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计算机网络研究生 请问计算机研究生计算机系统结构下的分散式网路方向那个学校的好点, 西安的最好 谢谢

火烧 2023-04-18 19:23:26 1085
请问计算机研究生计算机系统结构下的分散式网路方向那个学校的好点, 西安的最好 谢谢 请问计算机研究生计算机系统结构下的分散式网路方向那个学校的好点, 西安的最好 谢谢分散式的话你的选择面窄了很多。我不

请问计算机研究生计算机系统结构下的分散式网路方向那个学校的好点, 西安的最好 谢谢  

请问计算机研究生计算机系统结构下的分散式网路方向那个学校的好点, 西安的最好 谢谢

分散式的话你的选择面窄了很多。我不是很了解npu 和 xdu,但是交大这个方向做分散式的老师有几个,而且挺不错的。推荐给你

计算机系统结构

存贮器,运算器,输入输出控制器。

计算机系统结构题

数的规格化的浮点数形式分为尾数和阶码两部分。将数表示成规格化的浮点数形式时需要事先规定尾数和阶码的位数及采用的编码方式。因为你没有明确给出,下面假定尾数用8位原码,阶码用4位补码,则对应结果如下:
1010B对应的规格化的浮点数形式为00001010 0100b
-16.75对应的二进位制数为-10000.11B,规格化的浮点数形式为11000011 0101b
2.5对应的二进位制数为10.1B,规格化的浮点数形式为00000101 0010b

计算机系统结构选什么学校

如果你本学的文科就比较麻烦,如果本来学的理工科只要静下心来问题就不大。计算机系统结构基础必须把几种语言学扎实,对英文要求也比较高。目前我们国家此专业比较好的是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以及哈工大。都是比较牛的学校,望兄台多多努力,以得高中

计算机系统结构试题

题2.1 资料结构和机器的资料表示之间是什么关系?确定和引入资料表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解答] 资料表示是资料结构的组成元素,资料结构要通过软体映象变换成机器所具有的各种资料表示来实现。不同的资料表示可为资料结构的实现提供不同的支援,表现在实现效率和方便性上不同。资料结构和资料表示是软体和硬体之间的交介面。
确定和引入资料表示的基本原则:一是看系统效率有否提高,即是否减少了实现的时间和存贮的空间,实现时间有否减少又主要看在主存和处理机之间传送的资讯量有否减少;二是看引入这种资料表示的通用性和利用率是否较高。
题2.2 标志符资料表示与描述符资料表示有何区别?描述符资料表示与向量资料表示对向量资料结构所提供的支援有什么不同?
[解答] 在标志符资料表示中,标志符是与每个资料相连的,并且合存在同一个存贮单元中,用于描述单个数据的型别等属性;在描述符资料表示中,资料描述符是与资料分开独立存放的,主要是用于描述成块资料的型别属性,地址及其它资讯的。
描述符资料表示在实现向量、阵列资料元素的索引上要比用变址方法的方便,能更快地形成元素的地址,从而可以迅速进行访问,同时,也有利于检查程式中的向量、阵列在使用中是否越界。因此,它为向量、阵列资料结构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支援,有利于简化编译中的程式码生成。但是,描述符资料表示并没有向量、阵列的运算类指令,也没有采用流水或处理单元阵列形式的高速运算硬体,没有时阵列中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子阵列的相关型交叉阵列进行处理的硬体。也投有时大量元素是零的稀疏向量和资料进行压缩存贮、还原、运算等指令和硬体。因此,它对向量和阵列的资料结构提供的支援不够强,所以并不是向量资料表示。
题2.3 堆叠型机器与通用暂存器型机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堆叠型机器系统结构为程式呼叫的哪些操作提供了支援?
[解答] 通用暂存器型机器对堆叠资料结构的实现支援较差。这表现在:堆叠操作用的机器指令数少,一般只是些简单的压入(PUSH)和弹出(POP)之类的指令,功能单一;堆叠被放置于主存中,因此每次访问堆叠都要进行访存,速度低;堆叠一般只用于保存于程式呼叫时的返回地址,只有少量引数经堆叠来传递,大部分引数都是通过暂存器或记忆体区来传递的。
堆叠型机器则不同,它主要表现在:有高速暂存器型的硬体堆叠,附加有控制电路让它与主存中的堆叠区在逻辑上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堆叠的访问速度接近于暂存器的速度,容量却是主存的;有对堆叠的栈顶元素或栈顶元素和次栈顶元素进行各种操作和运算处理的丰富的堆叠操作指令,且功能很强;有力地支援高阶语言程式的编译,由逆波兰表示式作为编译的中间语言,就可直接生成堆叠指令构成的程式,进行多元素表示式的计算,有力地支援于程式的巢状和递回呼叫。
堆叠型机器系统结构为程式的巢状和递回呼叫提供了很强的支援,表现在:在程式呼叫时,不仅用堆叠储存返回地址,还储存条件码等多种状态资讯和某些关键暂存器的内容,如全域性性引数、区域性性引数,以及为被呼叫的程式在堆叠中建立一个存放区域性变数、中间结果等现场资讯的工作区。堆叠机器在程式呼叫时,将这些内容全部用硬体方式压入堆叠。当子程式返回时,返回地址、运算结果、返回点现场资讯均通过于程式返回指令用硬体方式从堆叠中弹出。只需修改堆叠指标内容就可删去堆叠中不用的资讯。堆叠机器能及时释放不用的单元,访问堆叠时大量使用零地址指令,省去了地址码栏位。即使访问主存,也采用相对定址,使访存的地址位数较少,从而使堆叠型机器上执行的程式较短,程式执行时所用的存贮单元数少,存贮效率较高。
题2.4 设某机阶码6位、尾数48位。阶符和数符不在其内,当尾数分别以2、8、16为基时,在非负阶、正尾数、规格化数情况下,求出 其最小阶、最大阶、阶的个数,最小尾数值、最大尾数值、可表示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及可表示的规格化数的总个数。
[分析] 由教材中图2.7的浮点数表示格式可知,阶码6位,就是阶码部分除去阶符外,剩下的阶码值部分为6位;尾数48位,就是尾数的二进位位数m=48位。当尾数基值为rm时,尾数每一个rm。进位制数位需用 个二进位表示。尾数基值为rm的尾数位数m’=m/ 。对于rm为2、8、16时,m’分别为48、16、12位。
由于是非负阶,最小阶应当是阶值部分为全“0”。所以,最小阶为0。最大阶应当是阶值部分6位为全‘l”,所以,最大阶为2 -1,即26-1(=63)。阶的个数由阶值0到2 -1l,共有2 个,即64个。
所谓规格化正尾数,就是正尾数小数点后的第1个rm进位制数位不是0的数。因为尾数为全“0”的数是机器零,不作为机器中可表示的数。所以,最小正尾数值应当是rm进位制尾数的小数点后第1个rm进位制数位为“1”,其余数位为全“0”的数值,即1 rm 。最大正尾数值当然是rm进位制尾数各数位均为rm一1的数。可以设想,在小数点后,rm进位制的第m’个数位上加1,即加上rm-m’,就会使整个尾数值变为1。所以。可表示的最大尾数值应当是1- rm-m’。
按浮点数表示格式的含义,浮点数的值应当是r 尾数值。浮点数可表示的最小值应当是阶为非负阶的最小值0,尾数为规格化最小正尾数值,所以,可表示浮点数最小值应当为rm0• rm-1= rm-1;可表示浮点数的最大值应当是阶为正的最大值2 -1,尾数为规格化正尾数最大值,所以,可表示浮点数的最大值应为r •(1- r )。
可表示的浮点数规格化数的总个数应当是可表示阶的个数与可表示尾数的个数的乘积。由于在m’个尾数rm进位制数位中,每个数位均可以有0~(rm-1),共有rm个码,所以,尾数的编码总个数为r 个,但应当去掉小数点后第1个数位是0的那些非规格化的数。显然,非规格化数的个数占了全部尾数可编码总数的l/rm的比例。所以,可表示的浮点数规格化数的总个数就为2 •r •(1-1/rm) 。
只要将p、m、m’、 rm的具体值代入上述各式就可以得到本题的解答。
[解答] p=6、m=48时,在非负阶、规格化、正尾数情况下,rm =2、8、16时的各个引数的计算结果如表2.1所示。
非负阶、正尾数、规格化 尾基rm(p=16位,m=48位)
2(m’=48) 8(m’=16) 16(m’=12)
最小阶值 0 0 0 0
最大阶值 2 -1
63 63 63
阶的个数 2
64 64 64
尾数最小值 rm-1 1/2 1/8 1/16
尾数最大值 1- rm-m’ 1-2-48 1-8-16 1-16-12
最小值 rm-1 1/2 1/8 1/16
最大值 r •(1- r )
263•(1-2-48) 863•(1-8-16) 1663•(1-16-12)
数的总个数 2 •r •
2
7
15
题2.5 (1)浮点数系统使用的阶基rp=2。阶码位数p=2,尾数基值rm=10,以rm为基的尾数位数m’=1,按照使用的位数来说,等价于m=4。试计算在非负阶、正尾数、规格化数情况下的最小尾数值、最大尾数值、最大阶值、可表示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及可表示数的个数。
(2)对于rp=2,p=2,rm=4,m’=2,重复以上计算。
[分析] 因为尾数基值rm=10,所以,rm进位制尾数的每个数位只能取0~9中的一个值,即每个数位能取的最大值为9。
[解答] (1)在非负阶、正尾数、规格化数的情况下,
最小尾数值为rm-1=l0-1=0.1
最大尾数值为1- rm-m’=1-10-1=0.9
最大阶值为2 -1=2
可表示的最小值为=rm-1=10-1=0.1
可表示的最大值为r •(1- r )=103 (1-10-1)=900
可表示的数的个数为2 •r • =
(2)最小尾数值为rm-1=4-1=0.25
最大尾数值为1- rm-m’=1-4-2=15/16
最大阶值为2 -1=22-1=3
可表示的最小值为rm-1=4-1=0.25
可表示的最大值为r •(1- r )=
可表示的数的个数为2 •r • =4
题2.6 由4位数(其中最低位为下溢处理之附加位)经ROM查表舍入法下溢处理成3位结果,设计使下滥处理干均误差接近于零的ROM表,列出ROM编码表地址与内容的对应关系。
[分析] 根据题意,ROM表应当有24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的地址为待下溢处理的值,该地址单元的内容应为下滥处理后的3位结果值。所以,ROM表存贮单元的字长为3位。
下溢处理表的填表原则是除了待处理的4位码的最高3位为全“1”时,按截断法填成全“1”外,其它情况均按4位(地址)码的最低位按0舍1入来填处理后相应该单元的3位结果。这样,既可体现出舍入法的优点。又避免了舍入法因进位影响下滥处理的速度的缺陷。同时,让完全用舍入法处理时所产生的平均误差略偏正的值可以与截断法的平均误差为负进行抵消,从而使经过这样的下溢处理之后,能让平均误差人为地调整到接近于零。
[解答] ROM下溢处理表16个单元的地址码0000~1111,它与其内容(即下溢处理后的3位结果值)的对照关系如表2.2所示。
地址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内容 000 001 001 010 010 011 011 100 100 101 101 110 110 111 111 111
题2.9 变址定址和基址定址各适用于何种场合?设计一种只用6位地址码就可以指向一个大地址空间中任意64个地址之一的定址机构。
[解答] 变址定址适合在标量计算机中,通过回圈程式对变址寄存#内容修改其变址值,来对向量或阵列等资料结构中的元素进行访问和处理。基址定址则主要是对程式的逻辑地址空间到实体地址空间进行变换时使用的,以支援程式使用动态再定位的技术。
设计一种只用6位地址码就可以指向一个大地址空间中任意64个地址之一的定址机构,意味着指令中为寻找该运算元的地址码只有6位,只好用来表示这64个地址中的某一个。那么,这64个地址之一应当是在哪个大的地址空间中的,就得使用其它办法来指明。这里可列举常见的两种做法。
一种是采用隐含定址,让标志这64个地址是相对哪个基点地址的区域,用指令隐式规定的某个专门的暂存器中所存放的基址值来给出。例如,可约定某个变址暂存器或某个基址暂存器。程式执行时,每当要访存时,就可以经硬体加法器将隐含暂存器的基址值与指令中给出的6位相对位移量相加来形成其访存单元的实体地址。
另一种是规定基点地址就用程式计数器,程式计数器(PC)存放的是当前所执行指令 的下一条指令所在主存中的地址(或偏移地址),因此,可以通过使用无条件转移指令来修改PC的内容,实现在一个大的地址空间中的访问,这就是所谓的PC自相对定址。做法是通过将PC的内容和指令中所提供的6位相对位移量相加来形成主存单元的实体地址。
题2.8 指令中常用下列定址方式来得到运算元:立即运算元、间接定址、直接定址、暂存器定址、自相对定址。请分别说明这些定址方法的原理,井对它们在如下4个方面进行比较:可表示运算元的范围大小;除取指外,为获得运算元所需访问主存的最少次数;为指明该运算元所占用指令中的资讯位数的多少;定址复杂性程度。
[解答] 指令为寻找或访问到所需运算元的某种定址方式,其含义在不同的计算机中会有所差别。下面,我们以大多数计算机中的情况来定义。
立即运算元的定址原理是,运算元以常数形式直接存放在指令中操作码的后面。一旦指令被取出,运算元也被取得,立即可以使用。立即运算元由于受机器指令字长的限制,可表示数的范围小,一般为8位或16位的二进位制常数。指令取出后,为获得运算元不需要再访存,即访存0次。运算元所占用指令中的资讯位数是立即数在可表示最大值范围时所要占用的二进位位数。定址的复杂性程度相对最低。
间接定址可以有暂存器间接定址和存贮器间接定址两种。其定址原理是,在指令的运算元地址栏位上只给出存放运算元在记忆体中实体地址的暂存器号或存贮单元地址。先由指令运算元地址栏位,从暂存器或存贮单元中取出数在存贮器中的地址。再按此地址访存,才能间接取得所要的运算元。有的计算机在存贮器间接定址时,还可以有多重间接定址,即从存贮单元中取出的内容作为地址。再去访有时得到的并不是运算元,而只是运算元在记忆体中的地址,或是地址的地址。如此顺序递推。间接定址访问到的运算元范围大,可以是主存中能访问到可表示数值范围最大的数。除取指外,获得所需运算元所需访问主存的最少次数,对于奇存器间接定址为一次。对于存贮器间接定址为两次。为指明该运算元所占用指令中的资讯位数,对于暂存器间接定址来说,只是为暂存器编号所占用的二进位位数,这种位数一般很短(例如,16个通用暂存器的编号只需用4位二进位);而对于存贮器间接定址来说,需占访存逻辑地址所需的全部位数。间接定址的复杂性一般最高。其中,暂存器间接定址较存贮器间接定址简单,最复杂的是存贮器多重间接定址。
直接定址的原理是,由指令中运算元地址码栏位给出存放运算元在记忆体中的有效地址或实体地址。直接定址可表示运算元值的范围大,可以是主存中能访问的可表示值范围最大的数。除取指外,为获得所需运算元,需要再访问一次主存。为指明运算元所占用指令中的资讯位数,是访存单元的有效地址或实体地址所需要的位数。直接定址的复杂性较暂存器定址的大,而它较暂存器间接定址要简单些。
暂存器定址的原理是,指令的运算元地址码宇段给出存放运算元所用的暂存器号。可表示运算元的范围大小取决于存放运算元所用的暂存器的二进位位数。除取指外,为获得运算元不用访存,即访存0次。为指明运算元所占用指令中的资讯位数,只是暂存器编号所占的二进位位数,很短。例如,16个暂存器编号只需4位二进位。暂存器定址简单,其取数的时间要比访存的时间短很多。
自相对定址方式主要用于转移指令形成转向目标地址,有的也用于访问存贮器找运算元。以访问存贮器运算元定址为例,指令中运算元栏位给出所访问运算元存放在主存中相对于指令计数器当前值的位移地址。自相对定址所定址的运算元可表示值范围大,可以是主存中能访问的可表示值范围最大的数。除取指外,为获得运算元所需访存的次数为1次。为指明该运算元所占用指令中的资讯位数取决于允许的最大相对位移量大小。定址复杂性较直接定址的略复杂些。
题2.9 设计如IBM 370那样有基地址暂存器的机器的另一种办法是,每条指令不用现在的基地址暂存器地址(4位)加位移量(12位)共16位作为地址码,而是让每条指令都有一个24位的直接地址。针对下面两种情况,评价一下这个方法的优、缺点:
(1)资料集中于有限几块,但这些块分布在整个存贮空间;
(2)资料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中。
你认为IBM 370的设计者在实际应用中考虑了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可能性?为什么?
[解答] 采用基地址暂存器加位移量作地址码,使指令中运算元的地址码只需要16位,不必使用24位直接地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程式中运算元地址栏位所占用的存贮空间量。但是,每次访主存找运算元需要将逻辑地址经地址加法器变换成24位的实体地址,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这对于资料集中于有限几块,而这些块又是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来说是有利的。用基址指向某个区域性区间在主存中的基点位置,用位移量表示区域性区域内相对基点地址的位移。如果用24位地址直接定址,将会使其高位地址码的变化频率很低,虽然这不需要地址变换,形成实体地址的速度有所加快,但程式中运算元地址栏位所花费的存贮空间量较大。这种定址对于资料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中是有利的。
IBM 370设计者之所以采用基地址暂存器加位移量的方式,是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程式存在着区域性性,资料往往集中簇聚于有限的几块中,这些块又可能分布在整个存贮空间里。考虑到地址加法器硬体形成实体地址的速度较高,利用哈夫曼压缩概念,从空间和时间上的得失比较来看,速度下降不太显著,却可使程式所占存贮空间有显著减少。
题2.10 经统计,某机14条指令的使用频度分别为:0.01,0.15,0.12,0.03,0.02,0.04,0.02,0.04,0.01,0.13,0.15,0.14,0.11,0.03。分别求出用等长二进位制编码、Huffman编码、只能用两种码长的扩充套件操作码编码等3种方式的操作码平均码长。
[分析] 等长操作码的意思是不管其指令的频度如何,都用同样长度的二进位制码位数
来对指令操作码编码。显然,当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条数为n时,等长操作码的二进位制码位
数应当是 。
Huffman编码是用Huffman演算法构造出Huffman树来得到的。它的平均码长是用 •l 计算求得的。
只有两种码长的扩充套件操作码编码,则需要对指令使用频度进行按大小分群。将高频的指令分在同一群中,对其用短的操作码编码,而将低频的指令分在另一群中,使用长操作码编码。每一群都各自用等长操作码编码。这时,为能唯一解码和立即解码,在短操作码中还要使用某些码来作为扩充套件成长操作码的扩充套件标志码。经过综合权衡,使平均码长尽可能短,来定好长、短码的码长组配关系。从而,再用 •l 来求得其平均码长。
[解答] 14条指令的等长操作码的平均码长是 位,即4位。
Huffman编码可先用Huffman演算法构造出Huffman树。本题的Huffman树如图2.1所示。
图中,叶子上用圆括号所括起的数字是表示该频度指令所用的二进位编码的码位数, 所以Huffman编码的操作码平均码长为 •l =3.38位。
采用只有两种码长的扩充套件操作码,可根据14条指令所给出的使用频度值分成两群。让使用频度较高的6种指令用3位操作码编码表示。例如,用000~101分别表示使用频度为0.15、0.15、0.14、0.13、0.12、0.11的指令的操作码。留下110和111两个3位码作为长码的扩充套件标志,扩展出2位码。从而用5位码就可以各扩展出4条使用频度较低的指令,这样,共有8条使用频度较低的指令符合题目的要求。由此可求得操作码的平均码长为
•l =3 位
题2.11 若某机要求有:三地址指令4条,单地址指令255条,零地址指令16条。设指令字长为12位,每个地址码长为3位。问能否以扩充套件操作码为其编码?如果其中单地址指令为254条呢?说明其理由。
[分析] 无论是哈夫曼编码,还是扩充套件操作码编码,其中的短码都不能与长码的首都有相同的。否则,由于短码成了长码的字首,而指令中除了操作码外,后面所跟的,或者是运算元,或者是运算元所在的暂存器编号或存贮单元的地址码,它们又都是以二进位制码编码的形式出现的,所以短操作码成了长操作码的字首,就会使指令操作码译码时,无法做到唯一译码和立即解码,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之处。
[解答]根据题意,三地址指令的格式为
操作码
地址1 地址2 地址3
操作码占了3位,用来表示4条三地址指令需用掉8个不同码中的4个码,余下有4个码可用做扩充套件成长操作码的扩充套件标志。
单地址指令的格式为
操作码 地址

计算机网络研究生 请问计算机研究生计算机系统结构下的分散式网路方向那个学校的好点, 西安的最好 谢谢

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的的机器语言程式设计师或编译程式编写者所看到的外特性。所谓外特性,就是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硬体、软体介面划分的权衡策略,建立完整的、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体整体概念。

分散式计算机系统

SOCKET ,DCOM ,CORBA,EJB等技术都可以

武大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好考吗

算一般。初试好好准备,过了武大线,那么问题不大。

计算机系统结构问题求助

高阶语言一是比机器程式码或组合语言更接近于自然语言或数学语言的一种语言。因此,它很少依赖于机器,以致于程式设计师无需知道关于 微机系统的详细知识。它也更抽象,因为它更接近于程顺员拟解决的问题的概念。一般地说,它更简炼。在高阶语言里,单条语句(通常占有源文字的一行)通常相当于组合语言中的多条语句(或多条机器指令)。

高阶语言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科中间语言被编译程式翻译成组合语言或机器程式码,它也可以被直接解释,或者被翻译成一种中间语言,然后再加以解释它们之所以被叫做中间语言,是因为它们位于高阶语言和机器程式码的中间级上。对于微型机的高阶语言来说,解释是作当普通的事。
编译和解释是高阶语言的两种执行方式

如何学好计算机系统结构?

作业系统是计算机软体的核心元件。对于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好作业系统最重要的还是理论联络实际。理论部分,你可以关注作业系统的装置管理,记忆体管理,程序排程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都理论部分,如果你想实践的话,可以看看Linux核心程式码,看看这些思想是如何用程式码来实现的。祝你成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