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大山的图片 对刘翔来说翻越远方的大山就是指什么
对刘翔来说翻越远方的大山就是指什么
对刘翔来说翻越远方的大山就是指什么
对刘翔来说“翻越远方的大山”就是指战胜了阿兰·约翰逊。
刘翔为什么要翻越远方的大山
在少年刘翔的眼里,阿兰·约翰逊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大山。
但刘翔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最后他终于
战胜了约翰逊。
(
1
)文中多次提到“远方的大山”,“远方的大山”对刘翔来说究竟
是什么呢?

(是强大的对手约翰逊,是前进道路上巨大的困难,也是不断进取的
奋斗目标。)
(
2
)“翻越远方的大山”就是刘翔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自
我,
实现目标,
超越梦想。
那刘翔能成功翻越远方的大山有哪些原因?
(刘
翔有目标,有梦想,遇到挫折不灰心,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最终获得了
成功。)
什么成语送给翻越远方的大山中的刘翔?
吃苦耐劳
翻越远方的大山
翻越远方的大山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2001年,在埃德蒙顿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和约翰逊第一次碰面。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最终,约翰逊得了冠军。我暗暗地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2002年,我参加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国际室内田径赛。那是我第一次和约翰逊肩并肩站在跑道上。但真的是很遗憾,那次比赛,我在跨越第二个栏的时候摔倒了,我所能看到的,只是约翰逊的背影。
随着进入决赛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整个2003年,我跟他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
2004年5月8日,国际田联大奖赛在日本大阪举行,我久久等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我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了我的背影。
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 是约翰逊让我意识到这是真的。比赛完,他第一个走向我,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了一句:“干得漂亮!祝贺你”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翻越远方的大山讲的是什么样的刘翔?
是一个有远大目标,敢于超越,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尊敬对手的刘翔
课文标题‘翻越远方的大山’中的‘远方的大山’指什么、
当然就是阿兰。约翰逊。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二、教学重点: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三、教学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四、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配套光盘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词新词。
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当初 祝贺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掣 字形区分:纪 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继续感知。
1、播放录音。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读得最好段落进行朗读。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刘翔成功的过程,感受他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能够从刘翔身上得到某种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跨栏 呐喊 纪录
背影 风驰电掣 遥不可及
2、同桌互批,订正错字。
3、说说由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第二行词语又让你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去了解刘翔的心路历程。
二、研读文本,感受历程。
1、自由读全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题目?
2、出示: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1)这段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的作用)
(2)这句话后面的“!”表示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句话?(激动、欣喜)
3、“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儿找出来的?
(1)把约翰逊比作大山,说明了什么?啊个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奢望)
(2)“遥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和约翰逊相差甚远)
(3)指导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来读,重读“根本就不敢”“遥不可及”“更别提”)
(4)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展开想象谈一下。
过渡:那么,刘翔是怎样成功翻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10自然段。
4。、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然后填表吧!
时间
“我”
约翰逊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学生自由填表读课文,填表。
(2)全班交流。
①谁能来说说2001年“我”和约翰逊的表现?
②“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观众,你在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④作业一名一直以来把约翰逊当作自己目标的运动员,刘翔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决心赶超约翰逊)
⑥那么,2002年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呢?
⑦当看到约翰逊的背影时,“我”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过渡:在不断的训练中,在坚定的决心下,“我”的成绩越来越好,进入决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和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赛中,“我”和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一点?(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
⑨你从“总是”和“!”体会到了什么?
⑩三年的时间,“我”的进步是神速的。请你想一想,“我”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出示:
展开想象写话:
狂风暴雨中,我 ;
风刀霜剑中,我 ;
身染疾病时,我 ;
别人休息时,我 ;
……
?虽然“我”在不断进步,但是约翰逊这座大山依然横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经站在山脚下”!
?2004年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久久等待的那一天”指是什么?
“我”的成绩是多少?此时“我”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反而迷糊了?
?展开想象:如果你是一名体育记者,你会如何祝贺刘翔?
师生合作:师当刘翔,生当体育记者。
?听到你们的祝贺声,“我”才回过神来。(齐读: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那一刻”指的是什么?(约翰逊祝贺“我”的时候)
“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指导朗读: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三、感情精神,进行教育
1、你从刘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吗?你打算怎样努力来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你知道刘翔的哪些名言?
2、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员的名字?简述有关他(她)的故事。
翻越远方的大山中刘翔的成功离不开什么
他的成功离不开;“拼搏”和“努力”,他裭称作“中国飞人”。
读《翻越远方的大山》的感想
《翻越远方的大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刘翔从不敢奢望见到约翰逊,到战胜约翰逊的经过,表现了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表现了他有目标,有梦想,遇到挫折不灰心,继续坚持拼搏的精神,所以最终获得成功,打败了约翰逊。刘翔的经历让我们知道了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有些看上去不可战胜,只要不放弃努力就能成功,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成功,不断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也要在学习中树立起目标,向学习好的能力强的同学学习,并在以后努力超越他们,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好学生。
成功就是翻越远方的大山阅读答案
可以去百度,只要你读一下这句话,百度就会有答案,你去百度吧,但千万要有自己的见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