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饯李秀才赴举阅读答案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卢汝弼)原文及翻译

火烧 2022-02-18 12:47:48 1062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卢汝弼 原文及翻译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卢汝弼 系列:边塞诗大全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卢汝弼)原文及翻译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卢汝弼 系列:边塞诗大全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这里选择第四首进行赏析。第四首诗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在唐诗中屡见不鲜。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叹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饯李秀才赴举阅读答案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卢汝弼)原文及翻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