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炯江城子 欧阳炯《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原文及翻译赏析
欧阳炯《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原文及翻译赏析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原文: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休道未还家。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注释
1争忍:怎忍。2方寸乱:心乱。3借问:向人询问。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欣赏
这首词写春日闺情。首句写景,『暖日」点时令,风和日暖,晴窗映碧,已见春深。著一「闲」字,便觉有情。「闲」,指闲散。只有在窗前有人的情况下,才会有闲散之感。这里的闲窗是说思妇看到窗外的残春光景,由于孤寂而闲得发愁。「小池春水浸明霞」,「明」,一作「晴」。此句写实景,亦寓愁情。冯延巳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池水涟漪,自然会荡起思妇的闲愁。头两句对仗,「浸」与「映」为互文,春水与明霞相映,景色极为绮丽。但」浸」字也有沉浸之意,春光如许明媚,怎不令伊沉醉呢?写到「数树海棠红欲尽」,思妇的恋春之情转到惜春,「海棠红欲尽」,正是春意阑珊时候,满地落红,使她不堪看。「争忍」,怎能禁受的意思。歇拍落到自己身上,「玉闺深掩」,玉闺,犹金闺。用金、玉字,形容闺房华贵。「争忍」二字界于两句之间,意亦上下贯连既不忍春事将尽,更不忍深闭闺房虚度年华。上片着重写景,景中有情,因景中有人在,但未正面写人。上结落到自身,只是用虚笔写人之所感,为下片正面写人转入抒情蓄势。换头「独凭绣床」,人已出矣。首标「独」字,正切闺情。绣床,有彩绣为饰的床。古人坐卧之具皆曰床,此处用「凭」字,倚靠的意思,当是坐具。「方寸」,心也。「乱」,谓心绪烦乱。「肠断」,极其伤心,才会感到愁肠寸断。「断」、「乱」,押韵。与上下句的关系也和上片「尽」、「忍」一样,彻上彻下。上结「玉闺深掩过年华」,犹是慨叹之辞,由慨叹、心乱到肠断,抒情步步深入,到实在忍不住时,于是热泪不禁夺眶而出,才会出现「泪珠穿破脸边花」。「脸边花」,写女子腮脸如花艳美。作者在另一首词中写道:「好花颜色,双脸上,晚妆同。」这也是写双脸如花美。词人笔触常涉及到美人泪脸,冯正中词:「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韦端己词:「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写法和用字都不相同,特别是在用动词上的差异,大有讲究。冯词用「滴」,韦词用「界」,本词用「穿」,比较起来,「穿」字兼有「滴」、「界」两字之妙。用「滴破」,想见泪痕点点,用「泪界」,则泪痕两线。这里用「穿破」,「穿」比「滴」重,既然「穿破」,而且直到脸边,自然也包含「泪界双线」,就泪痕来说,还要深些。此处只就用字而言,并不意味着评论全词和词家。词中刻划思妇的形象和心理,写到「泪珠穿破」,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势,谁知煞尾忽转新境,出现邻家女郎来问良人音信,教她害羞地答道:「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呢!」笔意活泼,情趣盎然,带有浓厚的民歌色彩,深得水穷云起之妙。这首词的语言也不若作者其他作品那样秾艳。 诗词作品: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诗词作者:【唐代】欧阳炯诗词归类:【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