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陈子龙《渡易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2-12-29 01:49:07 1080
陈子龙《渡易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渡易水原文: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渡易水翻译及注释翻译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发出愤懑、郁结的声音,燕赵这一带自古多义士,慷慨悲歌

陈子龙《渡易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子龙《渡易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渡易水原文: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渡易水翻译及注释

翻译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发出愤懑、郁结的声音,燕赵这一带自古多义士,慷慨悲歌,意气难平。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

注释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潺潺: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荆卿:即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行刺未成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渡易水创作背景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诗人母丧服满,这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窥伺已久;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内忧外患,交并而至。陈子龙由家乡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赴京途中过易水的时候,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从容为国牺牲,激情难已,感慨系之,于是援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渡易水鉴赏

  明末的诗人,生逢异族入侵之时,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凡有点民族感情的,都该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样下笔成诗,如何抒情达意,却也有高下之分。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即所谓「言近旨远」。此诗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倩,从眼中所见易水实景,引出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全诗运思深沉,情怀激荡,苍凉悲壮,可入司空图《诗品》所言「悲概」一类。  

  言志二句:「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志由物显,报国的急切愿望由并刀夜鸣来展现,虽壮怀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论,粗犷叫器。

  并州即今山西太原,战刀以锋利著称于世,人们称为「并刀」。它真的「昨夜」铿然有声作「匣中鸣」么?诗人一开章暗用了一个典故: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刀剑录》也说,乌孤宝刀「有敌至,必鸣」。近代鉴湖女侠秋瑾也用过这个典故,「昨夜龙泉壁上鸣」。这不明明是借身边佩刀来表达抗敌救国的强烈愿望?「燕赵」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包括河北、山西一带地区。诗题中代大文学家韩愈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里曾出现过荆轲、高渐离这些英雄豪侠!诗人说「悲歌最不平」,意思是:他们热血刚肠,疾恶如仇,面对强敌,敢于拔剑而起,还不是因为心头块垒难平?

  《经世编序》里说,陈子龙「自幼读书,不好章句,喜论当世之故」。年轻时与夏允彝等缔结「畿社」,企图匡救时弊。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中进士,如今正当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抗敌御侮的决心,匡时济世的夙愿,交织成巨大的精神原动力。今天途经「燕赵」旧地,枨触起荆轲的往事,怎能不使他沸腾起一腔热血,急于投入战斗,效命疆场呢?

  抒情二句:「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情因景生,忧世忧时之情由所见易水景象引出。诗人借易水兴感,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不正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吗?在荆轲活着的年代,对强敌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诗人陈子龙却只能用「可怜」来表达英雄失路的悲哀,这,不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么?

  诗人出语犹如悲叹,又绝非无病呻吟,庸人自扰。崇祯以来,后金已先后于1629年(崇祯二年)、1634年(崇祯七年)、1636年(崇祯九年)三次入关犯境,进逼北京郊区,诗人《辽事杂诗》之一的 「十载三逢敌骑来」即指此国难。时刻关心着国家民族命运的陈子龙,已经预感到不久将会有国破家亡的惨祸了,「可怜」二字下得正好。

  昏庸腐朽的明王朝的覆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本不值得为它唱挽歌;可是,诗人为之倡导的大敌当前,敢于英勇赴死的荆轲式英雄主义精神非常值得后来者珍视。

诗词作品:渡易水诗词作者:【明代陈子龙诗词归类:【古诗三百首】、【咏史怀古】、【愤懑】、【言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