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汶川地震视频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以地震无情人有情,生命无价,请珍惜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火烧 2023-01-09 09:30:17 1059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以地震无情人有情,生命无价,请珍惜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以地震无情人有情,生命无价,请珍惜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昨天还是一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以地震无情人有情,生命无价,请珍惜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以地震无情人有情,生命无价,请珍惜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一坐繁荣昌盛的城市.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那美丽的一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然而地震留下的巨大损失还在延续.。灾区人民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我的心头不知不觉涌上了一股心酸.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害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救死扶伤、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在地震爆发后的当天.年过六旬的温总理.再第一时间内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工作的积极.他的温和.他的善良.时刻打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灵.我们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捐上了自己的血汗钱.全国各省的人民都积极要求参加救援支队.冒着生命危险前往灾区参加救援工作.
每次听到电视里那些被废墟掩埋在下边的人们痛苦的呼救声和看到那些刚出生就没了父母亲成了孤儿 的孩子们.心灵上的疼痛一次又一次的向我袭来,多想帮帮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
当我看到一个孩子躺在担架上,脸被蒙上一条白布,手紧紧握著,他的父母围在他身边,不断呼唤儿子的乳名.....但是生命却如此脆弱,这个昨日还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他最爱的父母.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地震发生的这一切都时时刻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季节,为灾区人民送上了一份温暖。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举动.
2008年的5月12日14点28分.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惊人的一幕.灾区人民虽然还没有完全得到充分的物质待遇.但只要我们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没有度不过的难关,没有战不胜的苦难,中华儿女一直都是不屈不挠的,我还记得温经理在灾区说过的一句话“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同胞之情。”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我国都得到了来自世界的帮助,救援仍在继续.我们真诚而热衷的灵魂仍在继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座理想中的城市会再才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没有太多华丽语言的修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蹟,更没有感人肺腑的宣扬,却感动了每一个人的灵
魂,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有多少,无亲无故的又有多少,但我只知道,每一个生命曙光
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我
们全国人民的爱.
这次大地震不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爱的奉献,在朴素的面孔后,曾经跳动着同一旋律的心旋,让我们为灾区尽一份微薄之力,在非常时期,考验的更是我们的团结一致,地震无情人有情,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那些灾区人民振作起来,带他们走出那片疼痛哀伤的土地,如幸福之船撑出伤心之河,地震来势汹汹,但震不住我们牵手的力量的共同的决心!
一起努力..为灾区人民献上宝贵的爱.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以地震无情人有情,生命无价,请珍惜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的来临,使各种生命陆续生长繁殖起来,所以说春天孕育着生命的希望。

人类社会也有像春天一样带给人们生命希望的东西,它的名字叫爱心。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一片狼藉,数以万计的生命顷刻间阴阳两界,更有无数生命挣扎在死亡线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全国人民不约而同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向同胞奉献著温暖的爱心。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成立紧急救援指挥部;各地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广大群众纷纷赶赴灾区积极实施救援,后方的人们更是献血的献血捐款的捐款……全国上下迅速而有序地投入到全面抗震救灾的特殊战斗中,灾区人民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国家和人民也纷纷向中国运来了急需的物资,派来了有经验的救援人员。灾难面前,没有了国界,没有了种族,没有的仇视,涌现的是坚强的抗争,真诚的祈祷,无私的援助。

大灾之后,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世界各国的真诚帮助,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爱心捐助众志成城。

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援助,汇集成像春天一样的力量,让灾区的人民忘记了死的绝望看到了生的希望,让灾区的人民远离了痛苦的黑暗迎来了灿烂的光明,让灾区的人民摆脱了无边的恐惧享受到幸福的安宁。

春来草自青,春天唤醒了沉睡的自然万物,爱心拯救著遭难的四川大地。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无限美好。

让我们共同为灾区人民送去和煦的春风,让这春风,使生命之花重新绽放;让我们共同为灾区人民送去无声的春雨,让这春雨使荒芜的家园重新焕发生机。

根据唐山大地震写一篇珍惜生命的作文600

夏天来了!小花长得更艳丽了,小草长得更茂盛了,就连同学也长高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而蜜蜂确在花丛中忙碌著,从来不偷懒.虽然炎热的夏天来临了,但是,同学们的热情确没有减轻,反而高涨了许多.原因有两点:一是男同学可以穿上帅气的衬衫;女同学也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了.二是因为我们喜欢的暑假也要到了,这样的话,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往下掉,我们可以用落叶做艺术课上的手工.小草、小花也枯了,变成土黄色的了.同学们的衣服都加厚了,生怕感冒.但是也有让人高兴的试,那就是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长得更强壮了!

写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作文

2008年5月12日
我们永远记得这个日子
汶川大地震
房屋倒了
亲人没了
家园瞬间成了废墟
到处是惊恐的呼喊:
爸爸妈妈——,孩子——
你们在哪里呀?
一年过去了
疼痛不再是身体的伤
是心灵的伤
流泪不一定全是悲伤
也有感动
我们不哭
我们流过了太多的泪
我们经历了天大的伤
我们不哭
我们的伤得到了最快最好的医治
社会各方的关爱让我们创造了许多奇蹟
我们有了食物,棉被,新房……
我们不哭——,我们不哭——
你们的关怀点燃着我们的希望
你们的真情让我们更加坚强
我们不会忘记
地震失去的亲人
我们永远记得
你们滔天的恩情
大灾现大爱
想想那时
解放军奋战在生死营救第一线,
志愿者从四面八方加入到救助行列
全国人民和华人华侨踊跃捐款
干部学生挽起衣袖走上街头排队献血
国际组织也积极提供财物援助
……
一方有难得到八方支援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地方
所有的牵挂都心系在一个地方
——汶川
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
亿万人喊出的声音犹在耳边
一年过去了
那时说过的话我们还要再说
别怕
家园毁了我们帮你们建
亲人走了我们以后都是你的亲人
再大的灾我们一起扛
以后我们就是你的依靠
别怕
你身后是强大的祖国
你身后有十三亿兄弟姐妹
大灾带来了大难
但你们却不曾低头
感谢你们——汶川的亲人们
是你们用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代价
让我们抛弃了自私
让我们炎黄子孙更加团结
让全世界看到了英雄的祖国
英雄的国家
孕育著英雄的人民
舍身救学生的教师
用自己躯体保护孩子的父母
为丈夫抵挡倒塌房梁的妻子
用双手和双肩顶起重压保护着婴儿的年轻妈妈
失去双亲和孩子后仍坚强战斗的女警察
左手骨折忍着剧痛为战士敬军礼的小女孩
刚从废墟救援出来跪在地上哭求让我再救一个的战士
……
每一次灾难
总留下许多感动
解放军、医生护士、公安干警……
哪里有需要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哪里有危险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
他们不是不想休息
他们不是不珍惜自己生命
但他们更信守自己神圣的职责
谭千秋、连蓉、荆利杰、袁文婷、陈大桂、王刚、蒋敏……
还有太多英雄的名字
也有许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英雄
让我们记住这些牺牲或活着的英雄
也记住那些牺牲或活着的无名英雄
任何灾害
在十三亿中国人面前
在伟大的祖国面前
都将被化解
5.12
这个特别的日子
让我们点燃烛光
和默默的静立
为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和英雄们祈祷
希望他们在天的另一边好好安息
也为在地震中幸存的人祝福
愿他们走出悲伤幸福快乐的生活
也让我们一起牵手
把爱传递让爱不老

请以四川汶川大地震为题材写一篇文章,自选题目: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地震中感悟生命;最可爱的人;地震真情歌

感悟生命 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房屋倒塌、桥梁断裂,人财损失惨重。 生命的奇蹟就在此发生。被废墟压着一百多个小时,试想想,若是我们会坚持到最后吗?就是这些顽强的人们,坚持到有人来救他们为止。如果他们不是不停呼喊,希望有人来救他们,而是在废墟底下绝望,不去向救援队呼喊,那么生命绝不会向他伸手,这是他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就在此发生。一名老师眼见房屋塌下来,不顾一切用自己伟大的身躯保护孩子们,这名老师挡住死神,挽救了孩子们的生命,尽职也尽责,但是他却被死神永远带走。他死得光荣,他是为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而倒下,他是为这群祖国未来的花朵而倒下!他好好使用了生命。 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了还能再长。悬崖上的一棵松树茁壮地生长著,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一粒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块,顽强地向上生长……就像这些遇难的人们,为了生命,可以战胜任何困难,顽强地为生命活下去;还有些人们,为保护另外完整的生命,不惜献身,为完整生命而光荣献身,为完整的生命而光荣献身……一幕幕动人画面,无不展现了他们对人生只有一次的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奉献。这动人的故事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川大地震一周年 从川震救灾看政府动员力
(2009-05-12)
早报导读
纳吉:马将推动与我国广泛合作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前天同内阁资政李光耀会晤时,表示将在广泛课题上推动与新加坡的合作。[新马关系]
中国学术界闹笑话 蒋介石竟变成「常凯申」
中国5月出口同比续降 环比微升
中国大学生保住就业 却保不住收入水平
美少妇夜夜高潮的核武器
前列腺—关键是腺体排毒
阳痿早泄—自救新方法!
哮喘支气管炎-海洋新药
? ● 韩咏红 北京特派员
今天是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一年前的这一天下午,8级地震将天府之国四川撕裂成灾难现场,生命、房舍、农田被吞噬,震感远及越南、泰国与台湾。震后统计,将近9万人遇难或失踪,7000人致残,5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大灾难往往也是一场大检验。地震测出了灾民坚韧不拔的求生意志,也检验出全体国民爱心的强度。其间,政府亦展示出强大的动员能力——虽然震后更漫长的重建过程也显示,这个以官员为主体、政绩为追求的体制原有的缺点也未能完全被摆脱。
除了废墟、瓦砾、催人泪下的惨状,大地震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救灾现场的浓浓情意,以及举国救灾献身热情。这份由下而上迸发出来的爱的力量,其强度不亚于地震。
2008年中国收到来自国内外慈善款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人民币,下同,约222亿新元),比2007年增加3.5倍,其中半数来自大陆地区居民个人的捐赠。官方社情调查亦显示,九成以上受访者都表示对灾区捐过款物。这还不算至今仍持续前往灾区参加志愿工作的民众所奉献的人力支援。
地震还展示了政府与公民社会互补、互强的难得景象。在举国救灾的协力行动中,非政府组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量资源,假如这次经验能够视为一种代表,它标志了社会摆脱国家对资源垄断过程的开始。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动员与组织力也得到验证与强化。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受访时指出,地震证明中国与西方国家一样,具有国家动员能力,差别在于西方国家动员仰赖的是民主机制,中国依靠的是党政组织。
他认为:“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通过这次地震验证出来的动员能力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不能说一定是积极的影响,但肯定有影响。”
震后一年回望灾区,各地重建速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快速。四川政府资料显示,到今年5月初,将近80%的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任务完成。城镇住房任务完成约10%。
在都江堰、成都地区的农村里,农民利用城乡统筹改革实验的优惠政策拉动社会资金以投资于农村重建。像被当局当作样板展示的大观镇茶坪村,农民以宅基地入股,企业家出资联合开设“农家乐”连锁酒店,之后农户住在酒店一层,二层辟成客房。这既解决了重建的资金问题,农户也多了就业渠道。
值得肯定的是,政府对灾区的投资,主要都通过市场机制来转化成建设的力量,再间接转化成民众的经济利益。
据本报了解,震前青川县建筑工人一天收入50多元,在重建资金的推动下,如今达到100多元。
一些重建专案豪华?
官方承诺,今年底95%以上的学生能在永久性校舍中上课。至今几个备受关注的倒塌学校,新校址都接近完工,如都江堰聚源中学、富新二小等,不久后即能交付使用。
然而,由政府主导,以富裕省市对口援建模式打造出来的重建成果,也引起铺张浪费、重建工作的优先顺序是否合理的疑问。例如聚源中学的新校舍足以与大学媲美;临街的房子修建得比其他房子漂亮;在民房重建样板区里,来访者或许一转身即看到破损的房子。
这些现象透露的讯号是:灾后重建的背后恐仍脱不了政府彰显政绩、追求门面的惯性思维。
当灾区重建变成政府动员体制下的最大目标时,国家工作优先顺序的判断失误,也可能显露在重灾区与非重灾区的对比中:部分长期曝露在镁光灯下的重灾区居民,在多项补助下灾后经济条件可能比灾前更好,新城镇设计得美轮美奂;反之,那些没有受地震灾害的其他贫困地区,未必得到需要的照顾。
抗震救灾表现出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利弊,也一样反映在重建工程中。由于资源过度集中,一些重建专案颇豪华,但其他地方资源缺口又极突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受访时提到中央政府提倡的“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本,从灾民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从政府、政绩的角度思考,才能找到重建应有的优先顺序。
地震一周年,学校集中倒塌的责任追究与遇难学生家长的质疑难免再次出现。在四川政府坚持学校倒塌没有责任人的坚决态度下,相关讨论在国内媒体上完全消音,外媒采访受阻,有家长还被告知不得在孩子的忌日到学校集中哀悼。
政府对家属追问与媒体采访的限制,让外界更为不解,相关课题成了地震一周年的最大疑问。
《联合早报》

汶川地震视频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以地震无情人有情,生命无价,请珍惜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回忆作文

19:5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讯息和图片以及视讯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讯,更让我难以忘怀:视讯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讯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著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著“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著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寻、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讯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路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络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写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作文350字以上

1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讯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路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络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2
感动
“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不仅震中地区汶川受灾严重,周边地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十二日下午,正打算开小荷写篇日记,突然听见电视上播出了这样一个讯息。
“7.8级?这也太厉害了吧,比唐山大地震还要严重!”我“跌破眼镜”。看着电视里的废墟,我心里挺不好受的。灾难啊,你这不可抵挡的飞箭将我们的心射穿,我们中华民族怎么这么多灾多难呢?一瞬间,上万人失去了生命;一瞬间,上百万人失去了家园。刹那间,四川的情况成了举国上下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昨天下午四川汶川大地震,听说了吗?”“怎么没听说?中央台连平常播出的节目都给停了,专门做关注地震的直播,这么大动静,能没听说吗!”“就是,还好我不在四川住!要不我非‘挂’了不可。”“看新闻了吗?四川大地震了,7.8级呢!”第二天到学校,只见老师门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地震,同学们也都在教室里说着地震。“连不大喜欢看新闻的同学都知道了,这动静可还真够大的!”我在心里暗暗地想。
发生地震后的四川到处是一片又一片的塌方、废墟,到处是一顶又一顶帐篷。四川的朋友真够困难哪!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一得知讯息都行动起来。这不,北京在行动,各省在行动,香港在行动,澳门在行动,台胞在行动,全世界华人在行动,世界各国友人也都在行动!人们在各省的输血站前排起了长龙;人们捐款、捐物,捐一切灾区人民所需要的东西。唐山成立了支援灾区的突击队,网友们成立了抚卹孤儿的联络站。人们开启钱包,把微薄的薪水捐给再区;人们张开血管,将热血输进同胞的血脉。亿万双援助之手伸向灾区,亿万颗滚烫的心为灾区跳动!
“通知,通知……”星期五上午,刚做完眼保健操就听见广播里传来余老师的声音。原来,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为四川的灾民捐款。一听要捐款,同学们就炸开了锅,议论起来“啥?又捐款啊。”“喂,你捐多少?”“我?我不知道,得问我妈要。你打算捐多少?”“我?反正这次捐完钱我钱包绝对瘪了!心疼啊……”虽然我也有些心疼钱,毕竟已经为“手拉手”学校捐了一回钱了。但是一想到一片片的废墟,我就揪心。我想:灾区人民正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我们应该要帮助他们脱离苦海,重见家园。于是,一回家我就和妈妈说起捐款的事情,最后,我决定从钱盒里拿出50元出来捐献出去。我们的10元、5元、20元、50元也许微不足道,但即使微薄,它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呀!
50元捐出去了,我相信它一定能到灾民手中。
四川的朋友们,挺住!地震不是鸿沟,我们一定能跨过去,亿万人的爱汇聚在一起一定能在这鸿沟上架起一座通往胜利彼岸的桥。这只是一场噩梦,当你睁开眼的一瞬间,噩梦将离去,展现在你面前的一定是个晴朗的充满希望的黎明!
亿万人都在牵挂着你们,为你们祈福,祝你们,平安!
3.感动
近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高达7点8级的大地震,灾情严重,伤亡惨大,死伤人数不断增加,余震仍在继续,数以万计同胞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之中,紧急亟待来自四面各方的朋友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网路社会上都不断有秂踊跃捐款,积极向灾区受苦受难的群众捐款献爱心,为他们送去浓浓的温情和亲人般的温暖,帮助灾区度过难关。
灾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四川的灾情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它不仅仅牵动着中南海,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ht、jm、wg、wj、lq、。。。等国家干部带头捐献,还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各大电视台,报纸上之前一切有关奥运的资料,头版都改为四川地震的事件,不少电台记者更以身冒险,亲临现场只求向广大人民传递四川灾情的最新热况。真情系灾区,关爱汇暖流。一个个捐助点前,人们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捐助,现场涌动着一片融融真情。人群中,既有一线的干部职工,又有离退休的老同志;既有警卫部队的官兵,又有所属院校的大学生。有的同志因出差、生病等原因不能前往现场,特地委托同事或家人代为捐助…… 爱,让大家走到一起;爱,温暖了我们彼此的心灵!今天我们携手做为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
.........赠个题目
汶川的葬礼,
或不愿触及的黑色记忆

汶川大地震作文不少于四百字

《震不垮的爱》
5月12日,一个全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降临到四川。那一刻,多少人在瞬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人在瞬间被埋入了废墟,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瞬间支离破碎……
面对这场灾难,我们中国并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从容不迫地去面对。
地震发生不久,部队官兵立刻行动起来,向灾区进发。道路不通的,官兵们就徒步强行。所有的官兵们都写下了遗书,这不正是他们不把灾民解救出来不罢休的誓言吗?这不正是他们血浓于水的同胞的爱吗?!
温总理和胡书记全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鼓励搜救人员,安慰受灾群众“我现在什么也不关心,只关心我的十万人民。”这是他们的呼喊。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也纷纷戴上了绿丝带,为灾区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这是他们面对镜头所发出的豪言;外国友人也帮着抬起了担架,面对记者,他们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爱中国,我要为她做些什么。”……看,连领袖,外国友人都献出了爱,我们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地震期间,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可有几件事却令我无法忘记:当消防队员掀起水泥板时,眼前一幕却让他们愣住了:一位母亲双腿跪地,双手撑地,她的身下,是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可是这位母亲却永远停止了呼吸。队员们从孩子身上找到了一个手机,上面是这位妈妈编写的一条简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来,请记住,妈妈永远都爱着你。看着简讯,消防队员们无不动容。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最伟大的。这句话在这位母亲身上充分展现了出来。此刻,这位妈妈身上闪耀着光芒,闪耀着母爱的光芒!
在一所中学中,搜救官兵看到了一个神圣而又令人动容的场景:一位老师双手紧紧护着两名学生,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可是,这只雄鹰却再也飞不起来了,但两个学生还活着。由于老师的双手已经僵硬,官兵们只好含泪将他的手锯了下来……是什么力量使们不顾身的安危?是什么力量使他放弃了生的希望?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宁愿死也要守护自己的学生?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穿越生死的爱!
最近,国家确定了全球哀悼日,所有人都在5月19日至21日14时28分默默哀悼,为灾区人民祈福,为死去的亡灵默哀。这不正是人民的爱吗?这是纯洁的爱,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爱,是震不垮的爱!
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国人民都行动了起来,积极捐款,献血,为灾区人民尽出了自己的力量。面对灾难,我们又一次向全球展现出了我们中华的丰采,展现了我们中华人民震不垮的爱!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祭祀死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