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什么作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玉清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玉清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周玉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性别:女
周玉清出版书籍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0年3月出版的《红楼梦新续》获中国通俗文艺首届优秀作品评选二等奖和绵阳市建市10周年优秀文艺成果奖。
1991年12月出版《李清照评传》。
1997年出版《红楼梦》曹周本第一版。
1998年1月出版四部长篇系列小说《金陵十二钗》。
2004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金陵艳》。
还有上下集历史小说《乱世红妓坼圆园》,长篇小说《秦可卿与宁国府》
目前著书约300万字,《红楼梦》曹周本是继高鹗续书后,中国女性“续红”第一人。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刊发消息、评论、人物专访共计一百多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除此之外,还发表了论文、散文50余篇,诗词200多首,对联数十副,获各类奖多项,多篇论文为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周玉清毕生笔续
《红楼梦》假如可以成就每个人一个“梦”,就中国人的阅读情结而言,贵为贾宝玉,或者柔为林黛玉,可能是烟火男女最多的企望。
也有人,对于代表中国古典文学高度的这样一记“石头”,或许根本无梦可言。
周玉清的梦看似透明简单:把自己的名字落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后。但这不是一件仅仅只写三个汉字的行动。

绵阳市老年大学七八十岁的耄耋“学生”,每每新入学,都会捧着四川文艺出版社的“曹周本”《红楼梦》,围着讲授“古代诗词”和“对联”的老师周玉清,亲昵地喊“林妹妹”。
(历史3xm.com.cn)“林妹妹”周玉清而今“芳龄”:71岁。
“林妹妹”当年“嫁”与《红楼梦》的时候,年方15,恰恰豆蔻。这里所谓“嫁”,当然系指心灵之约。然而,虽为心灵之嫁,“嫁妆”仍然必不可少,还是学生的周玉清,拿出的是洒洒几达八万言的“红楼续梦”。
直到48年后的1997年,《红楼梦》“曹周本”第一版付梓,周玉清这一嫁才算“圆梦”。
没有时间的严格检验,我们不敢妄断“曹周本”艺术价值的深深浅浅,我们折服周玉清,是她的写作精神,或曰状态。
一一数过来,周玉清从中学教师退休以后,出了8部书12本。书垒桌上,人坐椅上,300万言的著作乍看“等身”。
性格的焦躁和身体的康健,似乎是周玉清写作的能量。记者采访周玉清的时候,她与女儿贺正义,关于某些事实的介绍,争论不下三次,深思熟虑之前,“你不懂”之类言语常常脱口,锵锵之声,撞击耳膜。记者可以想象,她们2004年3月才拿到手的新著《金陵艳》,应该成稿于争吵的合作之中。
周玉清这样的“林妹妹”,现代化程度高了:一是吃回锅肉,二是用电脑写作。反而是女儿因为忙于公事,电脑不甚精通,每每在纸上写作,然后“央求”母亲担当“录入员”。
爬格至深夜,记者也是一梦:林黛玉从纸上跚然走下来,并且不畏疲劳,一直走到了今天,走着走着,走成了周玉清远远的影子。
2004年3月,绵阳市一度被誉为“中国女性续红第一人”的周玉清,因为长篇小说《金陵艳》的重磅问世,重新回到媒体的聚焦之下;耄耋之年的周玉清,退休之后,迄今已著书8部。
———她续写《红楼梦》后39回,出版《红楼梦》“曹周本”。
———她评传李清照,出版《李清照评传》。
———她点写《金陵十二钗》,捧出四部长篇系列小说。
了解周玉清的写作情结,必须回放50年前的四川师范大学:人们常常看见,一位梳着长辫子的文秀女子,手捧一本《红楼梦》,在校园小径上念念有词,眉目间别有一种婉转的韵致。
当年这位“林妹妹”,如今坐在记者面前时,已然71岁。
周玉清豆蔻嫁与
“我想要一个自己的结尾,一部给自己看的《红楼梦》。”
与“红楼”结缘,是因为家中的一套坊间刻本《全图绘像金玉缘》,周玉清至今还对里面林黛玉抬手喂鹦哥、李纨教子读书等插图记忆犹新。那时候,她常常伏在菜油灯下看到深夜,直到父亲三请四催:“周老四,还不去睡呀,已经三更了!”
这样一套本子读得烂熟于心,周玉清渐渐不喜欢后四十回,觉得贾宝玉变得疯疯傻傻,一点也不可爱,许多情节也不合理。
15岁,正是豆蔻年华,周玉清将自己一部近八万字的“花好月圆”式的“红楼续书”呈送到国文老师肖钦文面前,肖先生看后大为赞赏:“人物活鲜鲜的,笔墨很像《红楼梦》。”周玉清当时已经与贺师虞结为夫妻,多年以后他讲:“哪是嫁给我啊,玉清从那时就嫁给了《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