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尺等于多少厘米 老尺一尺等于多少米
老尺一尺等于多少米
老尺一尺等于多少米
所谓【老尺子】,有两个概念。
第一,是指解放前后在市面上流行的、被政府承认了的一种长度测量工具。它与国际度量衡里的厘米有如下的换算关系:
一尺等于30厘米。也就是1尺=0.3米。人们也常粗略地说:一米等于三尺三。
第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1953年,我国度量衡局统一了长度单位。用一米等于三尺。并且叫做市尺。于是,米,就叫做公尺。这个称谓一直到现在人们还继续沿用。这样,一尺就等于三分之一米,1尺=(100/3)厘米。
现在,我们国家早已经【废止了市制度量衡单位】!为与国际接轨,一律采用国际度量衡制。长度以米为单位。人们常说的“重量”,其实是指物理上的“质量”单位,是千克。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公斤等于二斤”。
顺便说一下,面积单位是“公顷”。一公顷等于我们的十五亩。亩,这个单位已被取缔了,但是不少主持人与媒体记者都使用亩。这很不应该。
竹尺一尺八等于多少厘米
1.8 ÷3=0、6(米);0、6米=60厘米。
一尺一等于多少厘米
1尺=33.33cm
1.1尺=1.1*33.33=36.663cm

鲁班尺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鲁班尺,全称“鲁班营造尺”,亦作“鲁班尺”,为建造房宅时所用的测量工具,类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鲁班尺长约42.9厘米,相传为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后经风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又称“角尺”,主要用来校验刨削后的板、枋材以及结构之间是否垂直和边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1市尺=0.8鲁班尺。鲁班尺产生不久即融合了丁兰尺,后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矫正的重要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在风水文化、建筑文化中表现最为广泛。
古代鲁班尺长46.08厘米
现代两种鲁班尺长度分别为42.9厘米和50.4厘米
鲁班尺,全称“鲁班营造尺”,长约42.9厘米。1市尺 = 0.8鲁班尺。
鲁班尺一尺等于多少公分
如果是鲁班尺,可以按一尺为八寸,整尺全长46.08厘米,平摊每寸为5.76厘米,一寸为财、二寸为病、三寸为离、四寸为义、五寸为官、六寸为劫、七寸为害、八寸为本,依此次序循环往复排布。其中,财义官本字为吉,其余四字病离劫害为凶。至于下面的小字,则以抓大放小的原则,可以不必过于计较。
一尺等于多少米?
度--即长度, 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 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 原始人布指为寸,
布掌为尺, 舒肘为丈, 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
古 代 度 制 演 变 反 映 着 历 史 的 变 迁 。夏1 尺 = 10 寸 ( 1 尺 =24. 9 厘 米 )商1 尺 = 10 寸 , 1 寸 = 10 分 ( 1 尺 =31. 1 厘 米 )周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19. 9 厘 米 )秦1 引 =10 丈, 1 丈 =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 1 尺=27. 7 厘米)汉1 引 =10 丈, 1 丈 =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 1 尺=27. 7 厘米)
新 莽 ; 后 汉
1 引 =10 丈 , 1 丈 =10 尺, 1 尺=10 寸 , 1 寸 =10 分( 1 尺=23 厘米)三 国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24. 1 厘 米 )西 晋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23 厘 米 )东 晋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24. 5 厘 米 )十 六 国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24. 5 厘 米 )南 北 朝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 1 尺=24. 5 厘米; 1 尺=29. 6 厘米)隋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前期: 1 尺=29. 6 厘米; 后期: 1 尺=23. 5 厘米 )唐 ;五 代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小尺: 1 尺=31. 1 厘米; 大尺: 1 尺=36 厘米 )宋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30. 7 厘 米 )元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30. 7 厘 米 )明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裁衣尺: 1 尺=34 厘米; 量地尺: 1 尺=32. 7
厘 米 ; 营 造 尺 : 1 尺 =31. 1 厘 米 )清1 丈=10 尺, 1 尺=10 寸, 1 寸=10 分(裁衣尺: 1 尺=35. 5 厘米; 量地尺: 1 尺
=34. 5 厘 米 ; 营 造 尺 : 1 尺 =32 厘 米 )现 代1 丈 =10 尺 , 1 尺 =10 寸 , 1 寸 =10 分 ( 1 尺 =33. 33 厘 米 )
一公顷等于 15 亩, 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 十五亩等于一公亩, 一亩约等于 667 平方 米畮, 六尺为步, 百步为畮。 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 畮或从十久。 ——《说文》 。 字亦 作
畆、 畒、 亩、 畞。 如: 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 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 ; 亩级(田地土壤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