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利物浦萨拉赫哪里人 西交利物浦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06-08 13:56:09 1092
西交利物浦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西交利物浦大学(Xi’a Jiaoto g-liver ool U iver ity)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拥有中

西交利物浦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西交利物浦大学(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

利物浦萨拉赫哪里人 西交利物浦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200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利物浦大学签订协定合作成立西交利物浦(国际)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成立。2010年获准授予利物浦大学研究生学位,2012年教育部同意学校实施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

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共610亩,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拥有50余万册图书;共有10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教师;开设14个院系、32个本科专业,开设研究型硕士学位点4个、全日制授课型硕士学位点24个、非全日制授课型硕士学位点9个,14个院系开设有博士生项目。

基本介绍

硕士点:授课型33个、研究型4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学校官网::xjtlu.edu中文名:西交利物浦大学英文名: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简称:西浦(XJTLU)创办时间:2006年类别:中外合作大学学校类型:综合属性:中英合办大学现任校长:陶文铨校训:博学明道、笃行任事主要院系:中国研究系、化学系、土木工程系、数学科学系、生物科学系、英语与文化传播系、国际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体工程系等学校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仁爱路111号学校代码:16403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办学历史,办学条件,院系专业,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建设,学术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学术资源,文化传统,形象标识,精神文化,社团文化,现任领导,校园环境,

办学历史

200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利物浦大学签订协定合作成立西交利物浦(国际)大学。 2005年8月,教育部批准筹建西交利物浦大学。 2006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学正式揭牌成立。9月,西交利物浦大学招收首届本科学生160余名。 2007年9月,招收第二届本科学生570余名。 2008年8月,管理学家、原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出任西交利物浦大学首任执行校长。9月,招收第三届本科学生730余名。 2009年4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访问西交利物浦大学。 2009年9月,招收第四届本科生1000余名。 2010年8月,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届本科生毕业,96%赴海外攻读硕博士研究生,其中10%就读世界十大名校(据英国《2010泰晤士报》排名)。9月,招收第五届本科学生1700余人,其中50余名为国际学生。10月,获准授予利物浦大学研究生学位。 2011年6月,西交利物浦大学科研发展基金启动,首批基金总计600万元。7月,五周年庆典举行;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揭牌成立。7月,西交利物浦大学第二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举行。8月,招收第六届本科生2200余人。 2012年5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实施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生教育项目的批覆》(教外综函[2012]21号)的函,同意西交利物浦大学实施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7月,西交利物浦大学第三届649名学子毕业。8月,西交利物浦大学招收第七届本科生2200余人。 教育部长袁贵仁访问西交利物浦大学 2013年6月,来自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的程适完成论文答辩,成为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利物浦大学合作培养的第一位博生研究生。 2014年4月,启动自主招生。6月,中外合作大学联盟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宣布成立。学校与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6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组成联盟第一届理事会。 2015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成立。7月,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署合作协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2016年7月26日,学校在苏州庆祝建校十周年。 2017年2月,西交利物浦大学化学系套用化学专业获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认证,西浦成为国内第一个本科学位获得该专业认证的中外合作大学。 2018年3月,西交利物浦大学与太仓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定。5月,西交利物浦大学与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协定,共同创建“西浦新时代发展研究院”。7月,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定。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院系、32个本科专业。 院系专业 中国研究系 汉语国际教育 公共健康系 公共卫生 化学系 套用化学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城市规划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 工业设计系 工业设计 建筑系 建筑学 数学科学系 套用数学、金融数学 环境科学系 环境科学 生物科学系 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数字媒体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 英语与文化传播系 传媒英语、传播学、国际商务英语、套用英语、金融英语 国际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行销、经济与金融、经济学 计算机科学与软体工程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建设

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设研究型硕士学位点4个、全日制授课型硕士学位点24个、非全日制授课型硕士学位点9个,14个院系开设有博士生项目。研究型硕士学位点:分子生物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高级化学全日制授课型硕士学位点:专业会计、可持续能源技术、商业分析硕士、国际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多媒体通信、媒体与传播学、套用信息学、建筑设计、投资管理、社会网路计算技术、管理学、经济与金融学、经济学、英语教育、工商管理、跨学科设计、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金融学、金融数学、金融计算、项目管理非全日制授课型硕士学位点:可持续建筑、国际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城市设计、媒体与传播学、英语教育、跨学科设计、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

师资力量

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教师和360余名行政及教学支持人员。教师来自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和知名研究院所的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拥有执教经验的教授;有全球专业界的“IEEE Fellow”荣誉会士;是如前英国蛋白质研究协会主席等的国际学者。 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陶文铨国家海外名师:陈靖涵

教学建设

硬体设施据学校官网2016年9月显示,学校配有物理实验室(包括热学、力学、光学、电学等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电子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包括结构、岩土、水利、道路桥梁等实验室)、以及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生物与化学实验室等。在学生生活区配套有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室外运动场地,可以共享使用多功能的独墅湖体育馆。教学质量学校多个学科获得国际专业组织认证,包括西浦国际商学院获得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西浦会计专业获得英国CIMA认证、澳大利亚CPA认证、土木工程专业获得英国JBM认证等。育人模式学校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并致力于帮助学生在大学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责任感,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以及跟别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倡兴趣导向,为学生提供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并辅之四大导师体系(即学术导师、学友导师、生活导师、校外导师),引导学生实现“幸福生活、成功事业”的目标。学制&学位 “2+2”模式:前两年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后两年在利物浦大学完成学业。“4+X”模式:学生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完成学业,后视自身情况可选择留学深造也可直接就业或创业。 两种模式下,毕业生皆可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和全球认可的英国利物浦大学本科文凭。 就业质量 前六届毕业生(2010-2015)中超过80%选择继续留学深造,其中10%进入TIMES世界排名前10学府,约50%进入TIMES世界排名前100名校,70%以上进入TIMES世界排名前200大学,近2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职于世界500强、中国财富500强等企业。 2015届毕业生83.28%的毕业生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卓越运营和供应链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材料与环境研究院、城镇化研究院、大数据分析研究院、工业设计和3D列印研究院、微纳米加工和可靠性实验室、数量金融研究院、智慧与绿色城市研究院、生物制药科学研究院、经济一体化研究院、老龄化社会研究院、苏州市宽频无线接入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设计研究院、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2012年2月,生物科学系张俊龙博士主持的研究课题“2型糖尿病分子标记”获首次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计画)支持。 2015年,学校2位青年学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2016年8月,学校5位青年学者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立项数量在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中位列第二。 2016年5月25日,学校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四年级博士研究生卜凡顺利通过国际头痛症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的同行专家评审,成功获得了该协会的基金资助。9月,中国文化教学中心詹敬秋博士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多学科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基础课套用网路教学工具的调查研究与启示》的研究报告。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共有50余万册图书,纸本中文杂志及期刊213种,纸本外文期刊130余种,中英文报纸计55种。图书馆引进国内外各类电子资源及电子图书,其中学术电子资料库105种包含学术期刊50000余种,电子经典学术图书12137卷,共享访问中文电子图书250余万册,硕博士论文及学术会议论文10余万册,覆蓋现有及计画开设学科领域。 学校师生共享的独墅湖图书馆是国家数字图书馆分馆,收藏有大量中文资源,包括电子图书220万册,期刊43500余种,报纸300多种,硕士、博士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8万多篇;文献数百万册。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学校校徽以利物浦蓝为标准色,包含当代杰出书画大师方召麐女士书写的大学校名、西安交通大学齿轮状校徽、利物浦大学校徽的盾形轮廓、利物浦城市象征利物鸟及书籍等元素。其中西安交通大学齿轮状校徽寓意“工程教育、工读并重”,彰显西安交大的百年历史和理工特色;三只利物鸟与利物浦大学盾形轮廓代表母校利物浦大学与利物浦城市的悠久传统;书本的形状使人联想到英文字型“M”,寓意管理,既象征其创立专业包括管理,更预示管理是其发展之基础和其在高等教育管理上探索之追求。校徽校徽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设计,整体设计反映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特色:理、工、管起步,国际化,现代化,极富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校徽展示了大学的渊源,融合了两所母校的文化与传统,传达了该校的愿景与使命,取义深远,含意显豁。校训博学明道、笃行任事(拉丁文:Aetheraacucempetimus;英文:LightandWings) 西交利物浦大学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联合创立的一所新型国际大学,而英国利物浦大学的校训中有个单词light(光明),意思是大学的学习可以明白事理,明白发展的道路,明白如何去实现梦想,也就是博学,通过深刻的学习和广泛的博览,可以明白道理;明道的意思是通过博学可以明道,而西安交通大学有一条很长的校训,并向来以务实的办法去做,所以西浦的理念就是帮助学生们形成追梦的能力;笃行的意思是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件事,任事是要做好一件事并把它做成。 英国利物浦大学有两条校训,其中之一是“FiatLux”(拉丁语),英文可译为“lettherebelight”,意指education“sheddinglight”onknowledge(教育照亮知识)。西浦要给学生以“wingstofly”(展翅翱翔的翅膀),结合两者的拉丁文校训为“Aetheraacucempetimus”,西浦校训的英文版是“lightandwings”,意即“lighttosee”和“wingstofly”,学习使人明道,教育帮人铸翅,西浦帮助学子展翅追梦。 西浦校训传承了利物浦大学校训中“知识照亮道路”的意境,借鉴了西安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精神;既向《论语﹒雍也》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理”、《礼记﹒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中国传统文化敬礼,又强调“知行合一”、“勇于担当”,提倡行动的坚守、从当下点滴做起的恒心与魄力;还呼应了西浦“开心生活、成功事业”的核心理念。

精神文化

学校愿景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学校使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管理服务;在人类面临严重生存挑战的领域有特色地开展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发展。

社团文化

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会成立于2006年9月,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的自治组织,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与繁荣校园文化的舞台,是培养大学生全面成才的载体,是实现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伟大愿景的先锋部队。学生会致力于引领青年文化、繁荣校园学术、服务同学权益,继往开来,为实现“传承中英文明精神,融汇中英文化精髓”的目标奋斗。 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120多个学生社团,类别涵盖艺术、体育、学术、公益、创业、科技等方面。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西交利物浦大学董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 利物浦大学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董事会副主席 JANET BEER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 陶文铨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席酉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杨民助、贺安峻、丁忆民

校园环境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建设规划及理科楼由美国帕金斯威尔(PERKENS&WILL)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完成。校园的辅助景观设计融合了西方现代、时尚、简约的风格与中国传统园林山水植物的意境。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中心楼由全球第四大建筑事务所——英国凯达环球(Aedas)设计完成。该楼的设计概念源于中国古代四大名石之首“太湖石”,整座大楼如太湖石般切片的空间分割,象征著知识碎片的独立与整合,大楼内部通透的空间设计与使用功能紧密衔接。中心楼获得CNBC评选的2009年亚太区商业地产建筑奖。西交利物浦大学图书馆也位于该建筑之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