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消失的村庄 攻入13城镇,恢复、开辟敌占区村庄3000余个:北岳区军民粉碎敌万人大扫荡

火烧 2022-11-29 19:31:55 1083
攻入13城镇,恢复、开辟敌占区村庄3000余个:北岳区军民粉碎敌万人大扫荡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1943年9月16

攻入13城镇,恢复、开辟敌占区村庄3000余个:北岳区军民粉碎敌万人大扫荡  

消失的村庄 攻入13城镇,恢复、开辟敌占区村庄3000余个:北岳区军民粉碎敌万人大扫荡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1943年9月16日至12月15日,敌华北方面军第63师团及第110、第26、第62师团及独立混成第3旅团各一部及伪军共40000余人,对北岳区实行所谓“毁灭扫荡”,企图打击该区八路军主力,破坏秋收、屯粮计划,一举摧毁根据地。这次反“扫荡”战役历时3个月,按敌“扫荡”重点分为3个阶段。 日军扫荡 第一阶段,敌对根据地中心区实行分散“清剿”,八路军以“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之敌”战术打破敌“清剿”计划。第二阶段,敌以重兵“扫荡”滹沱河沿岸产粮区,八路军开展主力与民兵配合,掩护群众抢收、屯粮的斗争,使敌抢粮计划落空。第三阶段,敌采取奔袭合击战术袭扰八路军后方机关,掩护其主力撤退。 八路军突围 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内线与外线紧密结合,主力与民兵相互策应,积极打击来犯之敌。但根据地在敌残酷“扫荡”下,损失较严重,在敌制造的多起惨案中,烧毁房屋13万间,被害群众5000余人。北岳区军民在这次历时3个月的反“扫荡”作战中,与敌作战4200余次,歼灭日伪军9400余人,攻克敌据点200余处,炸毁日军火车10余列,击毁坦克3辆、汽车240余部,击落飞机1架,并一度攻入保定、望都、唐县、完县、浑源等13座城镇,恢复根据地原有地区和开辟敌占区村庄共3000多个,粉碎了敌数万人的大“扫荡”。 炸毁日军火车 北岳区反“扫荡”取得胜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一地区地处太行山脉北段,是八路军向冀中、冀东、察哈尔、热河进军的通道。也是晋察冀其他战略区的依托,是敌华北方面军1943年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敌华北方面军对北岳区深为重视,自1938年起不断进行“扫荡”,企图摧毁这块根据地。1943年又对北岳区进行春季“蚕食”和秋季“扫荡”,企图彻底摧毁该根据地,减轻对其占领区及主要交通线的威胁,以便顺利抽兵南下。但敌两次“扫荡”均被抗日军民一举粉碎,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对平津两市及周围交通线造成威胁,为以后的反攻准备了有利条件。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三卷》,2016年版。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