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来晋江各方面的变化

火烧 2022-03-02 13:09:47 1055
改革开放30年来晋江各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晋江各方面的变化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东濒台湾海峡,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公里,在籍人

改革开放30年来晋江各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晋江各方面的变化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东濒台湾海峡,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公里,在籍人口102万,外来人口58万,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220多万,号称“海内外300万晋江人”。现辖1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385个行政村。
〔社会经济〕几年来,晋江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福建省首位。2001年社会经济综合指数位居全国100个“最发达县”第13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6位。2003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0.1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45.02+5.7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40.33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0.03亿元,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08亿元,全市社会商品出口总值达19.64亿美元。“晋江模式”,被理论界誉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四大模式之一。 拥有“安而乐”卫生巾、“安踏”运动鞋、“SBS”拉链、“七匹狼”服装中国驰名商标4件,利郎、九牧王、柒牌、爱乐、亚礼得、德尔惠、寰球、特步、喜得龙、美克、名乐、恩东、鸿星尔克、贵人鸟、康踏等品牌也广为人知,形成了陈埭鞋业、安海食品玩具、磁灶建陶、晋南服装伞业镇区产业格局。全市实现村村通电话,固话普及率为2.85部/户。全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120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3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5.43亿元,全市累计有13个镇和352个村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分别占镇、村总数的86.7%和91.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1%。
[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走向多元化和立体化,“陆、海、空”立体交通网路已基本形成,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635.3公里,高等级水泥公路35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陆域每百平方公里251.9公里,居全国前列;福厦高速公路从城市的西北部切过,互通口离建成区约5公里;建成了围头、深沪、东石、安平四个港区,10个500至1万吨级多用途码头;4D级晋江机场,由我市自筹资金建设,开通包括马尼拉、香港在内20几条航线,通航量排在全国前50名之内。
[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控制区3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2.8平方公里,城市总园林绿地面积393公顷,绿化覆蓋率31.2%,人均公共绿地6.18平方米。市区基本形成了“五纵三横”的市区高等级道路网路,现有城市道路122.92万平方米,主干道路长度95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5.8平方米。市区环卫设施、装置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提高环卫工人劳动生产率,现有无害化垃圾处理场1座,占地65亩,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6%,垃圾中转站4座,水冲式公厕26座,环卫设施、机械基本齐全。城市排水体制新区为分流制,分为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旧区为截流式合流制。市区内沟河2000年底整治基本完成,周边环境得到绿化、美化、排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晋江市污水处理厂,用地面积100亩,建设规模日处理污水8万吨/日,首期4万吨/日,总投资2.5亿元。
[教科文体]全年财政投入教育经费22560万元,达到“双高普九”省级标准。全年财政用于科学事业费及科技三项费用1971万元。全年新增通过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证书98张、产品质量认证证书13张,累计分别达246张和83张。全市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达80.5%;市场商品质量抽查综合合格率达79.04%。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性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促进,成为中国乒乓球训练、中国羽毛球训练基地。
[城市名片]“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百强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建立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来晋江各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各方面变化图片

:photofans./forum/showthread.php?threadyear=2008&threadid=77796
不是败度的连线
应该很符合你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食品方面的变化~

现在有三鹿和苏丹红吃啦

改革开放后新乡各方面的变化

【新乡基础】
新乡市地处中原腹地,紧邻河南省会郑州,襟带辐射豫北,是国家二级交通枢纽,京广铁路、 新焦铁路、 新荷铁路、太石铁路(太原—山东石臼所)在此交汇,107国道、106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及正在规划建设的阿(内蒙古阿荣镇)—深(深圳)、济(济源)—东(山东东明)、新(新乡)—陵(山西陵川)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方圆600公里以内重要城市有北京、天津、武汉、西安、石家庄、太原、济南、合肥、徐州、保定、洛阳、襄樊等,从新乡出发,1个半小时左右即可通达郑州、安阳、焦作、鹤壁、濮阳、菏泽等城市,4—6个小时即可通达北京、天津、西安、济南、武汉、石家庄等特大城市,沿京珠高速公路南行,距新郑国际机场不足100公里。
新乡中心城区现有人口90万,城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国企改革、对外开放、优化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等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强力推进,务求实效,经济实力、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全国“质量兴市”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国家园林城市”。 2007年新乡市相继荣获了6项荣誉:一是获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称号;二是国家统计局释出的2006年度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名单中,新乡市位居第79位,较上次排名提升5个位次;三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对两岸四地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中,新乡市排名第78位,居豫北5市之首,较上年上升49个位次,是全国5个提升位次最多的城市之一;四是在中部6省88个城市评比中,该市荣膺10个最佳投资城市第四名;五是连续三届被授予“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称号,全国仅有3个城市获此殊荣;六是被国家智慧财产权局批准为“国家智慧财产权试点城市”。
【新乡经济】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3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74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335.56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202.12亿元,增长12.2%。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4∶51.5∶32.1变化为15.1:53.0:31.9,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285.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87亿元,增长23.3%;产品销售率99.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执行平稳。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0%。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3.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83.0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52.0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5万人,其中“4050”人员2.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5.5%,比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市县域经济实现生产总值434.83亿元,增长17.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87亿元,增长23.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374.24亿元,增长40.0%。
【新乡旅游】
全市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溼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比干庙、潞王陵、白云寺、百泉景区、同盟山、万仙山、八里沟、京华园、关山地质公园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使新乡成为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现已开发三条旅游热线。新飞集团被确定为国家级工业旅游试点单位。2005年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已形成由全国著名劳模史来贺领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乡刘庄、“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领导的唐庄镇、“中国十大女杰”之一刘志华领导的乡村都市京华实业公司、“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实践者张荣锁领导的回龙村组成的红色旅游线。
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太行郭亮影视村、北国小西湖百泉、道教名山老爷顶、八里沟等景区组成聚千里太行雄、奇、古、秀精华的太行风光旅游线。由古代第一诤臣比干墓、比干庙、武王伐纣誓师地、宋太祖黄袍加身处、“中原定陵”潞简王陵等景点组成的历史文化旅游线。 “天下美景在太行,太行美景在新乡!”新乡人民自古以来热情好客,诚邀四海宾朋到这里来做客、旅游观光。
【新乡精神】
新乡城市精神的表述语为:“厚善、崇文、敬业、图强。”
城市精神是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的灵魂。古老的黄河大地,赋予中原儿女忠厚诚信、善良质朴、宽容大度、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悠久的历史文化,铸就了牧野百姓崇尚文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明开放的良好风尚;辈出的名人贤士,展示出太行子孙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敬业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典型的先进群体,体现了新乡人民敢为人先、创业有为、坚忍不拔、奋发图强的理想追求。在此基础上提炼升华出的新乡城市精神,不但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强烈的现实导向,而且适应跨越发展的精神需求。我们要广泛宣传城市精神,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积极倡导城市精神,以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蹟来教育、感染人,引导人民群众自觉以城市精神来规范日常言行,主动克服和纠正不符合城市精神的观念和陋习。要大力弘扬城市精神,使每个新乡人都成为城市精神的展示者、传播者,凝聚起人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建设之智,把我市建成和谐诚信、文明开放、充满活力、强烈吸引外部资源的新新乡。
【新乡教育】
新乡教育、科技事业发达。拥有科研机构105个,中国唯一的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就设在新乡。国家“细胞分化调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落户河南师范大学;新飞、华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执行,金龙铜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全市拥有高等院校6所,居河南省第二位,在校大学生12万人,每年毕业的新乡籍大中专学生1万余人,已经形成了素质较高而且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群体,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类技术工人。
【新乡变化】
近年来,新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机遇,把专案争取和实施、城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国企改革、对外开放、优化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等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强力推进,务求实效,经济实力、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5.15亿元,同比增长37.8%,外贸进出口总额9.69亿美元,增长83.6%。广泛开展“五城联创”活动,2005年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中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城市、第三次荣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称号、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市称号、河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省辖市称号。
【新乡未来】
今后一个时期,新乡市将以专案带动和人才强市为主战略,大力实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科教兴市、健全保障,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施,全面加快六大程序,打造中原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和市场物流中心、现代农业示范中心,尽快把新乡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强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徽泗县各方面的变化

不知道你问这个问题是做什么的。不过要告诉你的是这些年县城开发的很多,商品房很多,很多农村人口搬到县城居住。术语上成为城市化进展很快。新城开发的很快,发展的前景很好。呵呵!我泗县的。祝福你!

急!改革开放30年吃的变化(好的方面)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小结: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俱,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小结: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江西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三十年前,乡村地区的老百姓必须走很远的山路打水。而现在,通上了自来水;
三十年前,我们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在,国家解决了!

江苏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盐城建设越来越好,招商场应该是个销售基地
风景变得更美,生态,经贸巨集图发展: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迎宾公园 盐都区政府 国税大厦 巨集都花园 人民公园 生态菜田 世纪广场

(高分)改革开放30年的各方面成就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2007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量达到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近4400亿美元。2007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加上金融领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合计约835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5.4%,占发展中国家的19%。我国从1993年起已经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007年末在我国实有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8万家,实有投资总额达2.11万亿美元。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12549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57.7%,缴纳的税收超过990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0%,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5000万个。
(二)利用外资方式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初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相对单一,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并购投资和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很少。入世以来,我国认真履行加入WTO承诺,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开放资本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序正在有序推进。
首先,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中国政府支援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扩大融资渠道,参与国际竞争。截至2008年4月底,共有150家境内公司到境外上市,筹资总额1105亿美元,其中有55家企业同时发行A股。
其次,主动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目前,QFII投资额度已提高至300亿美元,54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获准投资额度约105亿美元,另有5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展QFII托管业务。QDII方面,有21家基金管理公司和9家证券公司取得QDII资格,9只QDII基金产品和1只QDII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获得批准,获批投资额度已达375亿美元。
第三,在WTO框架内开放证券业。截至2008年4月底,中国证监会已批准设立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31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其中15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股权已达49%。
第四,改进和完善外资并购政策。2006年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我国外资并购政策和环境全面改善。
截止到2007年底,外国投资者共并购2.18万户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7.6%,其中外国投资者购买1.94万户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股份,购买2373户内资企业的股份;并购的企业实有注册资本1343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注册资本的11.6%。
(三)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总体上呈现出数量扩张型特征,为了出口创汇和引进外资,各级政府对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用地、税收和融资等多方面的优惠,并由此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入世后,我国相继修订完善了相关政策,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进一步扩大了服务业开放;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外资专案进入。同时,充分发挥外资在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优化外资区域布局、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拓展利用外资的新领域。
在新的外商投资政策指导下,外商投资的重点,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近几年外商投资于研发中心、积体电路、计算机、通讯产品等高技术专案明显增加;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后,商业、外贸、电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新一轮投资的热点。
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显著改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大幅度提高。2005-2007年,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金额占全部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4.7%、31.6%和41.4%;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是74.1%、67.5%和57.3%,呈现出相反的变动趋势。
四、“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推动企业以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经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力逐步增强。
对外经济合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事物,经过不断努力,迅速发展成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6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劳务队伍第一次走向国际舞台,到1980年共有29家企业从事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主要市场集中在西亚和北非。1981年以后,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队伍开始逐步壮大,企业的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在外承揽的业务规模扩大,综合竞争力增强,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自1995年起,开展了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入世以来,对外经济合作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从改革开放之初仅有几家企业,到2007年已发展成为一支由1000多家企业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队伍,业务范围向技术性较强的领域不断扩充套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2002—2007年,对外经济合作签订合同累计48.6万份,合同金额257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633亿美元,分别是1976—2001年对应专案总和的1.9倍、2倍和1.8倍。
2007年是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新签合同金额8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7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1%和34.2%;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5.3万人。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业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资金技术密集的电力、冶金、石化、轨道交通和电子通讯等领域的专案已占到总营业额的一半;大专案数量增长迅速。2007年有49家企业入选美国《工程新闻杂志》(ENR)全球最大承包商225强,14家跻身百强。
(二)对外投资规模增势强劲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经国家批准,只有少数国有企业主要是贸易公司走出国门,开办代表处或设立企业。
经过3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虽依然较小,但已取得积极进展。入世以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步入较快发展期。200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有27亿美元,到2007年已经上升到265亿美元,2002—2007年6年间年均增速25.1%。截止到2007年底,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的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已超过1万家。
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对外投资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呈现出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投资国别已覆蓋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2007年,亚洲地区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为62.6%,拉丁美洲占18.5%,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合计占13%。
对外投资由单一的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充套件。跨国并购已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主要流向资源、电讯和石油化工等行业。2007年,以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全部投资流量的23.8%。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逐步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不仅采掘业、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继续加大对外投资,金融业也开始了境外投资试点。截至2006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总资产达2268亿美元。国有商业银行在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7家分行、31家附属机构和12家代表处。到2008年4月底,我国已批准10家证券公司、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31家境内企业获准从事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境外期货交易。
截止2007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179亿美元,其中,金融类企业存量167亿美元,非金融类企业存量1012亿美元。
五、多双边经贸合作成就瞩目
一是把建设自由贸易区提到战略高度。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我国从2000年开始建设自由贸易区,截至2007年10月,我国跟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对其出口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10+1”、“10+3”机制的深化。
二是双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我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129个国家和地区、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180多个多双边联委会机制,对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2006年9月20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举行了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签署了多项协议。与此同时,中国还相继与日本、欧盟、东盟等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对话机制,加强了与主要经贸伙伴的协调与沟通。与俄罗斯互办“国家年”,涉及多项经贸活动。丰富了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内容。创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落实了8项对非经贸合作举措。建立了“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论坛”两个机制。
展望未来,推进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确定的对外开放的方针路线,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努力创造并保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