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习相声
我想学习相声
做相声演员的条件
1.很多朋友喜欢相声,也想说相声但是要想做到真正相声演员条件还是要具备的。
下面简单的说一下,可能也不太多(纯属个人理解)
要做一名相声演员,首先要具备会说普通话的条件嘴.舌无生理毛病,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口齿伶俐吧。
否则,不宜做相声演员。
其次是嗓子要好便于学唱,但是嗓子不好也不是不行。
只是四门功课中唱成为了不足,再然后是模仿能力要强,要善于模仿各种人物形体动作.各种人物的语言.各地方言.各种声音。
半天学不会一个动作一两句方言,是不适合做相声演员的。
还有一点,就是接受能力要强,反应得快。
初学相声的朋友,最起码要具备以上四个条件。
(当然作为玩票,就无所谓了。
因为是对相声的热爱嘛)
2.做相声演员要有广泛的知识
相声艺术题材广阔,内容丰富。
从大地上的一根草,到苍穹无垠的太空世界等等无所不包,我们需要有多少知识,
才能把他们反映出来呢?请看:
《天文学》需要你懂些天文知识
《地理图》需要你懂些世界地理
《八扇屏》需要你懂些历史知识
《白事会》需要你懂些民俗知识
………
等等吧。
总之一句话,靠学。
博学才能多懂。
要有广泛的爱好,要有广泛的兴趣。
3.做相声演员要善于观察生活
相声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好坏,除了决定与技术水平高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与演员生活底子薄厚。
因此相声演员要善于观察生活。
相声题材大都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相声和人民生活紧紧相连的。
生活当中有千千万万件事情,不是哪件对我们都有用的。
我们的网要往有鱼的地方撒。
这个鱼,就是我们需要的生活素材。
好了先谈这些最简单下篇我们谈相声表演中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
说 学 逗 唱
相声的技巧,大致就是“说学逗唱”
说:主要指的是嘴皮子功夫。
做为一个相声演员,一定要有比较好的“说功”。
要嘴皮子利索,字眼清楚,不塌音,不倒字,要有喷口,要真正做到字斟句酌。
同时,相声演员的语言要口语化,不要使舞台腔,但又不同于平常两人
对话.谈天。
相声,有相声的语言,有相声的调子,要脆快,洪亮,甜润,使人听着亲切。
(但也有个别的演员是靠表演去抓住的观众,但是有一条好听的嗓子还是最好)说,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
不论是一头沉,倒口,贯口,都要用语言来表达。
因此,相声演员一定要练好说这一功。
比如,绕口令:
今天的云豆抠肉里边净是油
一个牛郎,一个牛娘,牛郎想牛娘,牛娘也想牛郎。
“学”
这门功课包含的太广了,像什么各种声音,模拟人物,模仿唱歌,戏等等。
总之活到老“学”到老。
像传统相声《汾河湾》就要求演员掌握青衣.花脸.老生的表演.水袖.台步都要会。
《四象》要学会大姑娘.老太太.小伙子的神情,否则是表演不了这类段子的。
“逗”
是指演员组织和运用“包袱”的技巧。
“包袱”是相声取得艺术效果和表达思想内容的手段,因而演员“逗功”的
巧拙决定着一场相声演出的成败。
“包袱”是由于语言.事件.情节的不协调而产生的,而构成“包袱”手法又是多种多样,(咱们在创作的文章里再仔细说)这就要求演员熟悉各种类型“包袱”的手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要求演员熟悉各种类型“包袱”的特点,掌握不同“包袱”的构成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的演员表演相声靠挤眉弄眼,油腔滑调,一惊一乍,大哭大闹,或者用一些庸俗的表演和动作博取笑声。
以为这就是“逗”
的好,其实恰恰相反。
这种表演说明了演员的无能,说明他们还不懂什么是“逗”要把“包袱”抖的脆,翻得响,就要对作品吃的透,拿得准。
声调的轻重.高低,语气的运用,都要恰倒好处。
手势的运用.位置的变化
以及眼神.面部表情的变化都要准确生动。
捧逗之间的配合尤为重要。
何时“搭桥儿”,何时“垫砖”,怎样“递肩膀儿”。
都要分寸适宜。
迟急顿挫运用的要火候得当。
“唱”

就是我们相声本门的唱,那就是太平歌词了。
这是在旧社会相声艺人们在外边“画锅撂地”的时候,为了吸引观众也称为“拢捻子”而唱的一种曲调。
太平歌词的曲调简单,但是非常的不好唱尤其是鼻音的真腔假腔的结合尤为难练。
到了现代社会被观众普遍认为“唱”
就是唱歌唱地方戏等等。
其实那是错误的,因为相声门里的唱指的是“太平歌词”其他的歌或戏应归到“学”的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