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怎么算 改掉4大盲点 做好理财计画

改掉4大盲点 做好理财计画
「大部分人理财的方式都像仓鼠,原地空转;也像瞎子,一个牵着一个,然后大家一起掉进悬崖里。」这是一位理专在看尽现代人的理财方式后,发出的感叹。
背后要讲,是台湾人的从众心理,就连理财也一样。
很多人都想突破死薪水,为自己创造更多财富,但因为「盲从」,跟着报章媒体或是身边好友,甚至听信专家的片面之词而购买各种金融投资商品,到最后理财的结果,几乎都是在赔钱而不是在赚钱。
那么,从理专的眼中看,现代人的理财究竟有那些荒谬的态度?《Cheers》杂志特地走访多位理专,归纳出以下几点:
1. 债不理好,只想先理好财
想要理财,先问自己一件事,「你一个月存多少钱?」储蓄是基本盘,偏偏很多人还没有储蓄的基础,就忙着理财,像是还没有学会走路,却已经打算用跑的。例如用信用卡购买金融商品,还没开始赚钱就得付卡债利息了,这类型的人,建议要理财前,先理好自己的债。
2. 用定时定额理财,8成的人却不到一年就不缴了
定时定额投资的好处是,用聚沙成塔的效果来累积财富,也能分散风险。但是很多人一开始用定时定额的方式,逼自己每月缴钱理财,却有8成的人缴不到一年就不缴了,或是缴了两三个月后,就没下文。
这背后的因素,是大家不习惯看长,容易看短。若看不到投资后即时的上升数字,就开始没耐心缴钱。但是理财这件事,如果没有耐心持续去经营,财要如何理你?
3. 很多人找理专,喜欢问「投资哪一个金融商品可以赚到最多利润?」
听起来合理,但是赚钱的根本逻辑,永远不脱「低买高卖」这个原理,老是追高杀低,这就是一般人赚不到钱的理由。
不要再问理专可以赚多少钱,要问自己能够存下多少钱。已故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讲过一句名言:「赚一块钱不是赚,省一块钱才是赚。」为什么很多中乐透大奖的人最后反而破产,因为他们没有好的理财观念,就算拿到了天文数字的钱,也是不到几年就花光。
当然,最好的做法,是从读书阶段,学校就有系统地开始理财教育,因为书念得再好,不会理财的话,将来只会辛苦的赚钱,却还是存不了钱。
4. 别再当银行的佃农
不少人有卡债的问题,通常是看到喜欢的东西先刷下去,然后再慢慢还款,却常常忽视信用卡高达20%的循环利息。看起来似乎是花小钱买的东西,算上循环利息后,事实上顿时昂贵不少。如果不赶紧付清,更有一直还不完的感觉,仿佛旧社会里地主与佃农的关系,当银行的佃农,可是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摘自:分享站)
参考文献:1拍卖市场现况分析2吴思翰 常见实务问题分析及管理策进作为3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
资料来源:快乐工作人杂志
关联关键字:本页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