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明山主峰在哪里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火烧 2022-10-24 00:05:05 1051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作者] 施肩吾 [朝代] 唐代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译文为寻幽
四明山主峰在哪里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作者] 施肩吾   [朝代] 唐代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译文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
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到达了无人之境。
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注释

⑴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
⑵寻幽——探访幽隐之处。
⑶攀——紧紧地抓住。
⑷箫——是一种乐器。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赏析

首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上四明”三字,就更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登四明山?倘若读者懂得“隐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会是一种兴趣,一种对这些隐者奇特性格与志趣的浓厚兴趣。隐者,一般说来都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弃尘世的恶俗与平庸,孤高自许,傲世独立,寄情于山水或放浪形骸,兴趣与常人不同。这首写的“诸隐者”就属于这类人。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兴致,兴之所至,身之所至,所以相约一同夜登四明山。前两句写登山的艰险。手攀松桂枝,身与浮云齐,慢慢地终于到了顶峰。三、四句写深夜四明山万籁俱寂的情景。众人登上山顶,你呼我应,空山寂静,传响不绝;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玉箫的奏响,划破夜空,众人屏气静听,却再无声息。写来逼真而有意趣。因为是“夜登”,又是“同诸隐者”,所以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别无他意。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作者施肩吾简介

施肩吾为人名,主要有名的同名人物有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今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人,施肩吾,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九江(一说湓浦)人。

施肩吾的其它作品

○ 瀑布

○ 幼女词

○ 秋夜山居二首

○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 施肩吾更多作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