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八年级上册各科期中复习试卷或提纲

火烧 2021-06-30 16:38:40 1054
八年级上册各科期中复习试卷或提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概况1、背景:内忧外患,内外交困。2、目的: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中央:恭亲王弈忻地方:曾国

八年级上册各科期中复习试卷或提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概况

1、背景:内忧外患,内外交困。

2、目的: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

中央:恭亲王弈忻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1861年)、江南织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 1865年)、福州船

政局(左宗棠)

2、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上海)、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3、筹划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外交、科技人才)

三、评价

1、破产原因: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旧不除新。

2、评价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

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

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

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八年级上册各科期中复习试卷或提纲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

1、背景:中国对日签订马关条约。

2、影响: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

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拉开了序幕。

3、发展:梁启超、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后改名《中外纪文》(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二、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9月

2、内容:a、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3、结果:失败

遭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反对

主观原因

原因 新军首领袁世凯告密

维新派力量小

客观原因

光绪皇帝无实权

4、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康广仁、林旭、刘光第、杨深秀、杨锐

5、历史意义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创建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

在社会起了思想起蒙作用

第8课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

时间、地点:1894年 檀香山(美国夏威夷)

成立者:孙中山

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同盟会

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成立者:孙中山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在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

)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武昌起义

1、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

2、经过: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猛攻湖广总督衙门---攻占汉口、汉阳

3、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

条件:清政府在政治上瓦解;三大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宣布独立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奠定了组织基础。

4、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1、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3、民主主义者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新青年》)

2、口号:民主、科学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

5、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三、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斗争锋芒:矛头指向“尊孔复古”

四、发展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

一个新时期。

五、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这一直

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gcdzg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在凡尔赛和约上,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

时间及地点:1919年5月4日 北京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承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主力:学生

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

中心 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发展

主力 由学生变为工人

4、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

动取得初步胜利。

5、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6、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一种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共的诞生

1、条件:1、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

2、阶级: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

3、组织:早期共产党组织

4、干部:五四运动中成长的优秀干部

2、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地点:1921年7月 上海(后由于特务跟踪转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

参与者:md、董必武、李达等

内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gcdzg诞生了。

gcdzg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

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焕然一新了。

2、中共“二大”

时间:1922年

内容:制定革命纲领。

大会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后,重申gcdzg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

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

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这之后,党为实现民主革命纲领而奋斗。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目的: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军队。

2、时间、地点: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3、领导人:蒋介石(任校长) ze(政治部主任)

4、作用:培养了政治、军事人才,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概况

时间:1926年7月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人物:蒋介石(任总司令)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先锋: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3、结果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大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

在我党的领导下,广大工农群众对北伐战争

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援,使国民革命军迅速地向前推进。

西路军解放了湖南,攻克了湖北武汉;中路军解放了江

西;东路军解放了福建。

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

,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但是,正当北伐军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势力在帝国主

义支持下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同时,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

,党没有能够采取应付突发事变正确的措施。

结果,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

4、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

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广大北伐军官兵浴血奋战,和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积极配合和支援。

这是昨天找到的

还可以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知识点总结1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的运动方式

1.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游泳为主)、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空中(飞行为主)。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3.动物运动的意义: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

这些都有利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动物的生殖和繁衍。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4.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

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5.骨是一种器官。

分为长骨(管状。

如肱骨、股骨)、短骨(较大颗粒状。

如腕骨)、扁骨(板状。

如胸骨)

和不规则骨(不规则。

如脊椎)。

6.长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骨髓。

7.骨与骨之间能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8.骨由骨连接构成骨骼。

骨骼分为中轴骨(颅骨、椎骨等)和四肢骨(股骨和带骨)。

9.骨骼肌除参与运动外,还有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等多种功能。

10.人体运动多是由骨的杠杆运动表现出来的。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1.动物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12.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3.(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过程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 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印随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4.(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指同种

生物间)、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等)、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15.蜂群的组织:

成员 数量 蜂房大小 食物 职能 性别及来源

蜂王(后) 1只 最大 王浆

(富含蛋白质) 产卵 受精卵→

雄蜂

几只

花粉

花蜜

蜂蜜 交尾

(完成后即死去) 未受精卵→

工蜂 成百上千

(最多) 小 其他

所有工作 受精卵→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16.科学家研究的案例:

科学家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方法 成就

[法]法布尔 昆虫 观察法 《昆虫记》

[奥]弗里施 蜜蜂的色觉 实验法 证明了蜜蜂的确不是色盲,推翻了人们的错误看法

[英籍荷]延伯根 银鸥幼雏的求食 观察法、实验法 利用模型研究表明,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

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奥]劳伦斯 小野雁的学习行为 实验法 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喙跟随另一种替代

17.区别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区别 主要目标 描述动物的行为表现 说明行为发生或变化

方法程序 借助器具直接观察 实验处理后再观察

材料处理 对动物不施加影响 对动物施加影响

联系 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8.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制造)者,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19.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这种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20.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

21.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的方向。

每条食物链必由生产者为开端(绿色植物),以凶猛的食肉

(杂食)动物为终端。

食物链一般不把人列在其中。

22.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

举例:动物的积极作用:动物传粉;动物传播种子等

动物的消极作用:影响水中的透光程度;啃食植物的各个器官,直接或间接对 植物造成影响等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

23.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甘、陕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扭角羚,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川、甘、藏、陕);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晋、冀);扬子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苏、浙

、豫、皖)等

第3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24.动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5.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26.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

法制教育和管

理的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

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7.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8.微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 单细胞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等

多细胞生物:霉菌、食用菌、药用菌等

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微生物的生活

代谢方式 腐生生活——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等)

寄生生活——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自养生活——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

繁殖特点:速度极快

29.微生物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有机物,有的需CO2)、H2O、适宜的温度、空间(很小)。

30.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土壤。

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也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1.微生物与食品:如酵母菌应用于发酵工业(面包、啤酒和白酒、葡萄酒等)。

32.微生物与疾病:某些微生物寄生在人体表或体内,可以使人患上某种疾病。

33.微生物与医药:如医疗中常用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就是从相应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防治传染病,控制家禽畜的生长,防治植物的细菌和真菌性病害。

34.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微生物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还没用过,不知道

版本不同,我不知你要哪些版本,你看看行不行

都是临急抱佛脚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