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下列行为不属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属为无行为能力的人吗

火烧 2022-03-02 17:35:41 1043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属为无行为能力的人吗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属为无行为能力的人吗无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已满十周岁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未成年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
下列行为不属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属为无行为能力的人吗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属为无行为能力的人吗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属为无行为能力的人吗

无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已满十周岁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未成年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无法判断,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各种民事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活动都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无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一些根据其年龄、智力事实上可以理解的行为或不会损害其利益的行为,比如购买一块橡皮,接收奖励、赠与等等。
无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
1、纯粹受益和行为能力以内的细小民事行为有效;
2、其他行为均无效;
3、如果定立合同,合同本身不能成立。
关于无行为能力人继承问题补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5年9月11日)第41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必须注意的是,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他们所立的遗嘱应为有效。盲、聋、哑属于生理疾病,并不代表其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他们所立遗嘱应为有效。

70岁以上老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您好!70岁以上老人如果没有患老年痴呆症和其他医学上认为应该限制行为能力的认知障碍的,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谢谢阅读!

60岁以上的老人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0岁以上的老人有行为能力的标准是什么

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简称“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行为能力是法律概念,但具有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都有行为能力。
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2条还对"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认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70岁以上的老人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成年人的年龄无关,只与成年人的精神状态有关。如果成年人是精神疾病患者,没有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去这种情况,其他的都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正常人。所以,楼主问的70岁以上老人,一般情况下都还是正常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老人无行为能力怎样卖房

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由人民法院指定鉴定机构,对老人进行法医学鉴定。 鉴定结果作出后,人民法院依照鉴定结果进行判决。 居委会只能证实老人近来的精神状况,不能作为鉴定结论使用。

无行为能力的人能过户房产吗?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为“未满十周岁”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即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构成不需要二者都具备,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是“或”的关系,只要二者具备其一即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精神病人、失能失智老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无法作出真实的意思表达,因此法律为之设定了监护人。由此,监护人便负有了对上述人员在生产、生活中的照管以及代为行使相关权利的职责。但是,在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的过程中,或出于对被监护人权益的漠视,或图谋于其经济上的利益,或为弥补长期照顾的拖累而寻求精神平衡,因此侵犯被监护人房产等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
无民事行为人名下的房产过户办理流程:
第1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房屋产权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2步: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
第三步:监护人作为产权人的法定代理人向房地产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交易过户手续
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因此房地产登记机关会视具体情况要求监护人提供为产权人利益而出售房产的证明档案或作出必要的承诺。
四、常见的房产纠纷
(1)监护人滥用权利卖房
监护人如果为了保证被监护的无行为能力人正常生活而必须进行房产出售较好保留证据之后再进行房产交易。而如果监护人无法证明其出售被监护人房产具有正当理由,那么就是属于滥用对被监护人财产的处分权,为此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2)夫妻一方擅自卖掉共有财产
如夫妻双方共有一处房产,其中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另一方为法定监护人也无权擅自卖掉二人共有房产。作为监护人理应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除被监护人利益之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如买方不属于“善意”取得的话,该房产合同一般被认为无效。
(3)监护人自作主张放弃继承
被监护人虽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仍享有继承权。法定监护人一般不能代理被监护人放弃继承权。这明显损害到了被监护人的利益,这种代理行为会被认为无效。
来源::china.findlaw./

无行为能力的人可以协议离婚吗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法定提出离婚的理由第五项中指出“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是指前四项法定理由以外的其他理由,如因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理由成立,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离婚。
配偶患有精神病的情形有以下三种情况:1、婚前曾患过精神病,婚后因受某种刺激复发;2、婚前未曾患有精神病,婚后因某种强刺激或外伤造成精神病;3、因精神病遗传而在婚后患精神病。
因婚前患过精神病或因家族有精神病遗传患精神病,不论是否隐瞒,均不是准予或不准予离婚的理由。《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是“感情确已破裂”的原因是由配偶患有精神病所致,离婚的理由是可以成立的。
因配偶患有精神病而提起离婚诉讼的,应首先解决好精神病病人的监护人、生活起居等问题,绝不能因离婚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离婚,是处理解决夫妻身份问题,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其他人是不能代为行使的,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也应当尊重其权利,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无行为能力的人如何立财遗嘱

不能立遗嘱。
法律依据 继承法
第二十二条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无行为能力的人如何立遗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1条的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