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水调歌头游览诗歌鉴赏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2-11-03 16:46:57 1068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游览原文: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游览原文: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水调歌头·游览翻译及注释

翻译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坐着玉石,靠著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仿佛在驱逐我回家。

注释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2瑶草:仙草。汉东方朔《东方大中集 ·与友人书》云:「不可使尘网名鞍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3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郡渔人入桃花源,所见洞中居民,生活恬静而安逸,俨然另一世界。故常以「武陵溪」或「武陵源」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武陵:郡名,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4枝:一作「花」。5「我欲」三句:元李治《敬斋古今红》卷八:「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蜕。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盖效坡语也。」6「红露」句:化用唐代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句。7倚:依。一作「欹」。8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9谪仙:谪居人间的仙人。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知章)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十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⑾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灵芝有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故称仙草。⑿「醉舞」二句: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水调歌头·游览鉴赏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词人采用幻想的镜头,描写神游「桃花源」的情景,反映了他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表现了他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媚世求荣、与世同流合污的品德。据此看来,此词大约写于词人被贬谪时期。

  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激起人们的兴味,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从第二句开始,则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陶渊明描写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国度,表现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黄庭坚用这个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这三句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这里,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

  然而「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

  「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化用前人诗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水调歌头游览诗歌鉴赏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及翻译赏析

  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像,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苏轼咏黄州定惠院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花容美艳,大抵略同,故这里也可用以说桃花。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想像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水调歌头·游览创作背景

  此词为黄庭坚春行纪游之作。黄庭坚曾参加编写《神宗实录》,以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水措施,后来又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此诗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谪时期。 诗词作品:水调歌头·游览诗词作者:【宋代黄庭坚诗词归类:【宋词三百首】、【纪游】、【想像】、【抒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