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声色 杨盛龙 | 《古蔚州声色》 原创散文
杨盛龙 | 《古蔚州声色》 原创散文
《古蔚州声色》
文| 杨盛龙
小五台山下一片坦荡荡河川,壶流河缓缓流经几个古村落、古镇旁,古蔚州城不动声色地坐落在河边,连接着古老的牧场与田园。
古朴的上苏庄,寨门极具震撼力,门旁的圆基座以石块垒砌,上部以黄土构筑,高出三层楼房的笔状造型又高又尖,寓意挚爱读书学习,多出文人,显示出务农人家对读书并文化的敬重和祈望。游人似从门楼的造型听到朗朗书声。
从寨门进入,拐弯往上,主街道呈一定坡度的东西向。导游介绍说,每逢下雨,各条街巷的流水汇集石头镶嵌的主街道,流过缓坡或者台阶式街面,发出哗哗啦啦的悦耳流响,宛如演奏一曲动人的乐章,所以叫“响堂街”。
据史料记载,上苏庄原址底村在西边的低洼处,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是人丁兴旺、生活富庶的村庄。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底村总是被山洪冲淹,人们便在村东高处另选新址,于嘉靖二十二年修筑起四面围墙的上苏庄。现存明代四合院44所,清代四合院22所,有的院院相套,回廊相通,颇具规模。
据称,上苏庄是建在南北走向的龙脉之上,处于八卦五行的土位。根据五行相生之说,取火生土之意,在村南侧建起灯山楼供火神。又担心火神过旺,在村北侧建起三义庙,供奉水星刘备和关羽、张飞,以水克火,以求水火平衡,祈望既兴旺又太平,当然更大的寓意在于义。每年正月元宵节拜灯山敬火神,代代相传。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门前灯杆上红灯笼亮起来。南北相对的三义庙和灯山楼之间的十字街口竖立起大灯杆,街上挂起十路排灯,飘起十二路过街纸带,灯山楼内层层木架上摆成吉祥字样的数百个灯笼燃起红红的灯光,辉映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祝福字样,朦胧幽美。各条街道各家门前的各种福字灯、龙凤灯、花鸟灯、五星灯五彩缤纷,上苏庄灯的世界映红了人们喜庆的脸盘,映红了天空。村里选出的一名男童扮作灯官,由村戏班子演员簇拥,一路敲锣打鼓,围观的人群熙熙攘攘。到灯山楼的供桌前,在“拜灯喽”的吆喝声中,灯官领头,众人一起叩首祭拜,祈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霎时,鞭炮齐鸣,鼓乐轰响,各种乐器合奏,大戏开幕。恢弘的晋剧,唱念做打,刀枪铿锵,唱腔高亢,舞步锵锵,上苏庄的音响冲云霄,色彩映太行。
上苏庄纵横多条街巷,都用石板、石条及各种山石铺就,被近五百年来的人畜脚步和车轮碾踩得凹凸光滑。各条街上以及各家大门入口的石头路都有两道深深的车辙,使人耳边响着杂沓的马蹄声,摇响的铃铛声,车轱辘吱吱嘎嘎的滚动声。
上苏庄老街的残垣断壁衔着高峻的太行山重峦叠嶂,寨墙围村而建,土城墙高而厚实,从垮塌和剥落处显露出夯筑的层级。寨墙内一条条街道,各家的院墙显示出贫富不等,有的用黄土夯筑,有的用石头,有的用土坯砖,有的用火砖垒砌。又一树果实累累的黄杏从断墙口伸出来,显出生气和丰硕。门楼端庄气派,斗拱层层外延,檐牙上翘,青瓦覆盖。大门古旧,上下两排铁铆横陈,两排铁皮锈迹斑斑,几百年的门面上,新对联贴压着陈年旧痕,彰显新生活的红火。
上苏庄往北不远是蔚州古城。蔚州古城始筑于北周,周长七里,开东、南、西三门。古城北城墙高耸,北城垣上的玉皇阁弘整高峻,雄伟壮观。老远就看到楼阁顶层侧面横匾“目穷千里”几个大字。前后两进院子,石级陡峭,门楼耸峙,三重檐歇山琉璃瓦顶,特别古旧,气势非凡。

从蔚州古城往西南是有名的暖泉镇。暖泉镇的古泉四季恒温,汩汩唱响着古老,夏天流溢着清凉杨盛龙简介,冬天荡起暖湿雾气,给人们多少温馨!可听到洗衣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在水面飘逸?可听到凉亭书院的读书声朗朗?可听到明清时期三堡六巷十八庄的热闹繁华?
古老的城墙逶迤,有的地段墙上青砖被风雨剥蚀,凹进去两三指深,甚至半块砖的深度,上下左右砖块还是那样紧紧相依参差不齐凹陷着,托起高耸的厚重和陈旧。城门洞深远,城楼高高,连接着大片古旧民宅。
暖泉镇有一项绝活剪纸,被誉为“世界剪纸在中国,中国剪纸在蔚县”。蔚县剪纸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刀刻制,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驰名,染色时将点染、涂染、晕染、套染等技法有机结合,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多采用象征吉祥喜庆的“连年有余”、“岁岁平安”等图案,给人以和谐大方的乡土气息,彰显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在人物造型上着意刻画,务求传神妙处,给人以生动优美感。
暖泉镇更有一项驰名中外的绝活“打树花”。这是传统的元宵节庆的一项民俗活动,现在每逢周末都举行。
节假日之夜,打树花在音乐声中开始。一位头戴草帽、身穿糙皮衣的艺师用柳木瓢从铁桶里舀起一瓢铁水,掷铁饼般的奋力泼洒向高高的墙面,铁水迸溅起万朵火花,好似枝繁叶茂的树冠,如同燃放烟花。木瓢舀起铁水,一团火花,铁水溢溅到地上,地面开满鲜花;洒向空中,天空散花;撞击墙面,火花四溅。连续再泼,再浇,如火炬写天,似一条火龙飞腾,火花迸溅,星星点点,流线大雨,漫天雪花,团团蓬蓬,条条线线,流星盈空,喷泉腾跃,激流迸射,螺蛳旋顶,彩贝晒阳,仙女散花,反弹琵琶飞天,维纳斯诞生,海神凯旋。一簇簇火花飞溅,一束束珍珠炸开,如同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艺师从铁桶中舀起一瓢瓢铁水泼浇,两个助手抬上一桶铁水续接。再一桶泼完,接着又添上一桶。不断泼浇,不断花开,激情喷发,心花璀璨,火的射线,星的爆炸,爆开一蓬蓬树花,溅起满天繁星。满场观众激情四射,爆发出一片惊呼。火潮,花潮,流星雨潮;掌声如潮,声声尖叫,称赞声如潮,高潮叠起。
打树花独具特色,虽然没有燃放烟花那么高、大、上和壮观,那么艳丽多彩,却更显古朴淳厚、自然纯真,更富有民俗色彩,基本不污染环境,不会遗留满地纸屑和尘土,铁水凝结成粒后可以再利用。
打树花是一项奇妙绝活。据说蔚县现今只有四位艺师能娴熟地操持这项民间艺术活计。艺师用柳木瓢从铁桶中舀出铁水,仰天一泼洒,洒铁水的手臂和身段呈现美妙的剪影和舞姿。得掌握好一定的角度,施行恰到好处的力度,洒得开,泼得高远,出得匀,走得细。
那滚烫的铁浆,那打洒满墙的星花,那开满天空的星群!打树花啊打树花,随着泼洒铁水的姿势不同,用力时大时小,泼洒高低有别杨盛龙简介,力度大小不一,角度各异,铁水溅花呈现不同场景和图案。在五彩灯光的交织闪烁中,随着喇叭中高天流云的舒卷,山涧响泉似的音乐声往复,铁水彩花漫天流星,春风杨柳,柔枝丝绦,喷泉高射,巨浪滔天,孔雀开屏,金蛇狂舞,骏马奔腾,万箭齐发,日晕月映,星辰掀天,宇宙爆炸,银河九天。城墙红了,天空红了,古泉镇火树银花,老蔚州声色尽显,满世界溢彩流萤,普天地金光灿灿。
作者简介
作者杨盛龙:湘西人,土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千多篇,出版散文集《西湘记忆》《二酉散简》等十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等十多种文学史论著专节专题评介。
(完)
(点赞是一种鼓励 转发是一种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