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与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中方孝孺是什么角色?没有方孝孺朱允炆的结局会有所改变吗?
“靖难之役”中方孝孺是什么角色?没有方孝孺朱允炆的结局会有所改变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靖难之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们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早逝之后,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选择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炆也顺利继承了九五之位。
在朱允炆未登基为帝之前,朱元璋就看出朱允炆生性赢弱无法压制那些开国功臣,算是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大肆处死了一批功臣。

当朱允炆继承皇位之后没有了功高震主功臣的威胁,朱允炆和身边的治世臣子把目光放在了藩王身上从而进行削藩,在削藩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一些藩王以死明志,燕王朱棣为了自保也好为了江山基业也罢,最终发动了靖难之役并登基为帝。
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下落不明至今仍然是一个谜题,很多人难免会发出一个疑问,如果当年朱棣攻破南京时,朱允炆当着天下人的面处死方孝孺,会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另外削藩跟方孝孺的关系其实并不大,但朱棣发动靖难只是把朱允炆身边的方孝孺等臣当作一个借口。
如果朱棣攻破南京时,朱允文当着天下人的面杀了方孝孺,朱棣肯定不敢处置建文帝的。建文帝是朱元璋钦定的后世之君,朱棣虽然是燕王也是朱允炆的叔叔,君是君臣是臣,朱棣攻破南京虽然势大也不敢贸然处置建文帝,更别说直接让建文帝下诏禅让皇位与朱棣。如果朱棣强行处置建文帝或着强行登上皇帝之位,对于反对朱棣的人来说可以理直气壮的反对朱棣,单单违反朱元璋遗命处置朱允炆就让朱棣落个不孝和不忠之名,朱棣肯定不敢冒险,只能继续以朱允炆为尊。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的是清君侧的名义,意思就是告诉天下人皇帝身边有乱臣祸乱朝纲,错在乱臣并非皇帝。如果朱允炆在朱棣破城之时处死方孝孺等,朱棣是真的没有任何借口去处置建文帝。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朱棣会学曹操那样控制建文帝,这个想法对朱棣来说是致命的存在,朱棣不是曹操,朱允炆也不是建文帝,两个人是叔侄关系,朱允炆是朱元璋钦定的后世之君,朱棣根本无法掌控朱允炆,单单以不孝等名义就能让朱棣背负骂名。另外朱棣既然发动靖难之役,对于朱允炆而言朱棣已经不再是自己的长辈,朱允炆在朱棣的控制之下早晚会以皇权夺实权,朱棣又不能处死建文帝,否则就会背负杀侄夺位之名,留着建文帝明显会让朱棣成为被动。
既然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已经做好与建文帝鱼死网破的打算,建文帝在朱棣破城之时处死方孝孺等乱臣的话,朱棣同样会让建文帝失踪,再利用国不能一日无君的说词来继承帝位。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事实,朱棣攻破南京城无论如何是不会让朱允炆站在世人面前的,同样朱允炆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朱允炆并没有做任何动作只是焚宫而去。朱棣不会像曹操那样挟天子,因为两人是叔侄关系并非君臣关系,朱棣的性格也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之姿。
朱允炆在朱棣破城之时杀不杀方孝孺结果都一样,朱棣都会让朱允炆下落不明,一个是焚宫而去保留性命,另一个或许有杀身之祸或许被软禁致死。
相关文章
- 靖难之役对明朝的影响 朱棣为何要发动靖难之役?明朝靖难之役简介
- 燕王朱棣与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谋士有哪些 靖难之役的主要指挥官
- 燕王朱棣与靖难之役 人算不如天算的最好例證: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的失敗
- 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说我一开始是拒绝的!
- 燕王朱棣与靖难之役 朱元璋给孙子留了一员猛将,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没重用他
- 燕王朱棣与靖难之役 风助朱棣打败侄子朱允 靖难之役源于分封太侈
- 燕王朱棣与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建文改制”上面了
- 燕王朱棣与靖难之役 如何评价靖难之役朱棣最大的功臣李景隆?建文帝为什么用李景隆为将?
- 靖难之役对明朝的影响 明代第一悬案: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
- 朱棣出征蒙古 靖难之役”后,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有何实质意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