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马来法和马云 马云与淘宝的背景资料

火烧 2021-10-06 12:41:41 1071
马云与淘宝的背景资料 马云与淘宝的背景资料马云和淘宝网的关系:淘宝网是马云创建的。人物简介: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杭州人,祖籍浙江嵊州(原嵊县)谷来镇;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

马云与淘宝的背景资料  

马云与淘宝的背景资料

马云和淘宝网的关系:淘宝网是马云创建的。
人物简介:
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杭州人,祖籍浙江嵊州(原嵊县)谷来镇;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董事长等职务,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淘宝网简介:
淘宝网是亚太地区较大的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立。淘宝网现在业务跨越C2C(个人对个人)、B2C(商家对个人)两大部分。截止2010年12月31日,淘宝网注册会员超3.7亿人;2011年交易额为6100.8亿元,占中国网购市场80%的份额。比2010年增长66%。2012年11月11日,淘宝单日交易额191亿元。截止2013年3月31日的年度,淘宝网和天猫平台的交易额合计突破人民币10,000亿元。

《学与问》的背景资料

不耻下问: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别云间背景资料

别云间
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作者简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注释]
1.“云间”,即今上海松江,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被逮捕。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
2.“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3.“南冠”,用春秋钟仪的故事。
4.“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
5.“灵旗”,汉武帝为伐南越,祷告太一,作灵旗。这里指抗清的旗帜。
[译文]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赏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马来法和马云 马云与淘宝的背景资料

费马点的背景资料`!

费马点的研究与应用
一、 研究动机
未来21世纪高雄将跟上首都台北的脚步---兴建捷运系统,将海都高雄完全发展成最先进的都会区。高雄捷运跟台北不一样,采地下化建筑,其中红线与橘线基本路网已经规划好,听爸爸说,不管是哪一路线都需建捷运主机厂,主机厂对于捷运相当于心脏对于人类,于是便想:是否能找到一个位置到各捷运站的的距离和为最小,以方便控制?
又从文献上得知在三角形中有一点到三顶点距离和为最小,称为「费马点」,于是即以此为出发点,对费马点的性质来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
二、 研究目的
(一) 以数学方法证明费马点的存在及其特性。
(二) 运用物理学方法探讨费马点之相关理论。
(三) 求作直角座标系中的费马点验证物理实验结果。
(四) 探讨费马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 研究设备器材
滑轮、木条、棉线、黏土块、方格纸、量角器。
四、 研究过程
(一) 以数学方法证明费马点的存在及其特性:
Ⅰ.其实在之前就有一些有名的数学家提出相关的作 法及证明,我把文献上找到的一一列于附件说明,另外我也试著做做看是否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求出费马点:
1.费马点之求法(参考图一)。
(1) 做一三内角均小于120°之△ABC。
(2) 以 , 为一边,分别向外侧做正三角形△ABD与△ACE。
(3) 连接 , 交于P点,则P点即为所求。
2.费马点的性质:L= + + 为最小值。
~首先证明由上述作法做的费马点存在-----
ㄅ.(参考图二)旋转△BPC,
使 与 重合( = ),
P点落在H处
则∠BPC=∠BHG=120°
ㄆ.又∠BHP=60°(证明在ㄇ)
∴∠BHG+∠BHP=180°
故A,P,H,G三点共线
ㄇ.∵△BHG △BPC
得 = , =
∵∠2+∠3=60°且∠1=∠3
∴∠1+∠2=60°=∠PBH
因此△BPH为正△,得 =
知存在一点P使得 + + = + + =
~再来证明所求出的点至三顶点距离最小
ㄅ.(参考图三)在ABC内另取一点Q异于P,
连接 、 、
ㄆ.参考步骤(1)之证法同理可证得 + + = + +
ㄇ.
故P点使 + + 为最小值
Ⅱ.一般费马点的探讨仅限于三角皆小于120°三角形内部,那么如果讨论任一角大于或等于120°之三角形,是否能找到一点至三顶点距离和最短?(参考图四)
(1) △ABC的∠A>120°,P为△ABC内部任一点
延长 至B',使 =
做∠B'AP'=∠BAP,取 =
故△B'AP' △BAP,得 = 。
于是 + + = + + ,
(2) 但因∠A>120°,故∠B'AB<60°,
亦得∠PAP'<60°;从而等腰三角形P'AP
中∠AP'P>60°,故 >
则 + + > + + > + ,即 + + > +
亦即:如果有一点P与A重合,则P点即是到A、B、C三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3) 证得:若已知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则费马点即为该内角的顶点。
Ⅲ.三内角皆小于120°的三角形才存在费马点,但在日常生活中不止三角形需要找到一点到各顶点距离和最小ㄚ!也就是如果改变形状后是否能找到一点P点,使得P点至顶点距离和最小,我们以下就最简单的四边形先做讨论(参考图五)。
(1) 已知:四边形ABCD
求作:ABCD内的P点
做法:在四边形ABCD中
∵对角线为直线
∴对角线 为A、C之间的最小距离
同理对角线 为B、D之间的最小距离
发现: 、 之交点P为四边形ABCD内之一点使得 + + + 为最小值
即P点至四边形四个顶点距离和最小
(2) 证明:(参考图六)
在四边形ABCD内另取一点P'异于P
连接 、 、 、
△P'BD、△AP'C中
+ > 且 + > (任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 + + + > + = + + +
故P点使 + + + 为最小值
(二) 运用物理学方法探讨费马点之相关理论———常听人说『数学是科学之
母』,那是否能运用科学方法验证费马点的存在性或一些费马点的性质ㄋ?参考老师的意见并思考后做了一系列有关力学的实验:
1. 实验一:从三力平衡证明费马点的性质- 、 、 所夹的三个角必为120°。
(1) 以木条为边组装正三角形,三顶点各装置一滑轮,取三条等长棉线一端各悬挂一等重黏土块W,分别由三滑轮垂下,另一端连在一起代表P点。
(2) 让重物自然垂下到达静止状态,量测∠APB、∠APC、∠BPC之角度(数据说明在表一)。
(3) 因为三重物重量相等,三条线的张力亦相同,即F1=F2=F3=W在平衡时所构成的力图(参考图A)形成的「封闭三角形(参考图B)」为正三角形,亦即该力图之三力所夹的三个角
皆为120°。
(4) 将步骤(2)之实验装置垂直置于一座标平面之上方,纪录P点座标,再和(三)求出之P点一次函数,以电脑程式计算(详细程式参考附件二)是否符合。
(5) 重复以上步骤5次,并改变三角形的形状重复操作。
2. 实验二:从实验发现费马点具有最低的位能的特性。
(1) 以木条为边组装正三角形ABC置于水平面上,三顶点各装置一滑轮,取三条等长棉线一端各悬挂一等重黏土块W,分别由三滑轮垂下,由实验一已知P点为费马点。
(2) 于P点(费马点)悬挂一黏土块W,让重物自然垂直向下移动到达静止状态(装置参考图C),量测此时P点与水平面之垂直距离,分别作三次后取平均值,高度为hP。
(3) 将P点任意移向三边 、 、 上任意点,然后将重物放开,发现不论在任何边上,均会趋向费马点。根据「物体会自由趋向能量最低点」的原理,可证明费马点具有最低的位能。
(4) 将步骤(3)之实验过程分别纪录得到位能高度h'(三次平均值)、 、 (代表从 点释放后的状况,依此类推)、 、 、 、 (数据说明在表二)。
(5) 重复以上步骤3次,并改变三角形的形状重复操作。
(三)求作直角座标系中的费马点验证物理实验结果———直角座标常被利用在地图的表示上,是否我们能找出求作直角座标系中的P点(P点为至各顶点距离和最小的一点)再配合电脑程式来验证我们实验结果?
(1) 三角形---
a.为方便起见一边固定于x轴上且一顶点为原点,做法乃利用前述(一)的想法
b.以下先就特殊三角形一一做讨论再推广至一般三角形
ㄅ.三角形(参考图七)
=
= =
故P点座标为( )
ㄆ.等腰三角形(参考图八)
∵四边形AOBC为鸢形

又∠OPC=120°
因此∠OPD=60°
故 = = =
则P点座标为( )
ㄇ.直角三角形(参考图九)
设过P点之函数为y=ax+b
将A,B,C,D四点座标代入
求 , 之方程式并解联立方程式
: y= x+y1
: y= (x-x1)
得P点座标为
ㄈ.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之一种,故P点座标可参考等腰三角形之求法。同理P点座标也可参考直角三角形之求法。
ㄉ.任意三角形(参考图十)
设过P点之函数为y=ax+b
将A,B,C,D四点座标代入
求 , 并解联立方程式
: y=
: y=
得P点座标为
(2) 四边形---
a. 为方便起见一边固定于x轴上且一顶点为原点,做法乃利用前述(三)的想法
b. 以下先就特殊四边形一一做讨论再推广至任意四边形
ㄅ.正方形(参考图十一)
∵四边形ABCO为正方形
∴ 平分 且 =
(正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
故P点座标为( )
ㄆ.长方形(参考图十二)
∵四边形ABCO为长方形
∴ 平分 且 =
(长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
故P点座标为( )
ㄇ.平行四边形(参考图十三)
∵四边形ABCO为平行四边形
∴ 平分 且 =
(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
故P点座标为( )
ㄈ.菱形(参考图十四)
∵四边形ABCO为菱形
∴ 平分 且 =
(菱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
故P点座标为( )
发现:若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则其P点为此四边形对角线之中点。
ㄉ.等腰梯形(参考图十五)


∴△ABP~△OPC
设 为 , 为y-
( )

又∵ABCO为等腰梯形

故P点座标为( )
ㄊ.两个内角为直角的梯形(参考图十六)


∴△ABP~△OPC
设 为 , 为y-
( ) =


∴△ADP~△AOC
设 为

故P点座标为( )
ㄋ.任意梯形(参考图十七)


∴△ABP~△OPC
设 为 , 为y-
( )=


∴△ADP~△AOC
设 为

故P点座标为( )
(以下为方便起见,将两顶点固定于x轴上)
ㄌ.鸢形(参考图十八)
∵ 为对角线
∴P点在x轴上
又四边形ABCO为鸢形
∴ 平分且
故P点座标为( )
ㄍ.任意凸四边形(参考图十九)
设过P点之函数为y=ax+b
将A,B,C,O四点座标代入
求 , 之方程式并解联立方程式
: y=
: y=0
得P点座标为
五、 研究结果
以下配合直角座标及物理实验,依图形形状不同一一分析物理及数学所求的数据,找出其相关性。
(一) 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任意锐角三角形的P点一次函数(参考前述直角座标的图形):
1. 正三角形:( )
2. 等腰三角形:( )
3. 直角三角形:
4. 等腰直角三角形:( )或
5. 任意三角形:
(二)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梯形、两个内角为直角的梯形、任意梯形、鸢形和任意四边形的P点一次函数(参考前述直角座标的图形):
1.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 )
2. 等腰梯形:( )
3. 两个内角为直角的梯形:( )
4. 任意梯形:( )
5. 鸢形:( )
6. 任意四边形:
(三) 实验一数据(表一):
正三角形 A(2,2 ) B(4,0) C(0,0)
次数 1 2 3 4 5
角度 ∠APC 120° 120.5° 118° 120.5° 120°
∠APB 120° 119.5° 122° 121° 124°
∠BPC 120° 119° 119° 120° 117°
P点座标 测量值 (1.96,0.91) (2.00,1.34) (2.06,1.40) (2.05,1.44) (2.03,1.35)
计算值 约(2,1.154701)
等腰三角形 A(1.5, ) B(3,0) C(0,0)
次数 1 2 3 4 5
角度 ∠APC 123° 118° 119° 122° 120°
∠APB 119° 120° 119.5° 120° 120°
∠BPC 121° 120° 121° 121° 119°
P点座标 测量值 (1.50,1.08) (1.51,0.92) (1.61,0.89) (1.60,0.98) (1.52,1.02)
计算值 约(1.5,0.866025)
直角三角形 A(0,4) B(3,0) C(0,0)
次数 1 2 3 4 5
角度 ∠APC 119° 118° 122° 121.5° 121°
∠APB 120° 121° 120.5° 121° 120°
∠BPC 120° 121° 119.5° 118° 120°
P点座标 测量值 (0.66,0.84) (0.69,0.65) (0.79,0.55) (0.71,0.58) (0.84,0.56)
计算值 约(0.75117,0.695789)
等腰直角三角形 A(0,3) B(3,0) C(0,0)
次数 1 2 3 4 5
角度 ∠APC 121° 120° 119° 118.5° 120°
∠APB 119° 119.5° 121° 119° 119.5°
∠BPC 118° 118° 119.5° 119.5° 118°
P点座标 测量值 (0.58,0.61) (0.72,0.58) (0.62,0.59) (0.50,0.80) (0.66,0.56)
计算值 约(0.633975,0.633975)
任意三角形 A(2.2,3.6) B(4.8,0) C(0,0)
次数 1 2 3 4 5
角度 ∠APC 121.5° 119.5° 120° 118.5° 120°
∠APB 119.5° 120° 120.5° 120° 122°
∠BPC 119° 120.5° 120° 119° 120°
P点座标 测量值 (1.96,0.91) (2.00,1.34) (2.06,1.40) (2.05,1.44) (2.03,1.35)
计算值 约(2.257189,1.381958)
结果:测量值和计算值极为接近,即可证明实验所得之P点为费马点,但于实验中会受到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误差。
(四) 实验二数据(表二):
正三角形 A(2,2 ) B(4,0) C(0,0)
次数 1 2 3
P点座标 P (2.12,1.31) (1.92,1.31) (1.96,1.30)
(2.08,1.33) (2.15,1.10) (1.95,1.09)
(1.98,2.06) (1.94,1.13) (1.86,1.13)
(2.31,1.13) (2.15,1.17) (1.98,0.97)
垂直高度 原来高(hP)为35.3cm
费马点高(h')为32.25cm
32.35cm 31.6cm 32.1cm
32.25cm 31.8cm 32.5cm
32.4cm 31.75cm 32.0cm
等腰三角形 A(1.5, ) B(3,0) C(0,0)
次数 1 2 3
P点座标 P (1.54,0.90) (1.56,0.97) (1.72,0.91)
(1.44,0.69) (1.52,0.80) (1.51,0.92)
(1.50,0.66) (1.61,0.74) (1.64,0.68)
(1.46,0.77) (1.48,0.65) (1.43,0.74)
垂直高度 原来高(hP)为35cm
费马点高(h')为32.3cm
31.9cm 32.1cm 32.0cm
32.1cm 32.2cm 32.15cm
32.2cm 32.3cm 32.25cm
直角三角形 A(0,4) B(3,0) C(0,0)
次数 1 2 3
P点座标 P (0.84,0.74) (0.86,0.64) (0.74,0.69)
(0.96,0.68) (1.00,0.62) (1.06,0.67)
(0.84,0.68) (0.79,0.85) (0.84,0.80)
(0.78,0.54) (0.73,0.74) (0.86,0.79)
垂直高度 原来高(hP)为35.2cm
费马点高(h')为32.4cm
32.2cm 32.25cm 32.3cm
32.4cm 32.6cm 32.55cm
32.15cm 32.5cm 32.4cm
等腰直角三角形 A(0,3) B(3,0) C(0,0)
次数 1 2 3
P点座标 P (0.64,0.61) (0.66,0.53) (0.62,0.66)
(1.12,0.59) (1.06,0.54) (0.95,0.58)
(0.75,0.74) (0.87,0.68) (0.84,0.88)
(0.76,0.66) (0.92,0.57) (0.78,0.82)
垂直高度 原来高(hP)为35.3cm
费马点高(h')为32.5cm
32.4cm 32.2cm 32.5cm
32.4cm 32.6cm 32.45cm
32.65cm 32.5cm 32.6cm
任意三角形 A(2.2,3.6) B(4.8,0) C(0,0)
次数 1 2 3
P点座标 P (2.20,1.49) (2.42,1.37) (2.11,1.63)
(2.55,1.57) (2.65,1.40) (2.46,1.27)
(2.26,1.43) (2.47,1.41) (2.44,1.29)
(2.55,1.40) (2.49,1.48) (2.46,1.23)
垂直高度 原来高(hP)为35.5cm
费马点高(h')为31.5cm
31.5cm 31.35cm 31.65cm
31.3cm 31.6cm 31.5cm
31.55cm 31.4cm 31.5cm
结果:本实验所得之P点与费马点计算值之间存有误差,此乃由于实验中会受到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
六、 讨论与应用
(一) 有一角大于或等于120°的三角形中,无法利用作正三角形的作图法求出费马点的位置,因为利用其作图法求出来之P点,会落在三角形之外,不符合P点至三顶点之连线所成的三个角皆等于120°度,且根据证明,费马点和大于或等于120°该角之顶点为同一点。故在此有一角大于120°或等于的三角形不予以讨论。
(二) 虽然凹四边形之对角线交点在外部,但其对角线和P点性质与凸四边形相同,且做法和座标也相同,因此省略不重复列出。
(三) 我们从实验二发现了一项费马点在物理学上的性质:「费马点为三角形中能量最低点」。因为在操作实验二时,无论将P点移至何位置,释放后总是会向原P点位置移动,即可证明原P点为三角形能量最小值之位置。
(四) 实验所得之测量值和计算值极为接近,即可证明实验所得之P点为费马点,但于实验中会受到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误差。
(五) 费马点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只要是存在于三点之间,求一点距离和为最小值的情况,都可运用到费马点的性质。例如在三城市中建立一变电所,要如何架设高压电塔以减少电能的浪费,或是三户人家之间挖掘一口井等,皆是费马点运用的例子。
(六) 未来预期利用其它物理学及化学方法等尝试证明初费马点的性质,方法如下:
1. 尝试运用电学方法证明费马点:
在电学中,电阻的大小与电线导体的长度成正比,如果以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分别以此量取三段长度的电阻线,并联后的电阻,是否比非费马点的并联电阻为小,试图找出三线并联后的电阻与费马点的关系。
(1) 取一导线和一电阻线串联,再将上述之装置三条并联交于同一电源装置。
(2) 以上述装置的导线与电阻线之交点为三角形的顶点,用木条组装成正三角形。
(3) 将三条电阻线之末端交于三角形内之P点,再与一安培计串联回到电源装置形成通路。
(4) 开启电源,移动P点的位置,找出P点位于何处时电流值最大后将将实验装置垂直置于一座标平面之上方,纪录P点座标,再和(三)求出之P点一次函数,以电脑程式计算(详细程式参考附件二)是否符合。
(5) 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并重复操作。
2. 尝试从理论化学观点探讨费马点的性质:
在理论化学的发展上,已经可以以电脑程式模拟小型化学分子的结构状态,并据以求得最稳定存在(能量最小)的分子排列,对一些三角形分子而言(如环乙烯、环乙醚,环乙胺,这些分子和外界原子的排列,在自然状态下,势必要保持最小能量的稳定态,而这些原子间的相关位置,是否和三角形分子构形中的费马点有关,我想借由一些较简单的化学分子计算软体(MM2,MOPAC),试著找出其中的奥秘。
七、 结论
有关费马点的证明相当多,此次除了找到其数学上一些相关的结果,也利用实验及直角座标探讨费马点在物理上的意义,再一次充分验证了『数学』真为『科学之母』!
(一) 费马点在数学上有「三夹角皆为120°」及「到三顶点之和为最小值」两种性质,除此之外,在物理学上也有「费马点为三角形中能量最低点」的性质。
(二) 顶角小于120°的等腰三角形,费马点必在底边之高上,且底边长度相同时,费马点为同一点。而四边形之「费马点」即为对角线之交点。
(三) 根据理论推出,费马点至三顶点连成之线段所夹的三个角皆为120°,恰和三力平衡时三力夹角皆为120°的特性相同,因此可用物理学上三力平衡的实验找出费马点之位置。

奔马图背景资料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马申科的背景资料 ?

申彤集团的总裁,不就是马申科吗?这人,可是成功人士,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是个名人啊。

BLOOD+的背景资料

背景简介:
那场战争,超越时间与空间,在历史的阴暗中持续着,从未间断。翼手——拥有异形的姿态并以人形出现,在绝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吸食人血,不老不死的生物。另外,为了追寻并歼灭翼手而一直战斗的神秘组织[红盾]。它在这大时代中,展转于人与人之间的黑暗纷争,伴随着更为频繁的斗争,不断成长得更强更大。2005年,冲绳。生活在这里的高中生音无小夜,在温暖的家庭里每天过着平静的日子。她所缺失的唯一一样东西——就是一年多以前的记忆,但是,平静的生活因一件事情而开始改变。要打倒的敌人,该完成的使命,将小夜招回斗争的旋涡中。哈吉,身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演奏大提琴的青年。当他将一把与小夜命运与共的日本刀交给少女小夜之时,历史的车轮终于开始滚动。小夜能否找回失去的记忆,找回失去的自己呢!?
(个人认为:讲的是一群很难死的东西而已~~~~一群很难死大美女与大帅哥之间打来打去的故事而已~~~~~~~)
不过其中的血腥是很吸引眼球的。
人物介绍(重要):
音无小夜(喜多村英梨):
一个住在冲绳市,并加入了校田径部的女高中生。在家庭温暖的怀抱中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但是,幸福的好全无一年前的记忆,对担负在自己肩头的沉重宿命仍毫无察觉。(在杀翼手的时候特别帅的女主角)
哈吉(小西克幸):
高挑的美型大提琴演奏家。似乎对小夜的事情早就知晓,但仍包含着许多迷团。手握小夜命运钥匙的男人。(其实是小夜几十年前的男朋友)
宫城凯(吉野裕行):
17岁。到一年前为止一直作为主力活跃于棒球部,但因一场事故而放弃棒球。急性子。每天以打架和机车为武。但是本性很温柔,也比谁都关心家里的事。
(一开始给人感觉是个事特别多的‘男主角?到30多集后才变帅了那么一点)
宫城陆(矢岛晶子):
14岁。与哥哥凯相反是一个个性温和老实的孩子。虽不讨厌体力活但不擅长。喜欢看书,尤其擅长料理和洗衣服。一直很崇拜运动神经发达的凯。(命运坎坷的小男孩)
宫城乔治:
小夜、凯、陆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叫做“OMORO”的大众酒馆。好像和DAVID有点联系......(前几集就死了。。)
DAVID:
是追踪翼手的组织“红盾”的成员。在冲绳负责监视小夜。(一脸严肃的大叔)
LEWIS:
“红盾”的成员之一。主要从事间谍情报活动。(就是个胖子而已)
谢花真央:
和小夜他们念同一所高中,17岁。个性强烈。喜欢凯,对其一心一意。(千里寻夫)
冈村昭宏:
本地报纸《琉球每日》的记者。在遭遇过翼手事件以后,对其抱有极大兴趣并独自开始调查。(被真央雇来的)
JULIA:
小夜看病医院的女医生。(美女,和DAVID有一腿)
VAN:
和美军一起行动、迷样的法国人。是解开翼手之迷的关键人物?(小配角而已)
翼手:
拥有尖锐爪和牙的异形生物。模拟人的形态并溶入到人类社会中吸食人血为生。生态及个数都无从知晓,是一种被一般社会封印的存在。为此,神秘组织“红盾”持续追击着他们。(女主角就是这东西。。。。。)

Darin zanyar 背景资料

Darin zanyar 瑞典新人,成名于瑞典Pop Idol 2004 R (2004年度瑞典流行偶像大赛) 。
2005年9月28日发行的同名专辑《Darin》。
这首曲子童音的和音与darin的嗓音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顺便 说下瑞典,区区小国竟然是世界第三大音乐出口国,
仅次于美国和英国这两个音 乐超级大国。
当然这种比较是很难得到证实的。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
即瑞典在国际音乐市场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中。
瑞典经常被人称作音乐工厂,不停地产出各种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从流行音乐到重金属乐。
尤其在最具商业性的流行音乐方面,瑞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这一领域中,除歌手外,歌曲作家和制作人更是享有国际声誉。
瑞典商业化的音乐已成为成功的代名

《世纪宝鼎》的背景资料

23 《世纪宝鼎》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通过对“世纪宝鼎”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的介绍,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铸赠、铭文、堪称、结构、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志昌盛、龙兆吉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三、教学建议
1.本课介绍的“世纪宝鼎”,创意基于中国传统鼎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小学生对此接触很少。为了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布置预习时,应特别强调查一查字典或词典,弄明白“鼎”是什么,“鼎”字有几种意思,搜集一些与鼎有关的词语,也可以查一查关于鼎的资料。
2.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课后“思考·练习”,教学过程可以这样安排。导入新课之后,首先让学生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难词难句的疏通,力求使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的思路。然后,引导学生精读第二、三自然段,要求逐段熟读,理解内容,了解说明的层次。在学生掌握两段内容、层次的基础上,按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的要求,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并进行介绍。最后,按“思考·练习”第三题的要求,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相互交流。
3.本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读、说实践活动为主。“思考·练习”第二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使学生能从具体语境出发,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得体地介绍“世纪宝鼎”的艺术造型和象征意义。要达到这一目的,前提是必须反复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段,最好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在熟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介绍,你准备怎么说,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要启发、引导学生认真选取课文重点部分的有关内容,并把有的书面语变成口头解说的话语,还应该做到说话口齿清楚,仪态热情、大方。为使这项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可先让学生在小组说,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说。全班说的时候,应创设具体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完成这道题,主要是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表达的角度去读书,从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去吸收课文的营养。着眼点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并不是要教师概括出几种表达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可能是多方面的,也可能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学生从遣词造句上认为“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这个句子写得很好;有的学生从说明方法上认为本课用的一些数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从结构上认为介绍鼎的造型的一段,按照从鼎座到鼎身,从造型到纹饰,从外到内的顺序,层次清楚;有的……只要是从表达的角度讲的,点点滴滴的体会都应予肯定。切不可把老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也不要让学生记诵什么表达方法。
5.“思考·练习”第四题的设计意图,在于加强词句的积累。由于本文介绍的是文化艺术含量极高的艺术珍品,必然用到专业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术语,例如,“浮雕、铭文、艺术造型、纹饰配制”“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等词句。鉴于小学生的水平,理解这些词句主要的办法是熟读课文,联系语言环境感悟大意,有的词语可以抓住关键字查字典理解,有的可看图或联系实际理解,切不可让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死记词语解释。抄写词句要由学生自己选择,交流时可让学生说说选抄的理由,增强主动积累词句的目的性。
6.要在课内安排较充分的时间练习朗读,并加强指导。本课的朗读,要注意说明文的特点,速度适中,平稳,但要读出层次,要注意句间、段落间的停顿以至一句话中两层意思之间的小停顿,在平和的基调中语调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略有起伏。该突出的重点句、收尾句要适当放慢。一般少用齐读。难读的地方可适当领读。下举两例:
(1)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
两个分句都是前半句说数据,后半句说它的象征意义,因而前半句读得平一些,后半句语调略微升高。“鼎座”“鼎身”只用词语间的短暂停顿稍加区别,而“50周年”和“21世纪”应以重音突出。
(2)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前句是对鼎的外形、纹饰的一般介绍,读得平一些,后句突出底座上龙的纹饰的象征意义,与结尾段“鼎/志昌盛,龙/兆吉祥”相照应。语调略升高,重音突出“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
7.本课应注意的字词。
生字中,“铸、湛”是翘舌音,要读准。“鼎”字要指导书写。
下列词语解释供备课时参考。
商周纹饰:纹饰,指器物上绘成或铸成的图案、花纹。商周,指商朝和周朝。商周纹饰,文中指宝鼎上铸有商周时代风格的图案、花纹。
铭文:铭,在器物上刻字。课文指在宝鼎上铸的纪念文字。
浮雕:在平面上雕刻出来的凸起的形象。
造型古朴:创造的物体形象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工艺精湛:制造的技艺精深。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座鼎,形容说话分量特别重。
鼎志昌盛:志,记、记录。课文指“世纪宝鼎”记载着人类社会的繁荣兴旺。
龙兆吉祥:兆,预示。课文指宝鼎上龙的图案预示着联合国和新世纪人类的幸运和吉利。
礼器:举行重要仪式时用的器具。
四、参考资料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根据1945年6月在旧金山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参加宪章签字的五十一个国家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但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10月才得到恢复。根据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其他方法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联合国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主要机构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总部设在纽约。在日内瓦设有欧洲办事处。
鼎古代炊器。多用青铜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盛行于商周时期,汉代仍流行。
等等,我在找找,还有没有了。

杜牧的背景资料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京兆府万年县(陕西西安市)人。万年与长安两县唐代京兆的首县,也就是京都所在。大和二年(828)进士, 后来长期在各方镇为幕僚,武宗会昌以后,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大中年间回长 安任职,官至中书舍人。有《樊川文集》。
京兆杜氏是魏、晋以来数百年的高门世族,在唐代尤其煊赫。唐朝人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他们一直是统治阶级的最上层。论到京兆杜氏这一家的世系,应当追溯到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杜周本居南阳(河南南阳市),以豪族迁徙(陕西兴平县西北),子延年,又迁于杜陵(西安市南)。他的子孙,在汉、魏、晋诸朝,世代为官,如东汉的杜笃、西晋的杜预。杜笃工为文章,曾作《论都赋》;而杜预在历史上尤其有名,他作官到镇南大将军、荆洲刺史,封当阳侯。他不但通晓战术,建立事功,而且博学多能,精于刑律、历法、水利,能造河桥,又注《左传》,当时人称他为“杜武库”,言其胸中无所不有。杜牧就是杜预的十六代孙。论起这一点来,他与杜甫同是杜预的后裔,不过支派相去很远了。杜甫是杜预的儿子杜耽之后,而杜牧这一支则出于杜预的少子杜尹。杜尹当西晋时为弘农太守。他的六世孙杜颙,在西魏、北周时,作雍州剌史,封安平公,死后葬在少陵。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坟墓,在宣帝杜陵的东南,比杜陵小,故名“少陵”,附近一带地区也叫做少陵。杜的子孙后来都埋葬在这里。杜颙的六世孙杜希望,唐玄宗时,作官到鸿胪卿、恒州刺史、西河郡太守。杜希望有八个儿子,而第六子杜佑最知名,作官到宰相,就是杜牧的祖你。他有三个儿子:杜师损、杜式方、杜从郁。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部,就是杜牧的父亲。
杜牧生平善于论兵,似乎颇有他十六世祖杜预的遗风,但是杜牧诗文中不大提到杜预,不象杜甫对于他十三世祖杜预那样的景仰深至,时常流露于作品中,而杜牧受他祖父杜佑的影响相当大。
杜佑字君卿(公元七三五---八一二年)。他父亲杜希望作官时,曾因为不肯交欢宦官牛仙童而被贬黜;生平爱好文学,奖拨人才,所奖拨者如崔颢等,后来都很出名。杜佑有三个儿子、十个孙子,其中如杜悰,后来也做到宰相;至于能够将杜佑的经世致用之学承继而发扬的,则只有杜牧。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说到他们自己的家:“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五”,就是指他的祖父杜佑撰著的《通典》二百卷,可见他是很珍视这种家学的。杜牧生平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他在《上李中丞书》中说自己“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颇有研究,这正是他祖父杜佑作《通典》考明历代典章制度以施诸衫的家学传统。当然,杜牧有时候也不免要夸耀“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而且勉励他侄子阿宜“仕宦至公相”。这是他思想中庸俗的地方。同时,杜牧生活豪纵,喜好声色,这也是高门世族贵公子不良的习气。
杜牧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癸未(公元八0三年),月日无考。这一年,他的祖父杜佑六十九岁,二月间,自淮南节度使来朝,三月,拜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此后十年后,杜佑一直高居相位。
杜牧降生之时,离开安禄山起兵之岁(公元七五五年)已经四十八年了。在这四十八年间,变帮迭出,使唐朝由所谓“太平盛世”而陷于内忧外患之中。安史之乱闹了八年,到代宗广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才算勉强平定。当时朝廷安于苟且,就以史朝义的降将张忠志(后赐姓李,名宝臣)、薛嵩、田承嗣、李怀仙等为河北诸镇的节度使。这些藩镇后来称霸一方,不服从唐朝中央政令,而河南藩镇,如淄青节度使李纳及彰义(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亦起而效尤,形成军阀割据局面。朝廷虽然用兵讨伐,而力量已弱,常是不能得胜,中途妥协,更失威信。经常的内战自然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同时,自安禄山乱起,唐朝将陇右、河西、朔方诸镇的精兵都调去平乱,所留下的兵很单弱,西北空虚,吐蕃统治者乘机东进,于是凤翔(陕西风翔)以西,邠州(治所在今陕西邠县)以北,陇右、河西之地,都渐渐被吐蕃占领。唐朝和吐蕃的关系自从太宗时文成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后,两族人民和睦相处,经济变化,互相交流。但是中唐以后,吐蕃统治者乘唐朝衰弱,不断东进。当时吐蕃还是处在奴隶社会阶段,所以陇右、河西的人民遂于沦于吐蕃奴隶主的奴役之下,其势力达于邠、陇(治所在今陕西陇县)诸州,距离长安不及五百里。代宗广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十月,吐蕃兵一度进入长安,代宗逃到陕州(治所在今河南旧陕县)。郭子仪等率兵收复长安,吐蕃退去,十二月,代宗才回京都。此后,吐蕃统治者的军队还经常到达邠、泾(治所在今甘肃泾川)、陇等州,长安戒严。
当时唐朝的内政方面也产生了毒瘤,就是宦官专权。肃宗、代宗时,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已经恃君之宠而干预国政,代宗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领禁兵,又开宦官干涉军权之端。德宗初年,泾原兵在长安作乱,拥立朱泚为帝,德宗逃出,宦官窦文场、霍仙随从保护。乱平之后,德宗猜忌诸将,不愿意武臣掌握重兵,于是设置护军中尉两员,分领神策禁军,即命宦官窦文场、霍仙鸣担任。从此神策禁兵宦官掌管,他们权势更大,不但操纵朝政,甚至于可以废立君主了。
可是,就算他真有管仲、诸葛之才,也未必能把唐王朝这件千孔百疮的衣裳补好了,何况他在中进士后十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幕府沉沦下僚,直到四十岁才当上州官。因此,他时常又感到失望,四十四岁时在池州刺史任上,还发出“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春末题池州弄水亭》)的牢骚,任州官以前,更是以落魄公子、风流文人的身份,流连于酒市妓楼。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式的放荡形骸,所谓“嗜酒好睡,其癖已痼”(《上李中丞书》)式的懒散颓废,与他心中时时想参政治世的雄心壮志,正好完整地表现了杜牧的心灵。
史学世家的遗风和对现实政治的关切,在杜牧那里没有机会像他祖父那样施展于实 际政务或历史著述,却在他的诗中形成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一些登临咏怀之作,别人写来大抵是流连山水,描摹自然,而杜牧写来,却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总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如《润州二首》之一: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又如《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 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而另外一些咏史诗中,他的感触就更为明显了: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 游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前者喟叹朝代兴亡变化,岁月倏忽变幻,后者感慨执政者的荒淫糊涂和世人的居安 忘危,透过这些,我们看到他心底的悲凉。此外,还有不少咏史诗都很出色,最著名的 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讽刺天子的荒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感慨历史变化的难以把握等等,都表现着他透过历史对现实的关注。怀古伤今,是不甘沉沦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家世门风的传统和实现理想的抱负所合成的力量在杜牧诗歌中的表现。
然而,当时代的衰颓和自身的怀才不遇使他感到无可奈何时,他也常常以自我旷放来寻求解脱,希望有一种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在《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中他说: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着白苹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在《九日齐山登高》中又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这些诗中一面显着洒脱无羁和看破红尘似的高逸情致,一面又透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尤如那黄昏落日不可挽回,世事和人生都很难勉强,还不如在一时的良辰美景中沉醉,这正是哀中生喜。在《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中,我们更能看出他的心境: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其实杜牧胸怀大志,常以韬略自负,又何尝甘于枯守淡泊?当他自称以“无能”为“有味”,说要逍遥江海的同时,却又恋恋不舍地回望唐太宗的陵墓,遥想那辉煌的贞 观盛世。不过,由于杜牧习惯从广大的历史上看待现实问题和个人遭遇,性格也比较豪爽开朗,他的诗中虽然有颓唐的成份,却并不显得局促阴暗,相反,无论感慨往事、针砭现实还是抒写怀抱、描摹自然,都能在忧郁中透出高朗爽健、意气风发、俊逸明丽的气格, 这一点有些像刘禹锡。前面举出的诗可以看出这种特点,下面再录两首写景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长安秋望》)虽然写的都是秋景,却没有这一类诗常见的衰飒暗淡,倒有些明亮和高朗。据《云溪友议》载,杜牧曾指责白居易“诗体舛杂”,在杜牧本人所写《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也曾借李戡之口说元白体诗“纤艳不逞”、“淫言媟语”;而他应命给李贺诗集写序时又暗示说,李贺诗虽然奇丽谲诡,想象力丰富,但与《楚辞》比起来,“理”不及而“辞”过之(《李贺集序》),也就是诗缺乏思想而过分注重文辞。要革除这两方面的弊病,自然应该是在内容上要“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心”(同上),而在艺术上则要“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应该力求“高绝”(《献诗启》)。的确,他的诗风既没有元白诗平易滑俗的毛病,也不像李贺那样雕琢镵刻,以艳险奇丽取胜。由于杜牧说过“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读韩杜集》)这样的话,并写有《杜秋娘诗》及《大雨行》这样颇似杜甫、韩愈风格的诗,一般认为他受杜、韩的影响较深。但是,从杜牧所擅长的七律、七绝的语言艺术上来看,他有杜甫那种讲究顿挫抑扬、开合回环的声律与布局的特点,但又不像杜甫那么沉郁浑厚,更多地有一种高朗俊逸的气质;而对于韩愈诗较为流畅轻灵的一面,杜牧确有所吸取,而对其最具有强烈特征的奇崛怪异的风格,杜牧却没怎么采纳。他的诗以七绝最为人称道,其次是七律。
总体上说,是以明丽的意象和俊逸的气骨,加上他特有的历史感所形成的诗的深远开阔的视野,构成了其诗歌的特殊境界。杜牧与许浑是朋友,杜牧集中又混入了很多许浑的诗,从这点看许浑的诗风似乎和杜牧相似,后世也常有这种看法。其实,他们的诗风还是有显著差别。律七绝,和格律圆熟、布局谨严、用字精工、诗意警拔等特点上,他的诗确有些像杜牧,如下面两首,是为人熟悉的名作: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合兵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金陵怀古》)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咸阳城东楼》)
但从总体上说,许浑缺乏杜牧那种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也没有杜牧那种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并不像杜牧,在叹息的同时还事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因为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单独地看还不错,写多了就成了俗套,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
《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
另外,张祜也是一位与杜牧相友善、诗风也与之相近的诗人。他的一首《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以短短二十字,写出宫中女子积郁难遣的深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