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 心理学在癌症干预方面的贡献
心理学在癌症干预方面的贡献
当代心理学尤其在西方已经广泛涉足于癌症的预防与治疗领域。不可否认,心理学对于癌症干预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这些主要体现在临床不良症状的舒缓并且帮助癌症患者减轻痛苦,例如疼痛干预、呕吐、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抑郁情绪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心理学对癌症干预的几个主要方面。
疼痛干预
或许并不像很多人所想像——心理学在癌症临床干预方面只能做些减轻心理压力以及痛苦情绪的工作。事实上,疼痛控制是心理学对癌症临床干预最大的贡献之一。一些疼痛干预方面的技术包括生物反馈疗法、催眠、心理治疗、放松疗法等等。通过对不同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癌症患者减轻疼痛。其实,疼痛是健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除对癌症疼痛的干预外,心理学还广泛涉及慢性疼痛的治疗(慢性疼痛干预也是我个人研究领域之一)。
社会支持干预
通过积极支持等技术帮助癌症患者减轻绝望感、促进希望,加强生活信念。逐步恢复生存的信心,使之生活趋向于正常化。
恶心、呕吐治疗
很多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导致一些不良临床反应,比如呕吐、恶心等症状。心理学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干预由化疗引起的恶心与呕吐,一些手段比如反应调节、视觉想像、放松、脱敏等等来帮助癌症患者减少不良反应。
躯体形象咨询
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因癌症而节肢、割除身体某部位而使其外观残缺的患者群体,例如因乳腺癌而切除乳房。通常,这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通过咨询使其重新树立认知、恢复生活信念,以及正常的人际交往。

最后,一个或许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心理因素是否与癌症患者的寿命(存活期)有关?换言之,通过心理干预是否可以延长癌症病人的寿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在国外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并且一些研究得出了二者相关的结论。然而,这些实验也被心理学家指出了许多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即实验设计本身有问题。
因而,我们只能归纳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病与复发相关。由于实验设计本身的种种缺陷,严格地讲,我们无法归结“心理干预可以延长癌症患者寿命”的结论。
后记:在后面的系列中我将介绍压力、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