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评价 女人必防的花钱陷阱—姐妹「掏」的交际应酬 / 轻松守财4招
女人必防的花钱陷阱—姐妹「掏」的交际应酬 / 轻松守财4招
花钱现象:贪玩,讲究礼尚往来的「面子学」,姐妹淘常聚会……
花钱理由:生活如果没有这些,还有什么意思?
嘉华站在银楼前,边看边叹气。就算选最便宜的金戒子,也得花个六千五百元,因为再怎么省,也不能比上回自己生日时,阿妮送自己的礼物还便宜,否则就失礼了。「六千五百元,要花吗? 」这一花,再加上阿妮生日时姐妹们的聚餐花费肯定一两千元跑不掉,加起来,这个月就得多花个八千元了。而自己的薪水不过才刚加薪到两万八。
「唉,真难下手。」嘉华徘回在店门口,犹豫不已……一个人从降生开始,学习到的第一个人生经验就是「玩儿」,所以贪玩是人类的天性。玩是个很广泛的说法,细究内涵,可能还包括交际的社交用意。因为玩的时候常常需要个伴。只是,凡事过了头,都不免玩物丧志。
要成为一个成熟有担当的人,就是人们逐渐摒弃放纵贪玩的内心,而逐渐学会自律的过程,这就像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一样。况且,贪玩与朋友交际都会让女人破费许多钱财,离富婆的道路愈来愈远。
不过先来理解,女人的「玩乐费」(或说社交费)到底是怎么用掉的? 又是在哪些场合用掉的呢? 归结来说,有三种场合是让女性守不住钱财的时刻。
第一种当然是流连夜店、卡拉OK这些场所,年轻女性心性未定,游戏玩乐是生活中的必然调剂,但玩得过火、浪费太多时间,金钱就不容易守住了。一些女性有固定支出的娱乐费,在她们的生活编排里,放轻松的方式就是远离工作,与友狂欢,尤其得找朋友诉诉工作之苦、生活之累,这一邀约,就约到五光十色的环境里了,而这些地方都有所谓的基本消费,想精打细算省点花,并不容易。
第二种是姐妹淘的聚会。女人经常有几个知心闺房密友,更有女人特有的Women’s Talk,有些话不好和男性友人说,得和女性朋友说才自在,因此聊聊心事,吐吐苦水,感情经常比亲姐妹还好。所以,称之为姐妹淘。既然是姐妹淘,自然得彼此关心,聊表心意。于是,除了生活苦闷,或是联络感情之余的聚会以外,还会记得彼此的生日,借机轮流做东请客,当然不免花钱买礼物,以纪念彼此情谊。这些联系情谊之举,反而造成姐妹们的聚会成为得掏钱出来的「姐妹掏」了。是的,感情比金钱重要,但是,对于月光族、薪水微薄的女孩来说,这些交际应酬的花费也不容小觑,支出项目总是多了一项,让妳很难省下钱来。
第三种情况与玩乐相关的花费,就是旅行了。我的一位朋友很喜欢旅游,从念书打工开始,只要一赚到钱、累积到一个数字,就立即搭飞机出国。毕业后工作,兴趣依然不减,她不崇尚名牌,也不爱购物,唯独喜欢玩,喜欢旅行看天下,因为可以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对她来说,旅行就是一种国际社交。工作之余的长假,就是她累积飞行里程数的时刻,常年下来,据她最新告诉我的数字,她已经去超过六十个国家。
是的,她的生活阅历十分丰富,也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但她已经接近四十岁了,且爱好自由至今单身。现在的她开始有点后悔了,因为和她同龄的人,都存钱买了房子,为退休生活筹谋计画,而她的钱几乎全部捐给了旅行社,这几年经济不景气,裁员危机弥漫职场,她从事的产业大环境极不理想,已面临极大压力。她开始懊悔起自己没有存下点钱,留点后路。
旅行长见识,丰富人生,是很多女性长年安排的活动。旅行有许许多多无形的心灵价值与生活体验,确实是金钱所无法比拟的。但是,重视感受的女性,若几乎倾囊而出,抱着花光再赚就好的想法,那可就轻忽了玩乐在财务负担的比例失衡严重性了。
玩乐与金钱的关系,重点在于比例的均衡。否则再多的财富,都会「玩物丧志」,后悔莫及。上个世纪欧洲鼎鼎大名的超级败家公子哥若热.金利(Jinho Guinle),可能是许多年轻人都没听说过的富豪,但他的故事值得人们警惕。
这名富二代在上世纪八○年代的时候就已经破产了。若热.金利的父亲爱德华.金利曾经是巴西首富,临终时留给儿子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白手起家赚得的二十亿美元。
二十亿美元,让我们算算:假设年薪一百万美元,十年才赚一千万,一百年才赚一个亿,一千年才能赚到十个亿,两千年才能赚到二十亿;假设年薪是一千万美元,十年能赚一个亿,一百年能赚十个亿,要两百年才能赚到二十亿;就算妳平均年收入有一亿美元,也要用二十年时间来赚这笔钱。所以,二十亿美元,对于我们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试想,给妳二十亿美元,妳能做什么? 以正常人的理解,拥有这笔财富应该是几辈子都花不完才对啊?所以,我们要说若热.金利有个有本事的爸爸,用几十年的光景就为他赚到了二十亿,他真是个天生宠儿。那么,这个宠儿呢,自然也不是一般人,人家的人生理想也很伟大,就是「在临死前花光钱包里的最后一分钱」。
我想到的对比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以前读书时的大学教授分享了卡内基的财富观念:「死于富裕即死于羞耻。」这句英文我至今仍熟记着,The man who dies rich dies disgraced.。所以,在此之前,卡内基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捐出去了。受赠者包括大学、和平组织和公共图书馆。卡内基和若热.金利有雷同的想法,就是不该死后富裕,让「钱在银行,人在天堂」。但差别是,卡内基是用尽每一分钱在于正面且有意义的事项,而若热.金利却是花费在纸醉金迷的虚度上。

若热.金利从小生活在富人圈,他成年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用在追求美女身上,每天成群结队,呼朋唤友,骄奢淫逸地沉迷在声色犬马的生活之中,参加各种聚会、派对,与美女情人出双入对。据悉,与若热.金利有染的好莱坞明星可以坐满一架飞机,其中包括玛丽莲.梦露、赫迪.拉尔马等好莱坞红极一时的影星。
只是这名身高只有一六二公分的富贵公子哥,怎么也想不到在他还没闭眼的时候,兜里的钞票就花光了。若热的晚年穷困潦倒,仅靠政府每月一千五百里尔(巴西币,约合五百美元)的失业救济金度日。尤其祸延后代的是,他的一对儿女也不幸沦为贫民窟里的穷孩子,这个狠心的爸爸,竟然没想过给儿女留过一块钱?
若热临死前的话,看似感悟,却依然执迷不悟:「幸福人生的祕诀,就是在死前花尽钱包里的最后一分钱。不过我算错数,提前把钱花光了。」若热.金利的故事,替我们重温了古老却颠扑不破的财务哲学,那就是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如果只呼朋引伴、贪逸享乐,肆意挥霍,生活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理财最重要的原则,当然是量入为出、未雨绸缪,背离了这项原则,寅吃卯粮、花钱无度,金山银山总有崩塌的一刻。千万别在自己拥有财富时,不知节制地花费在玩乐上,如果随意透支信用卡和存摺,富与贫的距离会让妳惊讶竟如此地接近,尤其是花在无所事事、不知节制的社交聚会上。
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不免发现玩乐只不过是年轻时候叛逆的一种表现,而在人生最美好的时间里去玩乐,浪费了青春最珍贵的时光,尤其从财务累积的角度来说,更是十分不智。打个比喻,就像游戏电玩中的体会一样,假设出错一次,失误一次,妳的积分和闯关的时间就会受到影响。财富的累积也似此,每一个观念、每一个行径,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致富的终极目的。等到多年过去,回顾人生,才发现自己资源配置的失当,殊为可惜与遗憾。
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际遇就会发生很大的不同。所以说,从呼朋引伴贪图玩乐,到精心细致地过小日子,只不过是走回正常的生活轨迹,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愈短,富贵好命的可能性愈大。
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到玩乐与姐妹淘的关系,因为很多女性常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破财的风险。我读过一本书提到一个观念,女人重视好姐妹的程度远高过男人重视好兄弟,因为女人珍惜心灵分享的感性层面,所以闺中好友的存在对女孩的人生,拥有完整而圆满的特殊意义。
正因为友情无价,所以不时的群聚交谊、定时的礼物互赠,以及偶尔的结伴出游,就成了生活中必然的节目安排。当女孩们玩在一起,聚会在一起,以礼物的互赠来表达友情的真挚,就成了交际中的必然。一辈子的朋友,一辈子的聚会、一辈子的餽赠礼物,相关的花费绝对不容小觑。或许妳会说:「还好吧,反正礼尚往来,就算送礼送得心疼,但结算起来,自己也不吃亏。」盲点正在于此。
我的一个阿姨,热情活泼,姐妹淘多得吓人,从读书开始,每经过一个阶段,就会累积几个一生的好姐妹朋友。她过五十大寿时,收到的礼物可说是堆积如山,很令人称羨。但她有回告诉我:「妳可别看我礼收的多,我送出去的礼物、和她们交际时的花费,不知道可以买几间房子。」我笑着说:「但妳也不吃亏呀,反正收到的也不少。」阿姨说:「妳可有所不知了,交际是门学问。别人送妳一百元的礼物,妳下回送礼的成本就不可能低于一百元;聚会时,轮流做东,下次只会请更高档的餐厅。女人爱攀比,好面子,就算没钱也咬牙打肿脸充胖子,一来一回,其实付出的比收到的多。再者,朋友之间不会送钱,多半都是送实质的礼物,这些礼物也许值钱,但很难变现,尤其也不好意思拿礼物换现金,毕竟是朋友的心意。当然啦,友情无价,只是从理财的角度,姐妹淘礼尚往来流失的现金非常惊人,尤其像我这么多好姐妹的人。」阿姨的话,给我上了另外一堂「姐妹淘」的财务启示课,她警醒我守富的几个法则。
■选个消费平实的聚餐地点。
如果是朋友聚会,我们自然不好推迟,但是请记住一件事,朋友相聚可以选择的地方很多,不一定是非得消费昂贵的娱乐场所不可。
■合送礼物取代独资。
也许碍于情面或友情太珍贵,实在无法回避社交聚会与礼物餽赠。但请避免此篇一开头嘉华的例子,每人都送当事主角一个礼物。因为独力负担礼物或许成本太重,可改变姐妹淘的游戏规则,只要大家合送一份礼物给当事主角就好,以减轻成本。
■聚会时避开消费话题。
女人们聚在一起,总不免聊到身上的衣服、装饰等主题,一不小心就容易耳濡目染,彼此为了炫美而攀比穿着,这一来,下一回合的姐妹会,就成了让妳荷包失血诱因的淘金大会了。
■以理财为聚会目的。
妳何不建议姐妹淘和自己一样把这笔钱节省下来,做为理财用。甚至,聚会时候不以玩乐或衣饰为内容,而是交换分享理财的经验,彼此一起增进财富知识,这一来,原先要花钱的「姐妹掏金会」,转而变成一起研究致富的「姐妹会淘金」,这样群聚终日,不就有意义多了吗?
如果妳的姐妹淘听不进去,依然只将话题围绕在拜金物质的内容上,那妳就要想想,自己在择友方面是否慎重了? 一般情况,择友要选择能够促进自己进步的朋友,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个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因为不再陪她去夜店、K歌、跑趴就放弃妳。同理,如果只是玩乐相聚的朋友,那不过是无益妳人生进步的酒肉朋友而已。这样的交往其实弊大于利。好的姐妹淘绝不会因为排斥知识的增益,而躲避聚会的。
重情重义,讲究礼尚往来的妳,一定要再想想,无论个人或是与姐妹淘一起,是否玩心过重,进而付出不少金钱代价? 那么,妳就要思索找出贪玩的原因,避免再犯:
˙ 不谙世事,仅仅是单纯地爱玩。
˙ 虚荣心,觉得打扮时尚性感或被有钱的朋友邀请玩乐很有面子。
˙ 不甘寂寞,害怕被人群遗忘,所以呼朋唤友寻找慰藉。愈是爱出风头,喜欢众星捧月的女生愈是如此。
˙ 参与感和攀比心。不管任何聚会,参加的人只分为两类,即主角与配角。主角因为想体会被关注的感觉拚命张扬和炫耀,配角则像恐龙一样做崇拜状,还要为获得一张入场券暗暗窃喜。孰不知,为了这场Party,妳又消耗多少白花花的钞票?
说到贪玩与姐妹淘话题,不得不提下现在全球知名的夜店女王、少女们的「美丽坏榜样」、国际知名希尔顿酒店集团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之一派瑞丝.希尔顿(Paris Whitney Hilton)。派瑞丝.希尔顿可谓是现今女性富豪继承人中,从保守观点来看似乎是最「离经叛道」的一个了。她平均一段时期的一个绯闻、丑闻;她的千变万化造型;她的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都是媒体们竞相报导的话题,就连她一次锒铛入狱的照片都喊价到了几十万美元。当然,她也有不少簇拥跟班的好姐妹们。
但我一定要点出的是,千万别被派瑞丝的穿着暴露、酗酒成性迷惑了,事实上,她正是利用了自己特殊的身分和疯狂玩乐的行为刺激众生,让人们对她是又妒忌又艳羨,并不停地为她制造出来的各种话题与新闻付钱买单。
成名至今,派瑞丝创建了Paris Hilton 品牌,经营香水、鞋子、服装、配饰等多种产品。除此之外,她还兼做模特、歌手、演员等多种角色,成功为家族赚进了上亿美元。
单纯的女孩,妳现在还相信派瑞丝.希尔顿这位大小姐仅仅是在游戏人生吗? 她的聪明才是女孩们非得效法的理财关键:她不过是一个利用新闻获利的富家千金,像潘朵拉一样把恶之花的种子种给不谙世事的女孩,自己获得暴利而已。
这就好比,妳的一个很有钱的女朋友鼓动妳像她一样办场盛大的生日Party,不惜借给妳华服首饰,帮妳租赁场地。当妳成功愉快地享受完自己的Party,并支付了大把钞票后,赫然发现原来这家酒店就是那个有钱的女朋友开设的……
而且,问题还不仅如此,一些娱乐场所大多鱼龙混杂,犯罪团伙出没,女孩子搞不好就会落入陷阱,误入歧途,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妳如果想抓牢自己的口袋,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就要尽力远离娱乐场所。
也许有的女孩会说,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不好改变了。既然是「习惯」,就一定能改变,只是转变的难易而已。只要肯下决心,这世上的任何事都是能够改变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妳的行为。
至于我们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被编辑好的程式。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来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将这个习惯保持下去,自我改造工作就完成了。在今后的岁月里,这种好习惯会帮助妳避开所有荆棘暗礁,让生活趋于安稳。
理财,正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当妳惯常地节俭成习,当妳和姐妹淘在一起时就是进行有益理财的讨论、当妳头脑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女性朋友最好敬而远之,久而久之,离致富就不会遥远了。
做一个有心致富的女人,先为自己有计画地塑造好习惯。当然,也许这些习惯已经十分顽固,因此要形成某些好习惯,可能需要花费双倍的努力,但有一天总会心生感谢,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尤其是当妳和姐妹淘一起带着富足的笑容,看着每个人存款增加的那一刻。
守富祕方:
选个消费平实的聚餐地点;合送礼物取代独资;聚会时避开消费话题;以理财为聚会目的。
(本文授权自好人出版/ 张倩华《女守富不败保钱术:女人必防的18个花钱陷阱》)
《女守富不败保钱术:女人必防的18个花钱陷阱》
作者:张倩华
出版社:好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