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练习及答案,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练习及答案

火烧 2022-04-17 09:02:26 1051
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练习及答案,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 22.龚遂为渤海太守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 并起,二千石①不能 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 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
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练习及答案,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练习及答案

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练习及答案,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

22.龚遂为渤海太守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 并起,二千石①不能 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 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 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 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②遐远,不沾圣化③,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 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④ 中耳。 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 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 遣还。 移书敕属县:“悉 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 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盗贼亦皆罢。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遂见齐⑦俗奢侈, 好末技,不田作,乃 躬率以俭 约,劝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 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 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选自《汉书·龚遂传》)     [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濒:海边。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濒海的渤海郡。⑤钩:镰刀。⑥翕(xī)然:一下子平静下来。⑦齐:渤海郡古为齐地。     [文言知识]     “饥“、“劝“及其他。“饥“本指灾荒,上文“渤海左右郡岁饥”,“岁饥”即荒年。又,《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大饥”即大规模灾荒。 但“饥“后来也指“饥饿”,上文“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其中“饥寒“即指饥饿与寒冷。再说“劝”。上文“劝务农桑”中的“劝“,解为“鼓励“、“勉励 “,句意为勉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劝学”即勉励(他人)学习。但后代也有将“劝”作为“劝阻”用的。文言中的这种词义现象要特别注意,一不小心就会 搞错。再如“恨”,它既可指“怨恨”,又可解为“遗憾“。《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桓帝、汉灵帝是“先 帝”(刘备)的祖上,纵然他们昏庸,刘备也不可能“怨恨”他们,因此“痛恨”要解释为“痛心与遗憾”。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并    ②禽    ③举    ④副    ⑤恤    ⑥说    ⑦遣还    ⑧罢   ⑨得   ⑩躬   ⑩犊   ⑩课 2.翻译:①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      ②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③移书敕属县             ④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3.理解:“好末技“中的“末技”是指            答案:          22.龚遂为渤海太守        1.①同时 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体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自11小牛12督促  2.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下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 姓。  3.指工商业。   译文:       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选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荐了龚遂,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 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宣帝见到后,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不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问龚遂:“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 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使我不再忧虑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 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盗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边耍弄耍弄罢了。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 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又说:“我听说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 相御史们对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答应了这一要求,并特别赐给龚遂黄金,还为他增派了驿车。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 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 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属于盗贼。接着龚遂独自一人乘车来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停止了活动。渤海郡中还有一些结伙抢劫的 人,听到龚遂的教令后,便自动解散,放下了手里的兵器而拿起了锄头和镰刀。这样偷盗抢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开始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 给贫民,还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施安抚管理。 龚遂发现齐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以身作则,追求俭朴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命令每人都种一棵榆 树、一百棵薤、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五只鸡。老百姓有持刀带剑的,龚遂就让他们卖掉,购买耕牛,并说:“为什么不带牛佩犊呢!”于是春夏 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劳作,秋冬之季检查督促老百姓收获,鼓励人们多积蓄农副产品。(龚遂)还巡视劝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 富裕起来。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