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地理网 西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分区)详细资料大全
西南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分区 详细资料大全 西南地区,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中国地理分区之一,东临中南地区,北依西北地区,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共五个省市
西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分区)详细资料大全
西南地区,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中国地理分区之一,东临中南地区,北依西北地区,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共五个省市区。
口语中提及的西南地区有时也只指老四川(含重庆不含川西高原)、云南、贵州,即“西南三省”。西南地区省区行政区划代码均以数字“5”开头。
自然区划概念下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部、两广丘陵西部等地形单元,大致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西南地区外文名称:Southwest of China别名:中国西南行政区类别:地理分区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下辖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政府驻地: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拉萨电话区号:028、023、0851、0871、0891等邮政区码:610000、400000、550000、650000、850000等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西南部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人口:1.99亿(2015年常住人口)方言:西南官话、藏语等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著名景点:九寨-黄龙、峨眉山、青城山、西双版纳、丽江、黄果树瀑布等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昆明长水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火车站:成都东站、自贡站、重庆北站、贵阳北站、昆明南站等车牌代码:川A、渝A、贵A、云A、藏A等GDP总量:77991.88亿人民币(2016年)人均GDP:5300美元(2014年)著名学府: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重大、云大、贵大等毗邻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毗邻国:越南、寮国、缅甸、尼泊尔等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水系,气候,地形地貌,地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石资源,水能资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经济,旅游收入:,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旅游,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交通,铁路,公路,航空,轨道交通,教育,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地理环境
臻美西南位置境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在地理区划概念与行政区划概念下,涵盖不同的区域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概念中,西南地区又被称作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4.5%。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大部。区域地理位置为东经97°21'~110°11',北纬21°08'~33°41'之间。西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水系
河流本区大江大河较多。本区中部和北部以长江流域的河流为主。南部和西部则分属珠江流域、元江(红河)流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怒江(萨尔温江)流域、伊洛瓦底江流域、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另外,藏北内流区还有众多的内流河汇入大小高原湖泊。湖泊本区的湖泊主要为高原湖泊,基本集中在三个区域:1、藏北高原湖泊区,包括西藏的阿里、那曲、日喀则三个地区的部分区域,主要代表湖泊为纳木错;2、滇中高原湖泊密集区,包括云南的中南部昆明以南的地区,主要代表湖泊为滇池、抚仙湖;3、滇西北高原湖泊分布区,包括大理以北的云南省内地区,主要代表湖泊有洱海、泸沽湖等。气候
综述 与地形区域相对应,西南地区的气候也主要分为三类:四川盆地湿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该区从西北到东南的温度和降水均有很大差异,东部年均气温达24℃,西部年均气温最低可达 0 ℃ 以下;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相差上千毫米,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该区气候类型由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到四季如春的高原季风气候,再到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以及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气候,形成了独特的植被分布格局。 云贵高原低纬高原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低纬高原是生产四季如春气候的绝佳温床,四季如春气候的代表城市有昆明、大理等,山地适合发展林牧业,坝区适宜发展农业、花卉、菸草等产业。高山寒带气候与立体气候分布区。是主要的牧业区。此外,本区南端还分布有少部分热带季雨林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降水 西南地区小雨日数最多,占总降水日数的 75%,其次为中雨日数。但大到暴雨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以上。青藏高原以东的西南地区(川、渝、黔、滇)境内分布著众多河流,该地区受季风环流和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常发生局部强降水,是中国降水局部区域差异最大、变化最复杂的地方之一。 年降水量整体呈“东多西少”的分布形态,四川盆地、重庆大部、贵州大部及云南南部地区都是多雨区,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边坡的四川盆地西部雅安附近和高黎贡山、无量山及哀牢山以南的滇南地区,年降水量在 1600毫米以上,次中心位于黔西南地区和武陵山西段南侧的黔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以上。川西高原地区是整个西南地区的少雨区,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 春季,降水量整体偏少,但重庆大部及贵州中东部降水量相对较大,达到300毫米以上,四川雅安地区春季降水量也在250毫米以上,云南大部和川西高原地区的春季降水量都相对较少,不足150毫米。夏季是一年中降水相对较多的季节,其降水中心在四川盆地雅安地区,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上,除川西高原地区夏季降水量在400毫米以内,其他大部地区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上。秋季,降水量大值区同样是在四川雅安地区和滇南地区,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川西高原仍为降水的低值区,不足150毫米。相对其他三季而言,冬季降水量最少。西南地区东部降水量基本保持60毫米左右,特别是在西南地区西部,降水量一般不足20毫米。 西南地区降水主要以中雨为主,年中雨量可达340毫米以上,约占年降水量的1/3,其次为小雨,年降水量最少的是暴雨。西南地区雨日数呈东北—西南向的“偏少—偏多—偏少”型分布,大值区主要在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边坡、川滇黔交界处乌蒙山等附近。其最大值中心位于有着“天漏”之称的四川盆地西部雅安地区及盆地西南,年雨日在230 天左右,次大值位于川滇黔交界处的黔西北部地区,年雨日在200天以上,盆地西北部有180天以上的次中心。云南楚雄的西北部年雨日不足100天,是西南地区雨日最少地区,其次为滇西南与滇东南交界区、川西高原南部的巴塘—稻城以西地区,年雨日维持在120天左右。地形地貌
西南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行政区划下的西南地区地形比较复杂,但较为显著地分为三个地形单元: 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地。主要范围包括四川省中东部、贵州省中北部、云南省东北部和重庆直辖市大部。 云贵高原中高山山地丘陵区。主要范围包括贵州全境与云南省的中南部和中东部。 青藏高原高山山地区。主要范围包括西藏全境,四川北部、西部、西南部和云南省的西北部。 区域内四川盆地海拔在500米左右,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的海拔分别为 2 000米和1000米,而青藏高原东缘的海拔基本在3500米以上,区域内各种地貌形态分布广泛均衡,其中: 低地盆地、平原,小起伏低山和小起伏中山的面积较大,分别占总面积的14.34%、12.22%和15.89%,其和超过总面积的42%,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广西地区、贵州高原以及云南西南部等地势相对较低的区域; 峡谷区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由几大河流如澜沧江、金沙江以及怒江等长期以来剧烈的切割作用造成,表现出极大的地表切割和起伏。 西南地区地形地质
西南地区地处环球纬向特提斯造山系的东部,是一个由泛华夏陆块西南缘和南部冈瓦纳大陆北缘不断弧后扩张、裂离,又经小洋盆萎缩消减,弧-弧、弧-陆碰撞形成的复杂构造域。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根据1:100万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数字高程模型(DEM)图,西南地区9种主要植被类型大致分布在高、中、低3 个海拔梯度上,其中,高海拔区包括草原、草甸和高山植被;中海拔区包括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和沼泽;低海拔区主要分布草丛和栽培植被。 西南地区江河、林木、牧草资源十分丰富,有大面积高山区和草场以及常年生的林木和牧草,无霜期长,是中国发展橡胶、甘蔗、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宝贵地区。云南省是中国物种最丰富的省份,素以“动植物王国”著称,有高等植物约17000种,占全国的57%,已知有陆生野生动物1366种,占全国的58%。四川省有维管束植物9254种,其中乔木约1000多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脊椎动物1259种,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 西南地区是中国现生猕猴属种类最多的地区,除台湾猕猴之外,其余5种猕猴属都有所分布,并且这一带依然是猕猴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为仰鼻猴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残存有多种长臂猿,同时也是是古今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 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为2426种, 为中国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的38.12%; 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为20965种,是中国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的近70%。在中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共119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6.13%,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动物42种,保护比例为43.8%,保护的2级保护动物77种,保护比例为47.8%;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138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54.3%,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植物29种,保护比例为56.9%,保护的2级保护植物109种,保护比例为53.7%。土地资源
据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该林区总林业用地面积为5819.78万平方千米,有林地面积3627.00万平方千米,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2.23%,森林覆蓋率36%。矿石资源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已发现矿种130种,有色金属约占全国储量的40%。例如四川,钒、钛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82%和33%;云南有色金属达112种,其中铅、锌、锗均为全国之首;贵州拥有64种矿,其中汞、煤、铝、磷等30种矿物居全国前列。 在全国重点规划部署的19个重要成矿(区)带中,西南地区有4个,即西南三江成矿带、冈底斯成矿带、班公湖 - 怒江成矿带和川滇黔相邻成矿区。 其中,在全国重中之重的6个重要成矿(区)带中,西南地区有3个,即西南三江、冈底斯和班公湖 - 怒江成矿带。西南地区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 云南和四川三省区内。水能资源
据统计,四川全省大小河流1300多条,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达267条,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2亿千瓦,占全国的27%左右,居首位。2013年5月,四川省水利厅发布的该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四川境内共有4607座水电站,装机容量7581.12万千瓦。四川、云南为中国水资源大省,“十二五”末水电装机分别达到6939万千瓦、5774万千瓦,外送能力达到2850万千瓦、1850万千瓦,2016年两省水电发电量占到全国发电量的8.9%。 根据南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南网西电东送规模将新增1730万千瓦,达4300万千瓦;西电送广东将新增1370万千瓦,达3810万千瓦。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末,西南地区人口约1.9298亿人,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53.55%,占全国总人口的14.08%。民族
汉族在西南地区均有分布,人口所占比例较大。西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西南地区,有白族、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彝族、土家族等民族。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经济
西南地区是中国21世纪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和战略储备的重要基地。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万亿元,其中西南地区实现生产总值95128.9亿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569%,其中四川省40678.10亿元全国排名第六,重庆市20363.20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七,云南省17881.10亿元全国排名第二十名,贵州省14806.50亿元全国排名第二十三名,西藏自治区1400.0亿元全国排名第二十八名。 西南地区支柱产业情况 省份直辖市支柱产业 四川 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饮料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重庆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贵州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菸草制品业、 云南 菸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西藏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资料来源:旅游收入:
2008年以来,四川、重庆和贵州的经济增速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地位的提升势头已经开始显现。在金融资本方面,成都2011年吸纳外商投资额超过110亿美元,相当于同年广州与深圳的总和,并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 西南五省区旅游收入均值由1996年的41.26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953亿元,旅游人次均值由1996年的1 818.21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4125.06万人次。从1996~2001年,西南五省国内客流量增长了2.04倍,年均增长率为14.5%。2002~2010年,西南五省国内旅游客流量增长了5倍,年均增长率为22.5%。2002~2010年,西南五省旅游收入增长了7.06倍,年均增长率为28.4%。四川省
四川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8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接待国内游客7.0亿人次,增长4.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012.7亿元,增长13.5%。接待入境游客369.8万人次,增长10.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1亿美元,增长4.5%。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数为170.5万人,增长2.1%。贵州省
贵州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贵州省2018年主要统计数据新闻发布稿显示,全省旅游总人数9.6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增长33.1%。云南省
云南省统计局网站发布的2018年云南经济发展综述显示,2018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706.1万人次,同比增长5.75%。接待国内旅游者6.81亿人次,同比增长20.24%;全省共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991.44亿元,同比增长29.89%。重庆市
重庆市2018年1—12月接待境内外游客59723.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4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3%和31.3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88.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898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28%和12.44%。出境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201.66万人次,同比下降2.25%,其中:出国游173.07万人次,同比下降3.23%;港澳游2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99%;台湾游6.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96%。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2018年1-12月份,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3687256人次,同比增长31.5% ,(已完成年度计画100.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76187人次,同比增长38.6%;接待国内游客33211069人次,同比增长31.4%;实现旅游总收入490.1421亿元,同比增长29.2%(已完成年度计画11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4709万美元,同比增长25.1%;国内旅游收入473.7396亿元,同比增长29.3%。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四川省
四川有世界遗产6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一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东风堰)。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路》的保护区有4处(九寨、卧龙、黄龙、稻城亚丁)。 四川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2017年),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2010年)。有“中国旅游胜地40佳”5处(2010年)。截止2017年7月,四川省境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2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85家,峨眉山、九寨沟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6年末,四川全省自然保护区169个,面积8.3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2%。年末有国家级生态县(区)15个,省级生态县(市、区)48个。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景观丰富,已发现地质遗蹟220余处,有兴文和自贡2处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国家地质公园14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6处,其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川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9项。 自古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金城天下奇”之誉。四川有贡嘎山(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蜀山皇后)、华蓥山(天下情山)、金城山(道教仙境)、青城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峨眉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螺髻山、天台山、千佛山、蒙顶山、西岭雪山等著名山峰,有横断山系的雀儿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以及大凉山、小凉山、龙门山、丹景山、葛仙山、米仓山、大巴山、龙泉山等大小山脉。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2家) 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 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中国羌城-老县城地震遗址-“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新县城-吉娜羌寨) 乐山峨眉山旅游景区 乐山乐山大佛风景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特别旅游区(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旅游区) 南充市阆中古城旅游景区 广安市dp故里旅游景区 广元市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区 南充市dz故里景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沟景区 四川21市州主要旅游景区一览表 所属地区主要旅游景区 成都市 天府广场、武侯祠、青羊宫、杜甫草堂、文殊院、金沙遗址、都江堰、青城山、永陵、明蜀王陵、望江楼、人民公园、宽窄巷子、锦里、春熙路、成都远洋太古里、大慈寺、琴台路、东郊记忆、昭觉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博物院、宝光寺、西岭雪山、天台山、九龙沟、刘氏庄园、丹景山、银厂沟、太阳湾、龙兴寺、三昧水、白鹿镇、建川博物馆、杨升庵祠及桂湖、罨画池、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安仁古镇、泰安古镇、街子古镇、石象湖、朝阳湖、花舞人间、桃花故里、成都欢乐谷、国色天香乐园、成都海昌极地海洋世界 绵阳市 越王楼、北川、七曲山、窦圌山、李白故里、药王谷、九皇山、报恩寺、寻龙山、仙海、绵阳科技馆、子云亭、富乐山、绵阳博物馆、跃进路1958 自贡市 自贡恐龙博物馆、荣县大佛、中国彩灯博物馆、盐业历史博物馆 攀枝花市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攀西大裂谷格萨拉、龙潭溶洞 泸州市 黄荆老林、太平古镇、佛宝、尧坝古镇、方山、天仙硐、张坝桂圆林、玉蟾山、泸州老窖旅游区、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德阳市 三星堆、香山鹭岛、绵竹年画村 广元市 剑门关、皇泽寺、翠云廊、七里峡、西武当山、曾家山、昭化古城、明月峡、天曌山、千佛崖 遂宁市 中国死海、观音故里、龙凤古镇、陈子昂故里、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宋瓷博物馆 内江市 石牌坊、安泰山庄 乐山市 乐山大佛、峨眉山、夹江天福观光茶园、黑竹沟、大佛禅院、乐山嘉阳国家矿山公园、马边大风顶、金口大峡谷、郭沫若故居、东方佛都、夹江千佛岩、嘉定坊、罗城古镇、嘉州绿心公园 资阳市 安岳石刻、圆觉洞、陈毅故居 宜宾市 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洞乡、七洞沟旅游景区、夕佳山、李庄古镇、红岩山、金秋湖 南充市 阆中古城、dz故里、琳琅山、西山、凌云山、嘉陵第一桑梓、升钟湖、禹迹山、太蓬山 达州市 真佛山、賨人谷、八台山、龙潭河、金山寺、百里峡 雅安市 碧峰峡、蒙顶山、安顺场、东拉山大峡谷、上里古镇、金凤山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山、毕棚沟、汶川 甘孜藏族自治州 稻城亚丁、海螺沟、木格措、措普沟、海子山、跑马山、泸定桥、丹巴美人谷、新都桥 凉山彝族自治州 邛海泸山、螺髻山、泸沽湖、灵山、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广安市 dp故里、华蓥山-石林、宝箴塞、天意谷、神龙山巴人石头城 巴中市 光雾山、恩阳古镇、义阳山、米仓山、南龛石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诺水河 眉山市 三苏祠、瓦屋山、老峨山、黑龙滩、眉山音乐喷泉、峨眉半山七里坪、彭祖山、齐山双佛、柳江古镇、中岩寺、中国泡菜城、青神国际竹艺城、仁寿城市湿地公园、江湾神木园、丹棱桃花源、洪雅藤椒文化博物馆、槽渔滩、清凉寺、龙女寺
贵州省
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有风景名胜景区71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景区18个,省级风景名胜景区53个。5A级旅游景区5个,比2016年末增加1个;4A级旅游景区95个,比2016年末增加2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13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104个。 名称区位概括 黄果树瀑布 安顺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 龙宫风景区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全世界电磁辐射最小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 雷山 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赤水 赤水 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4A级风景区,唯一直接以行政区命名的风景区。 马岭河峡谷 兴义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集雄、奇、险、秀为一体。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 万峰林 国家4A级景区,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 百里杜鹃 毕节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生福地、清凉世界。 织金洞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溶洞之王。 威宁草海 世界十大观鸟胜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 贵州主要红色旅游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小七孔 荔波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 红枫湖景区 贵阳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天河潭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青岩古镇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六盘水 国家AAAA级景区 瓮安县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 瓮安 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贵州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阳市 息烽集中营旧址、马头寨古建筑群阳明洞和阳明祠、文昌阁和甲秀楼 六盘水市 大洞遗址、小冲墓群 遵义市 遵义会议会址、杨粲墓、海龙屯、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务川大坪墓群、复兴江西会馆、尚稽陈玉璧祠、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 安顺市 穿洞遗址、天台山伍龙寺、云山屯古建筑群、安顺文庙、宁谷遗址、平坝棺材洞、鲍家屯水利工程、安顺武庙、王若飞故居 铜仁市 石阡万寿宫、东山古建筑群、寨英村古建筑群、思唐古建筑群、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石阡府文庙、楼上村古建筑群 毕节市 大屯土司庄园、奢香墓、黔西观音洞遗址、可乐遗址、织金古建筑群、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七星关摩崖、敖氏和罗氏墓石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七星关五尺道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交乐墓群、“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龙广观音洞遗址、普安铜鼓山遗址、兴义万屯墓群、明十八先生墓、鲁屯牌坊群、兴义刘氏庄园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增冲鼓楼、青龙洞、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地坪风雨桥、飞云崖古建筑群、旧州古建筑群、黎平会议会址、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隆里古建筑群、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岩门长官司城、锦屏飞山庙、高阡鼓楼、宰俄鼓楼、金勾风雨桥、三门塘古建筑群、述洞独柱鼓楼、重安江水碾群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福泉城墙、葛镜桥、惠水仙人桥洞葬、黔南水族墓群 跨省市区 茶马古道、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贵州境内的中国森林氧吧 名称 类型 地理位置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铜仁市,地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 毕节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毕节市七星关区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阳市南明区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黔南州荔波县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云南省
云南建成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蹟、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全省有景区、景点200多个,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有134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53处。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会泽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丽江古城、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普达措国家公园、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昆明世博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九乡风景名胜区、建水风景名胜区、普者黑风景名胜区、阿庐风景名胜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昆明石林)、澄江生物群 云南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名录 所在州市等级景区名称 昆明市 5A 昆明石林、昆明世博园 4A 九乡风景名胜区、云南民族村、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昆明金殿景区、官渡古镇、云南野生动物园、七彩云南景区、轿子山 3A 云南人家、晋宁盘龙寺、昆明经典假日谷、青龙峡风景区、昆明星耀·水乡旅游度假区、星河温泉、岩泉风景区、昆明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中国兵器房车温泉度假中心、翠湖.讲武堂景区、黑龙潭公园 曲靖市 4A 陆良彩色沙林、罗平九龙瀑布群、珠江源风景区、师宗凤凰谷、会泽大海草山、师宗菌子山 3A 多依河景区、鲁布革三峡风景区 西双版纳州 5A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4A 西双版纳傣族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西双版纳花卉园、西双版纳野象谷、曼听公园、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勐泐大佛寺、西双版纳茶马古道景区 3A 西双版纳州勐景来风景区、曼迈桑康景区 玉溪市 4A 秀山公园、玉溪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汇龙生态园、澄江禄充景区 3A 古滇国文化园、漠沙大沐浴旅游文化生态村 昭通市 4A 西部大峡谷 3A 豆沙关 大理州 5A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4A 南诏风情岛、鸡足山风景区、银都水乡新华村、剑川石宝山·沙溪古镇旅游区、大理古城、祥云水目山文化旅游区、巍山古城—巍宝山旅游区 3A 蝴蝶泉公园、天龙八部影视城、大理地热国、洱源西湖、大理张家花园、千狮山、罗荃半岛旅游区、无量山樱花谷 丽江市 5A 玉龙雪山景区、丽江古城 4A 丽江玉水寨景区、束河古镇、黑龙潭、泸沽湖景区、观音峡景区、东巴谷景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黎明景区 3A 白沙壁画景区、丽江文笔山、丽江金塔、东巴万神园 迪庆州 5A 普达措国家公园 4A 梅里雪山风景区、虎跳峡景区、松赞林景区、蓝月山谷风景区、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景区 3A 霞给藏族文化村 保山市 5A 腾冲火山热海 4A 和顺景区 3A 保山施甸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 楚雄州 4A 世界恐龙谷、彝人古镇、元谋土林、武定狮子山、楚雄州博物馆、楚雄紫溪山 3A 黑井古镇、咪依噜风情谷、石羊古镇、光禄古镇、元谋人博物馆、楚雄永仁方山景区 红河州 4A 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建水文庙、团山古村、建水朱家花园、哈尼梯田、弥勒湖泉生态园 3A 红河州博物馆、开远南洞—凤凰谷旅游区、弥勒可邑旅游小镇景区、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撒玛坝梯田风景区、泸西青龙山生态休闲农业庄园景区 文山州 4A 普者黑景区 3A 世外桃源坝美 普洱市 4A 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勐梭龙潭景区 3A 北回归线标志园、景东文庙、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德宏州 4A 南甸宣抚司署、勐巴娜西珍奇园 3A 瑞丽一寨两国景区、畹町边关文化园、瑞丽市边寨喊沙风景区、瑞丽姐告国际旅游景区 临沧市 3A 沧源司岗里崖画谷、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新产业园、耿马孟定芒团景区重庆市
重庆拥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自然景色,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2个(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重庆金佛山喀斯特[110]),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4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 截至2018年1月31日,全市共有224个A级景区,其中:5A级8个,4A级85个,3A级77个,2A级52个,1A级2个。 2017年,重庆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58.3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9.48亿美元,分别增长13.2%和15.5%。 主要景点 人民解放纪念碑 朝天门 重庆人民大礼堂及人民广场(4A)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4A) 大足石刻景区(5A) 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5A)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5A) 酉阳桃花源(5A) 万盛黑山谷(5A) 南川金佛山(5A) 江津四面山(5A) 云阳龙缸景区(5A) 丰都名山风景区(4A) 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4A) 忠县石宝寨(4A)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4A)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 北温泉风景区(4A) 野生动物世界(4A) 歌乐山烈士陵园(4A) 南山植物园(4A) 红岩革命纪念馆(4A) 丰都雪玉洞(4A) 荣昌万灵古镇(4A) 黔江小南海(4A)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4A) 重庆湖广会馆(4A) 统景温泉风景区(4A)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4A) 海兰云天温泉度假区(4A) 金源方特科幻公园(4A) 重庆动物园(4A) 贝迪颐园温泉(4A) 颐尚温泉(4A) 重庆科技馆(4A) 观音桥商圈都市旅游区(4A) 华岩旅游区(4A) 加勒比海水世界(4A) 石柱大风堡景区(4A) 上邦温泉旅游区(4A) 万州大瀑布群(4A) 长寿湖旅游区(4A) 巫溪红池坝(4A) 綦江古剑山风景区(4A) 永川茶山竹海(4A)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4A) 重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4A) 彭水阿依河(4A) 合川钓鱼城古战场(4A) 铁山坪森林公园(4A) 北碚金刀峡(4A) 云阳三峡梯城(4A) 重庆园博园(4A) 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4A) 奉节天坑地缝(4A) 巫山神女景区(4A) 潼南大佛寺(4A) 铜梁安居古城(4A) 涪陵武陵山大裂谷(4A) 开州汉丰湖(4A) 名人纪念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4A) 开县刘伯承同志纪念馆(4A) 赵世炎故居 潼南杨闇公故里景区(4A) 杨沧白故居 杨尚昆故居 云阳张飞庙(4A) 秦良玉陵园 甘宁将军墓 严颜墓 愚王祠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刘仁故居 刘子如故居 陈独秀旧居(4A) 黄山蒋介石官邸 何其芳故居 重庆桂园 冯玉祥故居 云岫楼 历史名镇、特色镇 磁器口古镇(4A) 酉阳龚滩古镇(4A) 酉阳龙潭古镇(4A) 黔江濯水古镇(4A)西藏自治区
西藏名胜古蹟众多。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 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7月设立) 单位位置 布达拉宫 拉萨市 大昭寺 拉萨市 甘丹寺 达孜县 萨迦寺 萨迦县 扎什伦布寺 日喀则 昌珠寺 乃东县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江孜县 藏王墓 琼结县 古格王国遗址 札达县 哲蚌寺 拉萨市西郊 色拉寺 拉萨市北郊 罗布林卡 拉萨市西郊 夏鲁寺 日喀则 托林寺 札达县 桑耶寺 扎囊县 卡若遗址 昌都县 扎塘寺 扎囊县 白居寺 江孜县 小昭寺 拉萨市中心 朗赛林庄园 扎囊县 大唐天竺使出铭 吉隆县 拉加里王宫 曲松县 吉如拉康 乃东县 桑喀古托寺 洛扎县 科迦寺 普兰县 列山墓地 朗县 吉堆吐蕃墓群 洛扎县交通
铁路
特等站:成都站、成都东站、成都北站(货运)、重庆西站、重庆北站、贵阳东站、贵阳站、贵阳北站、贵阳南站。公路
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成都、宜宾、内江、南充、绵阳、泸州、达州、广元、攀枝花、雅安、重庆、永川、万州、贵阳、遵义、六盘水、都匀、毕节、拉萨、昌都、昆明、曲靖、大理、景洪、河口、瑞丽。航空
机场分布 西南机场群以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5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各机场构成。在既有31个机场的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和迁移宜宾、江黔、康定、腾冲、六盘水等21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52个。 机场分布 省份直辖市机场名称 四川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达州河市机场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建) 宜宾莱坝机场 绵阳南郊机场 广元盘龙机场 九寨黄龙机场 西昌青山机场 南充高坪机场 攀枝花保全营机场 泸州蓝田机场 巴中恩阳机场(在建) 宜宾五粮液机场(在建) 泸州云龙机场(在建) 自贡凤鸣通用机场 云南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普洱思茅机场 丽江三义国际机场 保山云瑞机场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 临沧机场 迪庆香格里拉机场 文山普者黑机场 大理荒草坝机场 腾冲驼峰机场 昭通机场 德宏芒市机场 贵州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 兴义机场 铜仁凤凰机场 安顺黄果树机场 黎平机场 六盘水月照机场 荔波机场 遵义新舟机场 重庆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永川大安通用机场 万州五桥机场 大足登云机场 黔江武陵山机场 武隆仙女山机场(在建) 江南机场 巫山神女峰机场(在建) 西藏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 日喀则和平机场 昌都邦达机场 那曲机场 林芝米林机场 阿里昆莎机场 资料来源: 运输数据 2015年,西南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有4个: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占西南机场旅客吞吐量的81.7%。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有11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西南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3.58%。其中,云南省百万级机场达到5个,成为全国百万级机场最多的省份之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三个机场的货邮吞吐量突破10万吨,完成货邮吞吐量占西南机场货邮吞吐量的87.91%。 2018年西南地区主要机场生产统计 机场旅客吞吐量(人)同比增速(%)货邮吞吐量(Kg)起降架次(次) 成都/双流 52950529 6.32 665128.422 352124 昆明/长水 47088140 5.28 428292.120 360785 重庆/江北 41595887 7.44 382160.775 300745 贵阳/龙洞堡 20094681 10.96 112396.151 158567 拉萨/贡嘎 4353948 17.09 36320.415 36224 资料来源:轨道交通
主词条:成都轨道交通、重庆轨道交通、昆明轨道交通、贵阳轨道交通城市运营/在建线路首条线路通车时间运营里程 成都 成都捷运1号线成都捷运2号线
成都捷运3号线
成都捷运4号线
成都捷运7号线
成都捷运10号线
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
成都捷运5号线(在建)
成都捷运6号线(在建)
成都捷运8号线(在建)
成都捷运9号线(在建)
成都捷运10号线二期(在建)
成都捷运11号线(在建)
成都捷运13号线(在建)
成都捷运17号线(在建)
成都捷运18号线(在建)
成都捷运19号线(在建)
成都有轨电车蓉1号线(在建) 2010年9月27日 226.017千米 重庆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
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
(包含国博线、空港线)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在建)
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在建) 2004年11月6日 264.3千米
(不含环线) 昆明 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
昆明轨道交通2号线
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
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在建)
昆明轨道交通5号线(在建)
昆明轨道交通9号线(在建) 2012年6月28日 88.76千米 贵阳 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
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在建) 2017年12月28日 12.9千米
教育
西南地区部分高校 省份学校名称主管部门学校名称主管部门 四川
省 四川大学 教育部 西南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西南交通大学 教育部 成都学院 四川省 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省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省 攀枝花学院 四川省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省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省 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省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省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省 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省 成都东软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西华大学 四川省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交通运输部 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西昌学院 四川省 成都医学院 四川省 西南医科大学 四川省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川北医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省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 阿坝师范学院 四川省 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省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省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省 西南财经大学 教育部 宜宾学院 四川省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省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省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省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四川省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省 重
庆
市 重庆大学 教育部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市 西南大学 教育部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市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市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市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市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市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市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市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市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市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市 重庆警察学院 重庆市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市 重庆工程学院 重庆市教委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市教委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市 -- -- 云
南
省 云南大学 云南省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省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 楚雄师范学院 云南省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省 云南警官学院 云南省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省 昆明学院 云南省 大理大学 云南省 文山学院 云南省 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省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教育厅 昭通学院 云南省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云南省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省 红河学院 云南省 普洱学院 云南省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省 保山学院 云南省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省 贵
州
省 贵州大学 贵州省 贵州工程套用技术学院 贵州省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省 凯里学院 贵州省 遵义医学院 贵州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省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省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省 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省 贵阳学院 贵州省 铜仁学院 贵州省 六盘水师范学院 贵州省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省 贵州商学院 贵州省 安顺学院 贵州省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省 贵州理工学院 贵州省 -- -- 西
藏
自治区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西藏藏医学院 西藏自治区 西藏民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 --- 资料来源: 军事高校一览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2110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2110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飞行学院 —
文化
历史文化
自170万年前云南元谋地区古人类活动踪迹始现至嬴秦王朝一统全疆,西南各地域文明逐渐从原始氏族进化为地域方国,最终汇入华夏文明体系。在初生阶段,各地的文明发展始终处于孤立、隔绝的状态,受山川地理环境制约明显,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聚核特征。 蜀汉三国时期,因区域军政割据,西南地区从中央集权的控制中分离出来,再次成为一处独立的地文区。 隋唐宋元时期,西南地区再次陷入分裂局面,云贵川渝各自平行演进,荣衰更迭、此落彼兴。唐宋时期,随着益(剑南西川)、利(山南西道)、梓(剑南东川)、夔(山南东道)四路的行政建制,“四川”地文格局正式形成;与此同时,云南在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的割据经营下初显格局;在黔地,唐朝设黔中郡、圈置矩州。 明清时期,重新一统的政局使西南四地再度复归一体。明清两朝统治者在治边之策上进行了大幅改革:一方面通过行政层面的“土流并举”、“改土归流”,逐步回收、瓦解民族地区番邦部族的权力;另一方面着力对边夷地区进行积极的军垦开发,使边夷地区发展呈现出夷汉融合的态势。 蜀文化受惠于川西平原的千里沃野,蜀地是先秦时期西南地区文明程度最高,发展进程最为迅速的地区,其演进历程基本与中原夏商周王朝同步并行。各历史时期中,蚕从、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族此兴更迭。巴文化巴文明因地处峡江,巨山大川制约了其空间的拓展,峡江水道因此取代了陆路山弯成为巴地聚落邦部往来的主要通廊。于是,巴国城市的演进轨迹与蜀地殊途大异,呈现出依附江河、线性串珠的生长状态。江州(重庆)、枳(涪陵)、平都(丰都)、垫江(合川)、阆中等为巴国历代都城。滇文化受此地貌影响,古代滇域文明其先民唯有利用境域内仅剩的湖泊及其周边局部平坝作为滋养文明的源泉,以渔捞、采集为生,在金沙江、澜沧江环抱界域中规模较大的“湖坝区域”展开自身的文明形态。黔文化古代贵州因丘陵地貌导致空间破碎,不仅阻隔于外界,地域内部联系也极为不畅。在此背景下,境域内文明发展始终难以聚合,土著濮人“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遂成“百濮”。春秋战国时期黔地曾一度兴起牂牁、夜郎等国”。地域文化
会馆文化 除改土归流、军屯戍边外,清顺治至乾隆年间在国家政策鼓励、引导下的第二次“湖广填川”移民运动对西南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阐述了遍布西南各地的会馆建筑。 很赞哦! (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