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退休后养老金怎么计算 2016年退休养老金不发放的原因是什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

火烧 2021-09-19 17:35:49 1047
2016年退休养老金不发放的原因是什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 2016年退休养老金不发放的原因是什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您好!从全国范围来看,2016年1月份至12月份的养老金基本上全部发放到位。您居然

2016年退休养老金不发放的原因是什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  

2016年退休养老金不发放的原因是什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

您好!从全国范围来看,2016年1月份至12月份的养老金基本上全部发放到位。您居然没有领到养老金,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建议您去退休前工作的单位问问,再去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问问。找到原因,就可以全部补发给您了,谢谢阅读!

2016年江苏退休养老金什么时候发

您好!凡是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的人员,都从2016年1月1日起调整养老金金额,调整的幅度是在2015年的基础上平均上调6.5%,不管什么时候发放,都从2016年1月份起补发。上海市已经于2016年6月15日发放到位,北京市已经在8月31日发放到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经在2016年6月底之前把实施细则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复后,最迟在2016年9月30日之前发放到位,从2016年1月份起补发。江苏省也不例外。谢谢阅读!

退休养老金什么时候发

当事人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由社保开始按月发放养老金。
至于每月发放时间方面,各地每月发放时间并不一致,月初、月末发放当月养老金的地方都有,你可以向当地社保机构具体咨询也可以上班时间拨打12333电话咨询

16面退休职工涨的养老金什么时候才能发

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16年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
因调整需要各地制定自身本年度调整细则后才能实施,而截至目前,各地尚未公布2016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细则,估计尚需1个月左右才会陆续公布,届时涉及到自1月份以来的补发。
各位耐心等待即可。

2016年退休金什么时候才能发放

你是指的2016年上调的退休金吧?应该很快了,有好几个省已经公布退休金调整方案了,并且承诺在9月份补发到位,不管你是哪个省的,都不会太落后的,总归在这一二个月之内了,再等一下吧!

退休养老金是什么时间发放

国家人社部与财政部最近发出《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办法。
挂钩调整体现为“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并适当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倾斜予以照顾。
近段时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在按照这个通知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实施细则,预计正式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还需要耐心等待,但养老金提高部分都是从2016年1月开始补发的,敬候佳音。

2016上海市2月份退休养老金什么时候发放

每年的年底年初,企业退休人员都十分关注养老金能否上调,2005年以来,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连续十一年上调,但是养老金上调同经济发展,物价上涨水平,养老基金的支付能力有关。2016年养老金能否上调,有赖于相关的政策。自从1993年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到2005年之间,也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好几年不涨的情况。所以,养老金涨不涨还要看政策。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2016年企业退休职工工资调整方案。

湖北养老金上调什么时候才能发放,

除了上海今年上涨的养老金已发到退休人员和北京、天津、浙江将在9月底前把今年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位以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方案尚未明确。湖北省人社厅正在制定实施细则并抓紧报批,养老金增加部分从2016年1月补起。

退休后养老金怎么计算 2016年退休养老金不发放的原因是什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

退休养老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并规,公平

随着《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在中国存在了数十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在以前,人们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最大诟病,莫过于不公平。长期以来,人们批评养老金双轨制度,认为它在制度层面把大家分为不同的类型,人为地制造了不公平。而随着近些年改革在不同领域引起一些变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在养老金上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更加重了这种不公平感。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制度层面推进养老金并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既是社会公众的热烈期待,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曾有人认为,推进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阻力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因素。应该说,这方面的因素可能有,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并非只有体制外的人才呼唤养老金并轨,体制内的人也期盼改革早日落实。 长期以来,因为养老金双轨制的现实,一些在体制内工作达到了一定年头的人,常常在养老金问题上踌躇犯难。很多人放不下手,甚至因此束缚了手脚,错失了人生的发展机遇,导致了事实上的择业“围城”现象。当全社会采用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以后,如今在体制内的人就不必再为退休后的待遇问题伤脑筋,更有可能趁年轻到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去“拼一把”。 有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此前广东厅局级官员“下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也说明,养老金并轨对体制内的人来讲,相当于拿掉了一个思想上的包袱,有助于激发全社会的整体活力,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公平。 养老金制度并轨此前难以施行,不少人认为与财政因素有关。全国几百万的公务员没缴纳过社保,全国3000万左右的事业编制人员“视同缴纳”但事实上没缴纳,如果要做实他们的养老金账户,将会是一个天量数字,各级财政或许会无法负担。此次《决定》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避——在第四条明确提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这样的制度安排,体现出了党中央在养老金制度改革上的实事求是精神,以及勇于创新的意识。 养老金并轨改革追求公平,绝不是追求一厢情愿、“拍脑袋”式的观念公平,而是充分考虑了各个群体的实际。从目前体制内的劳动者的薪酬体系来看,基础工资占比较小,而且与社会上不少企业在职员工相比,劳动者之间薪酬差距较大。如果简单套用现在适用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制度,对平均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较高的体制内群体来讲,也意味着一种不公平。 改革,决不能为了所谓“公平”而无视实际,更不能打着公平的旗号去损害另一个群体。“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决定》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就是为了让这次改革能照顾到实际,在制度安排上显得更科学、更完善。 也要看到,此次养老金改革只是一个总体框架,有一些具体的制度规定,目前还只有方向而无细则。比如“过渡性养老金”,它直接关系到那些已经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了一定年头的人的切身利益,接下来需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细则并指导实施”,其确定与计算的科学性、合理性,仍是数千万人关注的重点。 开弓没有回头箭。养老金制度改革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期待,要顺应社会发展大势,回应人民共同关切,广聚民意、广纳民智,妥善制定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相关细则。唯有统筹推进人民群众热烈关注的各项改革,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公平,发展必将更加和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