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原文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譯文三年間我的
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原文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譯文
三年間我的夢魂時時飛向吳中故園路。我送只傳信的黃犬,隨你返回故土。若到松江呼喚小舟擺渡,切莫驚嚇了鷗鳥白鷺。吳中四橋的河灣渡口,當年都是我常游的去處。我曾像王維描繪《輞川圖》那樣,細細品味吳中暮春景物,也常常吟誦王右丞的詩句。定個還鄉的歸期天公已應許,身上春衫還是小蠻的細針密線,曾浸濕了西湖依依的淚雨。
注釋①伯固:蘇軾詩友蘇堅,字伯固,隨蘇軾在杭州三年。②黃犬:狗名。據《晉書·陸機傳》載,陸機有犬名黃耳,陸機在洛陽時,曾將書信系在黃耳頸上,黃耳不但送到松江陸機家中,還帶回了回信。這里用此典表示希望常通音信。③《輞川圖》:唐王維于藍田清涼寺壁上曾畫《輞川圖》。④小蠻:歌妓名。這里指蘇軾侍妾朝云。
賞析
這是一首憑想象寫就的夏日乘涼詞。上片抒寫作者對蘇堅歸吳的羨慕和自己對吳中舊游的系念之情。下片使用虛筆,以王維詩畫贊美吳中山水,抒發自己欲歸不得的惜惋,間接地表現他對宦海浮沉的厭倦,筆致極委婉清麗,令人愛不忍釋。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