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结构示意图 猪笼草的叶孑像什么

猪笼草的叶孑像什么
猪笼草的叶孑像什么
不同种类叶子形状是不同的,比如圆盾猪的叶子像盾牌,风铃猪的叶子像眼睛,米兰达的叶子最长可达一米,像扁担。
猪笼草的叶子黑了
性喜温暖、溼润和强散射光的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和强光曝晒。 1光照常生长在自然条件属半阴的大树林下或岩石的北边等环境中,夏季必须遮阴,避免强光直射,否则叶片容易被灼伤,直接影响叶笼的发育。但长期生长在阴暗的条件下,会导致叶笼形成慢而小,笼面彩色暗淡,因此在室内栽培一段时间后,要将其置于窗前加强光照。 2 温度生长适温为25~30℃,3~9月为21~30℃,9月至来年3月为18~24℃。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18℃,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缘遭受冻害。 3溼度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只有在高溼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空气溼度在80%~90%时生长最佳,所以要勤浇水(水中应不含石灰质),保持土壤润而不溼。一般每天4~5次,保持叶面溼润,且笼子水位有1/3,这样笼子就不容易枯掉。 4土壤猪笼草偏好较酸性的介质,喜疏松、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栽培可以将泥碳土、珍珠石、蛭石以1.5:1:1的比例混合后使用,加上木炭屑、干牛粪碎块为栽培基质,混合时应注意加水搅拌均匀,以便让介质充分吸收水分。或用泥炭、水苔、树叶加碎牛粪、木炭屑与黄砂混合作基质。但以水苔等为基质时,由于水苔会酸败,通常半年到一年后要更换。所以,水苔比较适用于扦插苗或小苗的栽培。
猪笼草的叶子为什么打卷?
施肥过量或者水少造成的。
养殖要点:
光照
光照是养出巨大且鲜艳的捕虫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供足够的空气溼度、中等的土壤溼度和充足的光照,可以让叶片呈现犹如红葡萄酒般的红色。植株可以被驯化接受一些阳光直射,最好是早晨的阳光。相反全日照会使得植株的颜色变得暗淡并且阻碍植株的生长。强光灼伤的表现非常迅速,首先只是老笼子被灼伤或脱水,最后整株植物都受到损伤。当植株结出新笼子,说明植株已经适应了新环境。一般来说,更充足的光照,就使植株结出更大更鲜艳的笼子。在提供充足光照的同时,也必需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空气溼度,特别是在大风和干燥炎热的天气下。所以明亮的散光更适合猪笼草。使用遮阳网时,遮光率在50~80%的较适宜。如果是种植在塑料大棚中,最好使用透明的聚乙烯棚膜。除此以外,日照时间的长短也影响植株吸收光能的多少。大部分的猪笼草可以忍受缺光的环境,但它的生长速度会因此而受到限制,同时也需要减少浇水的量。当猪笼草得到了足够的光照时,它会在笼子的大小和颜色上有所反映。如果猪笼草受到光照不足的困扰时,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它提供几个小时的人工补光,这是有好处的。
水分
猪笼草对栽培介质的水份含量的要求并不高,猪笼草通常较不喜欢过度潮溼而不透气的的栽培基质。不像其他食虫植物只需要在生长季节保持土壤溼润,在种植猪笼草时,需要时刻保持土壤的潮溼。基质以不能挤出水且松散为宜。因此,采用浇水的方式会比较适合猪笼草。不过,仍然可用浸水法来供水,只是需要改良栽培基质的透气性,增加大颗粒栽培基质的比例,以免栽培基质过溼。
虽然全部的食虫植物生长都需要含矿物质较少的软水,但猪笼草对于水质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可这并不表示猪笼草不需要优质水。由于猪笼草的栽培期很长,使用浸水法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盐份的累积。在栽培介质的表面上会出现许多黄白色的水垢,这便是由水中的盐份沉淀下来形成的,这对猪笼草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可将表层的栽培基质去掉,重新铺上一层新的栽培基质情况便能得以改善。
空气溼度
空气溼度的高低是影响猪笼草是否能够正常结出瓶子的关键。
在自然条件下,猪笼草通常生长在较为潮溼的地区,溼度至少有60%。因此在栽培上,许多人总是会遇到猪笼草长不出新的笼子的问题;瓶子往往还没长大,便如焦掉一般枯萎了。猪笼草不长笼子,大部分原因在于环境太过干燥。但这并非是指水浇得不够,而是空气的溼度太低。要提高空气的溼度,可以用透明塑胶袋将猪笼草整个罩住,如此就能轻易地得到一个高溼度的环境。将猪笼草放在水族箱中,或者摆在角落,只要减少通风,溼度便会提高。不过,猪笼草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只要新的捕虫笼长出来后,可试着逐渐降低空气的溼度,让猪笼草适宜较为干燥的环境。
温度
猪笼草分布的高度很广,从平地到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在园艺上,依据其海拔高度的分布而分成两大类:高地种(high land)和低地种(low land)。生长在海拔1200m以上高山的猪笼草便是高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1℃,夜间10℃;生长在平地或海拔低于1200m地区的猪笼草为低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9℃,夜间21℃。昼夜温差对于猪笼草的生长很有帮助,季节的变化却并不重要。低地猪笼草生长在低纬度地区,这些地方四季的变化不明显,整年的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然而,高地猪笼草生长在高山上,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很大,可达10℃以上。
猪笼草的猪笼为什么会枯萎, 为什么我养的猪笼草的猪笼会干
猪笼草的生长适温为25~30℃,3~9月为21~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猪笼草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猪笼草在高溼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需经常喷水,每天需4~5次。如果温度变化大,过于干燥,都会影响叶笼的形成。
红瓶猪笼草哪里有卖猪笼草的
卖猪笼草的店,肯定有这种最普通的红瓶猪笼草,其次,就是网购
猪笼草的作文
种植猪笼草的主要目的是用作观赏的,而观赏的焦点是她的捕虫器——“笼子”,笼子色彩鲜艳,造型奇特,是非常精致奇妙的捕虫工具,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不同的品种,笼子形态各异,即使是同一棵多数也能长出两种不同形态的笼子,一般生长于下部的笼子较胖、较圆、较大,称之为低位笼或下位笼,生长于上部的笼子较长、较细、偏向于漏斗状,称之为高位笼或上位笼。笼的口缘外翻,并有一条条光滑的凹槽伸向笼口内缘,当昆虫滑落时可起到导向作用。笼口的上部长有顶盖,可防止雨水或其他杂物落入笼中,并可阻挡上部射入的光线,迷惑落入笼中的昆虫使其找不到出口。也有个别的猪笼草如苹果猪笼草(Nepenthes ampullaria),顶盖窄长并外翻,使笼口可接到从上面掉落的鸟粪、雨水等,自然的进化真是非常奇妙!在笼子的表面笼盖的对侧,常会有两条平行的翼,从笼口延伸,向下汇集于笼底,它的功能也许是方便昆虫等小动物从笼子的底部攀爬至笼口,是整个完美的“死亡陷阱”的一部分。
猪笼草靠如此奇妙的笼子捕捉昆虫,笼子开口的边缘会分泌蜜汁,受此吸引的昆虫采食时滑落笼中,笼子内壁光滑无法爬出,笼内分泌的消化液可将昆虫淹死并消化吸收。(很多人以为昆虫落入笼子后笼盖会盖上,实际上笼子开启笼盖后是无法再盖回去的!)
猪笼草的趣事
猪笼草喜欢吃荤,是一种很有趣的肉食植物,蚊子、苍蝇钻到它的袋袋里,它盖子一合,就可以安心地吃“唐僧肉”了。但猪笼草吃老鼠,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英国一个研究小组2007年在菲律宾发现了一种巨大的肉食植物,这种植物属于猪笼草的一个新品种,可以将老鼠这样的齧齿类动物整个吞食。该研究小组用英国著名自然历史学家戴维·艾登堡爵士(David Attenborough)的名字命名了这种肉食植物——Nepenthes attenboroughii,其实就是一种猪笼草。这种猪笼草的袋袋很大,可以将一只老鼠装下。看到它,你会联想到1986年电影《恐怖小店中那个吃人的植物“奥黛丽”。
这种猪笼草是由阿拉斯泰尔·罗宾逊、斯图尔特·麦克弗森、沃尔克·海因里希、安德烈·弗莱施曼等四位英国植物学家在2007年6月发现。在听说当地两位传教士看到了一种可吞下整只老鼠的植物以后,他们最终在菲律宾巴拉望岛的维多利亚山发现了这种巨大的肉食性猪笼草。
猪笼草会长出滑溜溜的管状叶子结构,将一种名为phytotelmata的液体隐藏起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爬上猪笼草,会在滑溜溜的叶子上摔倒,掉进猪笼草的袋袋里,最终在phytotelmata液体中溺死并被溶解。这些猎物源源不断为猪笼草提供养分。
今年26岁的麦克弗森是多塞特郡普尔人,他说:“这是最大的肉食植物之一,在21世纪以前从未被发现过,这的确不同寻常。很多猪笼草不仅猎捕昆虫,还将包括老鼠在内的齧齿类动物当作美食。而新的猪笼草Nepenthes attenboroughii则大得惊人,足以将老鼠这样的猎物整个吞下。”
猪笼草的奥祕。
猪笼草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658年,由法国殖民者在马达加斯加发现,1737年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命名为"Nepenthes",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nepenthes",意为解除痛苦,意指看到猪笼草这么神奇美丽的植物就不觉得为了找寻它长途跋涉地艰苦了。18世纪由于猪笼草的奇特外形被欧洲殖民者从东南亚引入,作为观赏植物开始人工栽培。中国早在18世纪就已将猪笼草用于药用(《陆川本草》有记载),但作为园艺观赏植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国外不断进口优良的猪笼草品种,包括现在各大花市都能看到的“花市猪笼草”——“红瓶猪笼草(N. ×Ventrata)”。
猪笼草的养护
养殖方法:
第一:猪笼草喜欢溼度较大和光线明亮的环境,如果您的环境过于干燥或过于通风可能猪笼草会不容易结笼。
第二:猪笼草要每天浇水,不要让介质太乾,不建议您用“腰水”的方式,因为腰水介质容易腐烂而变得不透气。 以盆浸法(香港、台湾地区称之为“腰水”法)
第三:不要让猪笼草的笼子干掉,如果笼子里的消化液干了你可以灌一些水进去,水位到笼子的三分之一就好了,笼子里有水时笼子较不容易枯掉。
第四:如果天气很热,最好晚上给它喷水降温,日夜温差大一些似乎对猪笼草的生长挺有利。
第五:不要经常地给你的猪笼草换环境,既使你现在的环境不是非常理想,只要耐心得地等它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后还是会结笼不断的。
第六:你可以隔两三星期给猪笼草喷一次叶肥,但不要将固态肥放进盆子里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在5~6月进行。选取健壮枝条,剪取一叶带一段茎节为插穗,叶片剪去一半,基部剪成45°斜面,用水苔将插穗基部包扎,放进盛水苔和盆底垫小卵石的盆内,并用塑料大口袋连盆和插穗包起来,保持100%空气溼度。插后保持30℃高温,约20~25天可生根。
压条繁殖:在生长期于叶腋的下部割伤,用苔藓包扎,待生根后剪取盆栽。
播种繁殖:在原产地通过人工授粉,提高猪笼草的结实率。采种后立即播种,盆内基质用水苔,种子播在水苔上,经常浇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溼度,盆口用塑料薄膜遮盖。发芽适温为27~30℃,播后30~40天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