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与爱我的一点看法论文 关于「毕婚族」的一点看法

火烧 2021-11-27 18:05:52 1061
关于「毕婚族」的一点看法 “毕婚族”是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群体,“先婚姻,后事业”的早婚观似乎越来越成为80后一代所接受。其实在几年前,媒体就发现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中漫延了一股“毕婚热”,男生女生一

关于「毕婚族」的一点看法  

“毕婚族”是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群体,“先婚姻,后事业”的早婚观似乎越来越成为80后一代所接受。其实在几年前,媒体就发现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中漫延了一股“毕婚热”,男生女生一毕业就结婚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而当中女生更爱当“毕婚族”,被戏称为“急嫁族”。据报道,在紧张繁忙的应聘季节,许多女大学生不是出现在招聘会上,而是“为相亲奔走忙”,或在网帖征婚,有的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而“毕婚族”选择毕婚的原因,总绕不开以下关键字:爱情、就业、压力、“剩女”、婚姻观、价值观……

您是怎么看“毕婚族”的?

首先,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毕婚族”的现象,但还不能说已经成为大学恋人毕业选择的主流。其次,大学毕业生毕竟已经是成年人,某些大学生毕业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先婚姻、再事业也是正常的事。“毕婚族”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一种新的选择无可厚非,它本质上是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体现,社会不必为此莫名惊诧。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直认为,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本应该多为国家富强民主、个人事业成就而努力,似乎只有这种选择才是正确的,天经地义的,而婚姻的位置应该排在事业之后;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世界上不只这一种价值观,以追求个人幸福和婚姻美满为终极目标也是一种人生选择,作为毕业生,将婚姻摆在事业之前也不失为一种活法。

毕业时就是分手,曾经的学生情侣大多逃不过“毕业时说分手”的命运,被戏称为“毕分族”。但现在有部分“毕分族”转化为了“毕婚族”,你认为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家庭和事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不可缺少,以往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往往一边是爱情,一边是事业,充满选择的痛苦,而这个时候,很多人为了更好的事业追求,往往取事业而忽视婚姻家庭,成为“毕分族”。

而今天的大学生价值更加开放和多元,在一些人的眼中,并不认为事业的价值要高过爱情,所以在两者冲突的时候愿意选择婚姻;或者对于许多今天的毕业生而言,并没有冲突,只是因为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等原因,事业本身就看不到未来(这与以往的大学生是不同的),便转而先解决婚姻问题,因此便出现了“毕婚族”。

所以,今天的“毕婚族”出现,是社会背景(如当前的就业压力)与个人价值观多元化(如一些女大学生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共同作用影响下的结果。

你认为怎样的婚姻规划才是好的?

婚姻规划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如果有一个婚姻和人生规划的标准答案,那么人生也是没有意思的,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源。因此,我们的社会贤达之士不必总妄想着规范这一代大学生的婚姻生活,每一代人都会搞搞新意思,让更老的一代人莫名紧张一下,这一代也不会例外。

“毕婚族”现象蕴含着怎样的优点和弊端?

职业心理学的研究标表明,婚姻与事业的关系存在两性差异,婚姻对于男性事业发展影响不大,而对于女性事业的发展存在很显著的影响,一般而言,女性在婚姻之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必然会经历一段事业的低谷。对于“毕婚族”的女生而言,她们选择社会就业不景气时期与自己的事业发展低谷相融合,以待未来形式好转之时再追求事业,这与有些毕业生选择考研究生而再留学校三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弊端,与一般的婚姻无异。

您给大学生的意见是?

听说过柏拉图吗? 他问他的师傅什么是爱情,师傅要他到麦田里找一颗最饱满的麦穗回来,但只能选择一个,记住要最好的。 他到了麦田里边走边找,看到很好的,他想到只能选择一个,他想或前面还有更好的,就这样快到了尽头,发现再看到的还不如前面看到的,于是他空手而归。 这就是爱情! 婚姻呢,师傅要他去玉米田里掰一颗最大最好的回来,他吸引了上次的教训,挑了一个很普通的玉米回来,但是回来时发现其实还有比手里这个更好的,但是也只能选一个。 这就是婚姻。

情与爱我的一点看法论文 关于「毕婚族」的一点看法

所谓的“毕婚族”,就是那些早早拿到“玉米”的人,“毕婚”无所谓对错,但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

文/迟毓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