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渡易水歌古诗解释 荆轲歌 / 渡易水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荆轲歌 / 渡易水歌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标签: 爱国 古诗三百首
荆轲歌 / 渡易水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标签: 爱国 古诗三百首 诗 情感 其他
《荆轲歌 / 渡易水歌》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荆轲歌 / 渡易水歌》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荆轲歌 / 渡易水歌》赏析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很赞哦!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