具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和防霉、防蛀性能。主要用做人造纤维,俗称人造羊毛;制毛线、针织物(纯纺或与羊毛混纺)和机织物,尤其适宜作室内装饰布,如窗帘等。在材料学中常以聚丙烯腈为基体来合成多空材料,例如PAN基活性炭。 也可以用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电解质聚合物基体,离子电导率较高,能达到10锂离子迁移数也大于PEO系,可达到0.5,但PAN链上有较强的极性基团-CN,与锂电极相容性差,钝化现象比较严重。

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全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立即就医。

安全术语

S24/25 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贮存方法

密闭于阴凉干燥环境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