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长平之战图解 长平之战,一个被腹黑了2000多年的人,其实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长平之战,一个被腹黑了2000多年的人,其实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歼灭包围战,造就了两个著名的将军,一个是白起,一个是赵括。当然,一个是正面形象,一个是反
长平之战,一个被腹黑了2000多年的人,其实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歼灭包围战,造就了两个著名的将军,一个是白起,一个是赵括。当然,一个是正面形象,一个是反面形象。作为胜方的白起,其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反方的赵括,历来被认为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的代表。但是,仔细扒一扒那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赵括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长平之战的初期,赵国的将军是廉颇,他打的是防守战。秦国远道而来,急于求成,廉颇反其道而行,坚壁高垒,等秦军疲惫了再进行反击。廉颇的战术不错,但长时间的防守需要强大的国力做后盾,此时的赵国不具备这个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秦国的反间计,赵王很自然地把廉颇换下来,换成赵括。>听说赵国中计了,秦王非常高兴,他也换了将军,把王龁换成了白起,不过他是暗中换的,而且当做一个军事秘密让人严守,大概是想让赵国继续轻敌。从秦王换将这个动作,我们可以猜测,赵括并不是后来人们说的那样只会纸上谈兵,不然,秦王为什么换成重量级战神将军白起?> >赵括完全改变了廉颇的战略战术,大概是年轻人的急功近利吧,他率领军队全线出击。而他的对手白起呢?则兵分两路,一方面假装失败引诱赵军深入,另一方面切断赵军退路,使赵军粮道断绝,被困在长平。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年轻人赵括第一次出战,本身经验就不足,还遇上个战神白起,这只能说是他的不幸。> >眼看着敌人进了自己的包围圈,秦王亲自到河内,又是给百姓许诺加官进爵又是征兵,把15岁以上的壮丁全部征到长平来助战,以堵塞赵国的援军和粮道。>在秦军的严密防守下,赵括和他的军队只好在包围圈里修筑防事等待援军。这一等就是46天,援军没等来,军粮也早没了,赵军出现人吃人的现象。46天,如果赵括不堪一击,怎么可能在战神白起的包围下断粮断援军坚持46天?> >援军最终没有来,赵括把他的兵马分成四路,想突出重围,但每一路都没有突出去,他自己也死在了秦军的乱箭之下。赵军失去了主帅,一下子乱了方寸,几十万人全部投降,后来被白起全部活埋了。> >这场战争不单单是战略战术的较量,也是秦赵两国实力和用人的较量。但作为失败将领的赵括,却做了替罪羊,被腹黑成只会纸上谈兵。从秦王的临阵换将保密,和被困坚持46天,我们可以想象,赵括还是有些能力的,只是他太年轻,不懂得战争背后的故事。
很赞哦! (1034)
相关文章
-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有何历史影响?为什么赵国打不过秦国?
- 长平之战后为什么不灭赵国 长平之战,四十万古人被活埋的真相,与谁有关?
-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后赵国苦撑38年,赵国为什么还能坚持这么久?
- 长平之战的真实人数 长平之战带来什么影响?长平之战后的赵国
- 长平之战后为什么不灭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燕国来犯赵国是如何打败的?
- 长平之战后为什么不灭赵国 长平之战中赵国被坑杀军民四十五万,罪魁祸首是谁?
- 历史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结果 长平之战有什么争议之处
- 长平之战前期为什么不上白起 长平之战后,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什么不灭掉赵国?
- 长平之战遗址 在長平之戰中,趙國已經無法承受長期對峙的消耗
-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境况如何?长平之战对赵国有何影响?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