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传简介 中国国民党陈诚简介
中国国民党陈诚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陈诚
外文名:Chen Cheng
别名:陈辞修,陈诚伯,陈石叟,小委员长
国籍: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高市乡
出生日期:1898年1月4日
逝世日期:1965年3月5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信仰:三民主义
政党: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中华民国陆军
服役时间:1924年——1965年
军衔:一级上将
参与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国共内战
勋章:青天白日勋章,总统自由勋章
(历史3xm.com.cn)陈诚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陈诚,字辞修,号石叟。1898年1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先后
入高市小学、丽水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和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读书,1917年毕业,二十岁了的陈诚经同乡同学吴子奇的媒介和吴的妹妹吴舜莲结婚。
后北上谋职途径杭州投靠时任国会议员杜志远(同乡),由他代金北京。1919年,陈诚借了一张处州中学的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报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但因考试成绩差,身材矮小,不能录取。后经杜志远向陆军部军学司司长、主试官魏宗翰疏通,以备取生名义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直皖战争爆发后,军校停办。他南下广州,在新建粤军第一师第三团服务,并于1920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不久,保定军校复课,仍回校继续学业。1922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
1923年3月,陈诚随邓演达去广东参加革命,在邓任团长的建国粤军第1师第3团任上尉副官,旋调上尉连长,负责警卫大元帅府。5月陈诚随孙中山出征西江沈鸿英叛军,在作战中胸部负伤,幸为邓演达亲自率部抢救而脱险。他在肇庆医院养伤、治疗期间,适逢大元帅行营参谋长蒋介石来院慰问伤员。这是陈诚与蒋介石匆匆而过的第一次接触。
1924年1月,任炮兵连连长;9月,参加第二次东征,炮轰惠州城,立了战功,升任炮二营少校营长;6月,黄埔军校正式建立。陈诚被该校教练部副主任邓演达、学生队副总队长援引,于9月调到学校任上尉特别官佐(即候差军官),担任教育副官之职。第二年,学校设炮兵科,因陈诚系保定军校炮科出身,就改任炮兵科教官,兼炮兵队区队长。
战争生涯北伐时期
主词条:棉湖战役、龙潭战役

1925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由许祟智任总司令,廖仲恺为党
代表,组织第一次东征,挺进粤东,扫荡军阀陈炯明,陈诚被任命为校军炮兵第1营第1连上尉连长。1925年2月中旬,陈诚的炮兵连在棉湖之役中将叛军火力压倒,使战局转危为安。棉湖一战,默默无闻的陈诚受到了蒋介石、何应钦的赞赏。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组成了以蒋介石为总 司令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陈诚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1927年1月,第二十一师进抵浙江衢州,担任中路作战任务,在龙游、兰溪一带,与孙传芳、孟昭月部展开激战。陈诚率第六十三团在桐庐西北浪石埠过江,
与敌三师之众背水苦战数日,伤亡巨大。后来,他带领一支特务队,在深夜突袭敌之司令部。第二十一师乘势追击,克服新登,继入杭州,浙江乃定。北伐军分三路进攻苏皖。第二十一师随东路军取淞沪,陈诚率第六十三团攻占吴江。三月,二十一师在浙江龙游、桐庐战役中击败孙传芳主力部队,一举拿下苏州,陈诚的六十三团出力最大。四月,任二十一师少将副师长。六月,任二十一师师长,10月,被何应钦借故免职,后被保荐担任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副厅长。
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4月,蒋任命陈诚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陈诚就任警卫司令后,大力扩充实力,共组建三个警卫团,节制两个炮兵团, 指挥两个宪兵团,其实力超过杂牌军的一个军。1929年春,蒋任命陈诚为十一师师长,中原大战后再升为十八军军长。由此,陈诚在蒋军中的地位正式确立。
军阀混战时期
主词条:蒋桂战争、中原大战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陈诚与罗卓英负责拟定作战计划。4月
,出敌不意,进兵贺胜桥,将桂系与湘鄂的联络截断,致武汉顿陷孤立。这时,冯玉祥部虎踞中原。第十一师又奉蒋介石命令,于5月开往鄂北的襄、樊等战略要地驻防。不久,师长曹万顺因处事失当,被调任新编第一师师长,陈诚即升任师长。陈诚一上任就对第十一师进行整顿。他公开提出选拔使用干部的条件是“不贪财,不怕死”、会带兵、能打仗、没有不良嗜好、忠于蒋介石,服从其命令。他大量罗致黄埔学生,用为中、下级干部,裁汰曹万顺的旧部。同时,对部队加强整训,提高作战能力。10月,冯玉祥部东出潼关,进兵洛阳。蒋介石兵分两路迎击。陈诚受第二路总指挥刘峙节制,率领第十一师扼守襄阳、南漳。在襄阳城郊与冯军激战两天,将张维玺部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