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么克服高不成低不就 低效率的一心多用如何克服?

火烧 2021-05-29 11:42:05 1072
低效率的一心多用如何克服? 今天的时代精英们大多会庆幸,由于有了网络和手机等现代信息沟通方式,同时处理多头绪的工作成为可能,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不再稀奇。不幸的是,人们的注意力却越来越难以集中,这

低效率的一心多用如何克服?  

今天的时代精英们大多会庆幸,由于有了网络和手机等现代信息沟通方式,同时处理多头绪的工作成为可能,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不再稀奇。不幸的是,人们的注意力却越来越难以集中,这种注意力缺失给工作带来的损失甚至超过了高科技所带来的好处。

如何避免受到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其实,有的时候,解决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必要时“无情”地关上你的多功能手机,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女“超人”——“办公室表演”难想像

如果你与美国好莱坞制片人珍妮弗·克莱恩呆上几个小时,保证你会忍不住吞下一片安定,或者给她也偷偷塞上一片。

从早上7时起床后,克莱恩就开始像陀螺一样疯狂地转来转去,处理著各种各样的工作,嘴巴更是没有一刻闲著。看上去就像是一块刚充完电的电池,能量极其充沛。

41岁的克莱恩拥有忙碌的事业。她的作品包括《珍珠港》《世界末日》等15部影片和电视节目。所有这些都需要灌注无数精力和时间。她应对总是爆满的邮箱和多头绪工作的秘诀很简单:如果能同时处理4到5件工作的话,就绝不只处理2件。

克莱恩对此很是得意:“我是一个强迫型的一心多用者和高科技工具的狂热拥趸,并且无法自拔。”

看到克莱恩“办公室表演”的人都会目瞪口呆。据说其中最经典的一幕是:克莱恩一边看着一个电影剧本,一边和剧本作者通著电话,不时瞥一眼面前液晶屏上的新邮件并记录成备忘录,同时不忘给助手打手势、使眼色。最后,这些还都没妨碍她在同一时间内“不停地责难”一名摄影棚主管。至于以什么方式责难,正常人已无法想像。

就像许多其他摩登人士一样,克莱恩为自己是一个“一心多用”者感到自豪。她一边浏览著每日日程表,一边说:“看到代表新邮件到来的标志闪亮、听到滴滴的提示音,我真是热爱它们。”

副作用——“一心多用”影响效率

不过,克莱恩也注意到了“一心多用”给她带来的副作用:不耐烦、易怒、有时候效率出奇低下。她承认:“有时候,邮件数量变少时,我的工作效率更高,因为我能更专注。”克莱恩同时还发现,如果电话里对方磨磨蹭蹭的,她会非常受不了。现在,尽管邮箱空空如也令她感到焦躁,邮箱爆满也不会使她感觉好多少。克莱恩说:“当我早晨起床,发现邮箱里有15封新邮件时,我的胃就不由自主疼起来。”

克莱恩的工作风格可能属于极端一类,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她的今天就像是我们的明天。每个现代办公室一族,从前台到首席执行官,都知道,电子邮件、移动电话等高科技小玩意儿既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又“困住”了我们。那些电子工具在让我们更顺利地与他人交流的同时,总是会扰乱我们的工作、思绪,以及我们所剩不多的私人空间。

那么,工作被扰乱、思绪被阻断,最终会让我们付出多大代价?我们思考问题和工作的效率以及我们的精神健康是不是都会受到损害?那些帮助我们实现“一心多用”的工具是不是真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抑或只是让我们更忙碌了?

过去的5年里,心理学家、效率研究专家和信息技术研究人员仔细研究并计算了高科技工具的利弊和人们为被扰乱的生活付出的代价,代价包括资金支出、工作效率以及身体机能三个方面。除此之外,他们还研究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问题,以使人们工作更高效,生活更快乐,能更自如地掌控那些高科技工具,而不是让它们掉过头来“奴役”我们。

“流行病”——“注意力缺失”患者增

爱德华·哈洛韦尔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萨德伯里的一位精神病医师。他对“一心多用狂热症”感受尤为深刻:每周都有这样的患者敲响他办公室的大门。

哈洛韦尔说,过去10年来,此类患者的数目增长了10倍。他们的症状与注意力缺失(ADD,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十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疾病的产生根源就在现代职场。他说:“这些病人抱怨,他们变得容易发怒,工作效率正在下降,条理不清。他们做决定时不再经过深思熟虑,变得草率又鲁莽。”哈洛韦尔总结道,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出于压力想赶快把事情完成”。

作为注意力缺失症研究专家,哈洛韦尔指出,这些在工作上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病人和典型注意力缺失症患者有不同之处。他们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才有比较狂乱的表现,比如在办公室或是(家庭主妇)在家里。而典型注意力缺失症患者在任何环境下都可能出现症状。

哈洛韦尔去年1月在《哈佛商业评论》双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这种症状给出了一个医学名称:注意力缺失特质(ADT,attentiondeficittrait)。他解释说,当我们无力处理蜂拥而来的超额信息和任务时,注意力缺失特质可能就会发生。人们不但因此无法集中注意力、易冲动、做事草率鲁莽,罪恶感和无能感可能也会相伴而来。哈洛韦尔进一步解释说:“当任务太多无法处理时,人们通常认为是自身原因所致。他们觉得,自己应该睡得更少,工作更努力,在办公室逗留得更晚。但这只会使病情恶化,因为他们不保证睡眠,大脑就更得不到充分休息。”

那么,这种医学现象在现代社会有多普遍呢?哈洛韦尔的回答令**吃一惊:“如潮成风。”他认为,公司精简机构、员工工作缺乏保障等社会现状加剧了这种现象的蔓延。哈洛韦尔深有感触地说:“当我在全美巡回演讲时,台下观众对我演讲的内容不断作出肯定的回应。他们会说,‘天哪,那就是我,’或者是,‘我的办公室就是这样的情景。’”

代价——每年损失“5880亿美元”

许多关于“一心多用”者的研究都发现,长时间的注意力分散浪费人们的时间和金钱。

美国纽约一家信息技术研究咨询公司Bas-e-x对1000名上自高层主管下至底层员工的办公室一族进行调查研究后,去年9月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名为《注意力不集中的代价》。

报告说,人们每天受干扰的时间为2.1小时,换言之是工作日的28%。这两个多小时不仅包括工作期间受干扰、注意力转移的时间,还包括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工作上所花费的时间。如果以美国“脑力工作者”每小时21美元的平均薪水计算,美国经济每年因为“办公室干扰”损失5880亿美元的产值。

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格洛丽亚·马克和维克托·冈萨雷斯进行了一项更独特的调查。他们对一家投资公司的36名办公室职员进行跟踪,记录下他们每天工作的各种细节。研究人员发现,员工在一项新任务上平均工作11分钟时,就会受到干扰。干扰包括新邮件到来、电话响起或者办公室外有人敲门。一旦他们受到干扰,需要花费平均25分钟时间重新集中注意力,以回到原有工作状态。研究人员总结出办公室5大干扰因素,按先后次序排列为:同事造访、员工被叫离(或是自动离开)办公桌、新邮件到来、处理另一件工作以及电话铃声。

当然,干扰因素有不同的性质。其中一些与手头工作有关,对个人工作或者公司有用。另一些尽管与工作无关,却很受到员工欢迎。Bas-e-x研究报告说,62%的员工表示,被一位朋友就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打扰是“可以接受的”(老板的看法可能不一样)。而微软公司高级研究人员马克·切尔文斯基的研究则发现,在一项工作任务的开端和结束前的干扰是最有害的。切尔文斯基说,因为工作开端的打扰会“将你刚刚计画好的目标从脑子里统统赶跑”,而工作任务完成前的敲门声则会“打断思维,而人们此时通常在回顾和思考接下来的工作步骤”。

不少以工作效率高著称的世界名人都拒绝让多余的信息进入大脑。当《纽约时报》采访一些近几年的麦克压撒“天才奖金”大奖得主时,绝大多数人都表示,坐车时他们会关掉手机和手提电脑,利用空闲时间好好思考。个人理财顾问、畅销书作家和演说家苏茜·奥尔曼是各类媒体和企业的大红人。但是她在工作时,绝不肯查看邮件、接电话或分神于其他事情。“我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她说,“做好以后,再看另一件。”

依赖——许多人喜欢被“打扰”

尽管注意力分散对人们的时间和金钱而言都是巨大浪费,令研究人员十分惊讶的是,很少有人采取哪怕最基本的措施以减少工作场所的干扰因素。Bas-e-x的研究表明,55%的受调查工作人员说,不管当时工作有多忙,他们都会马上打开新邮件。“大多数人甚至不会关掉邮件提示音,”斯皮拉说,但他自己9年前就关掉了电脑上的邮件提示音,至今未后悔过。

事实上,我们和电子设备间存在着一种强迫性的“亲密”。哈洛韦尔注意到,如今,每当一架飞机着陆时,乘客们手机的电源灯纷纷亮起,就像过去旅客们手中香烟纷纷点燃一样。

怎么克服高不成低不就 低效率的一心多用如何克服?

还有更奇怪的例子。哈洛韦尔提起一名患者的经历:“一位病人告诉我,她丈夫把掌上电脑带上 床,甚至当他们亲热时,他也让它做伴。”

哈洛韦尔和他的研究伙伴、哈佛大学精神病医师约翰·瑞提认为,人们之所以无法脱离手机、电脑而生活,大脑的神经化学反应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在工作中,“当我们注意力发生转移时”,大脑就会分泌出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神经传递素,给人以愉悦的感觉。人们正是对此上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