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固态硬盘分区表类型 分区表详细资料大全
分区表详细资料大全 分区表是将大表的数据分成称为分区的许多小的子集,类型有FAT32,NTFST32,NTFS。另外,分区表的种类划分主要有:ra ge,li t,和ha h分区。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其
分区表详细资料大全
分区表是将大表的数据分成称为分区的许多小的子集,类型有FAT32,NTFST32,NTFS。另外,分区表的种类划分主要有:range,list,和hash分区。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其表内部属性。同时,分区表可以创建其独特的分区索引。倘若硬碟丢失了分区表,数据就无法按顺序读取和写入,导致无法操作。

基本介绍
中文名:分区表外文名:partition table定义:分区的许多小的子集作用:在访问和移植时更有效率。类型:FAT32,NTFST32,NTFS 方案,MBR分区表,GPT分区表,类型,分区类型,分区表标记,常见分区表,FAT32,NTFS,exFAT,Ext3,方案
MBR分区表
传统的分区方案(称为MBR分区方案)是将分区信息保存到磁碟的第一个扇区(MBR扇区)中的64个位元组中,每个分区项占用16个位元组,这16个位元组中存有活动状态标志、档案系统标识、起止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隐含扇区数目(4个位元组)、分区总扇区数目(4个位元组)等内容。由于MBR扇区只有64个位元组用于分区表,所以只能记录4个分区的信息。这就是硬碟主分区数目不能超过4个的原因。后来为了支持更多的分区,引入了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概念。但每个分区项仍用16个位元组存储。MBR分区表主分区数目不能超过4个的限制,很多时候,4个主分区并不能满足需要。另外最关键的是MBR分区方案无法支持超过2TB容量的磁碟。因为这一方案用4个位元组存储分区的总扇区数,最大能表示2的32次方的扇区个数,按每扇区512位元组计算,每个分区最大不能超过2TB。磁碟容量超过2TB以后,分区的起始位置也就无法表示了。在硬碟容量突飞猛进的今天,2TB的限制早已被突破。由此可见,MBR分区方案现在已经无法再满足需要了。GPT分区表
一种由基于 Itanium 计算机中的可扩展固件接口 (EFI) 使用的磁碟分区架构。与主启动记录(MBR) 分区方法相比,GPT 具有更多的优点,因为它允许每个磁碟有多达 128 个分区,支持高达 18 千兆兆位元组的卷大小,允许将主磁碟分区表和备份磁碟分区表用于冗余,还支持唯一的磁碟和分区 ID (GUID)。 与支持最大卷为 2 TB (terabytes) 并且每个磁碟最多有 4 个主分区(或 3 个主分区,1 个扩展分区和无限制的逻辑驱动器)的主启动记录 (MBR) 磁碟分区的样式相比,GUID 分区表 (GPT) 磁碟分区样式支持最大卷为 18 EB (exabytes,1EB=1024PB,1PB=1024TB,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8EB=19 327 352 832GB) 并且每磁碟最多有 128 个分区。与 MBR 分区的磁碟不同,至关重要的平台运算元据位于分区,而不是位于非分区或隐藏扇区。另外,GPT 分区磁碟有多余的主要及备份分区表来提高分区数据结构的完整性。类型
分区类型
A、如果需要将行映射到基于列值范围的分区时,就使用范围分区方法--条件是数据可以被划分成逻辑范围;当数据在整个范围内能被均等地划分时性能最好,明显不能均分时须使用其他分区方式。 B、如果数据不那么容易进行范围分区,但为了性能和管理的原因又想分区时,就使用散列分区方法--散列分区方法提供了在指定数量的分区中均等地划分数据的方法。基于分区键的散列值将行映射到分区中。 C、当需要明确地控制如何将行映射到分区时,就使用列表分区方法--每个分区的描述中为该分区列制定一列离散值。是特意为例三支的模组化数据划分而设计的,可以将无序的和不相关的数据集进行分组和组织到一起。不支持多列分区。 D、组合分区方法是在分区中使用范围分区方法分区数据,而在子分区中使用散列分区方法--适合于历史数据和条块数据两者,改善了范围分区及其数据防止的管理型,并提供了散列分区的秉性机制的优点;实际数据存储在自分区,分区只是个逻辑属性 档案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用来记录档案所在位置的表格.它对于硬碟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假若丢失档案分配表,那么硬碟上的数据就会因无法定位而不能使用了。不同的作业系统所使用的档案系统不尽相同,在个人计算机上常用的作业系统中,DOS 6.x及以下版本和Windows 3.x使用FAT16;OS/2使用HPFS;Windows NT则使用NTFS;而MS-DOS7.10/8.0(Windows 95 OSR2及Windows 98自带的DOS)及ROM-DOS 7.x同时提供了FAT16及FAT32供用户选用。其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是FAT16、FAT32档案系统。 Windows95 OSR2和Windows 98开始支持FAT32 档案系统,它是对早期DOS的FAT16档案系统的增强,由于档案系统的核心--档案分配表FAT由16位扩充为32位,所以称为FAT32档案系统。在一逻辑盘(硬碟的一分区)超过 512兆位元组时使用这种格式,会更高效地存储数据,减少硬碟空间的浪费,一般还会使程式运行加快,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资源更少,因此是使用大容量硬碟存储档案的极有效的系统。分区表标记
分区表一般位于硬碟0柱面,0磁头,1扇区,偏移量 0x1BE (hex),长度64位元组。 (一)FAT32 档案系统将逻辑盘分为三部分依次是引导区(BOOT区)、档案分配表区(FAT区)、数据区(DATA区)。引导区和档案分配表区又合称为系统区。(二)引导区从第一扇区开始使用了三个扇区,保存了该逻辑盘每扇区位元组数,每簇对应的扇区数等等重要参数和引导记录。之后还留有若干保留扇区。而FAT16档案系统的引导区只占用一个扇区,没有保留扇区。(三)档案分配表区共保存两个档案分配表 因为档案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簇链)及空闲空间的管理都是通过FAT实现的,FAT如此重要,保存两个以便第一个损坏时,还有第二个可用。档案系统对数据区的存储空间是按簇进行划分和管理的,簇是空间分配和回收的基本单位,即,一个档案总是占用若干个整簇,档案所使用的最后一簇剩余的空间就不再使用,而是浪费掉了。 从统计学上讲,平均每个档案浪费0.5簇的空间,簇越大,存储档案时空间浪费越多,利用率越低。因此,簇的大小决定了该盘数据区的利用率。FAT16系统簇号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从0002H到FFEFH个可用簇号(FFF0H到FFFFH另有定义,用来表示坏簇,档案结束簇等),允许每一逻辑盘的数据区最多不超过FFEDH(65518)个簇。FAT32系统簇号改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大致从00000002H到FFFFFEFFH个可用簇号。FAT表按顺序依次记录了该盘各簇的使用情况,是一种位示图法。 每簇的使用情况用32位二进制填写,未被分配的簇相应位置写零;坏簇相应位置填入特定值;已分配的簇相应位置填入非零值,具体为:如果该簇是档案的最后一簇,填入的值为FFFFFF0FH,如果该簇不是档案的最后一簇,填入的值为该档案占用的下一个簇的簇号,这样,正好将档案占用的各簇构成一个簇链,保存在FAT表中。0000000H、00000001H两簇号不使用,其对应的两个DWORD位置(FAT表开头的8个位元组)用来存放该盘介质类型编号。FAT表的大小就由该逻辑盘数据区共有多少簇所决定,取整数个扇区。 (四)FAT32系统一簇对应8个逻辑相邻的扇区 理论上,这种用法所能管理的逻辑盘容量上限为16TB(16384GB),容量大于16TB时,可以用一簇对应16个扇区,依此类推。FAT16系统在逻辑盘容量介于128MB到256MB时,一簇对应8个扇区,容量介于256MB到512MB时,一簇对应16个扇区,容量介于512MB到1GB时,一簇对应32个扇区,容量介于1GB到2GB时,一簇对应32个扇区,超出2GB的部分无法使用。显然,对于容量大于512MB的逻辑盘,采用FAT32的簇比采用FAT16的簇小很多,大大减少了空间的浪费。 但是,对于容量小于512MB的盘,采用FAT32虽然一簇8个扇区,比使用FAT16一簇16个扇区,簇有所减小,但FAT32的FAT表较大,占用空间较多,总数据区被减少,两者相抵,实际并不能增加有效存储空间,所以微软建议对小于512M的逻辑盘不使用FAT32。 另外,对于使用FAT16档案系统的用户提一建议,硬碟分区时,不要将分区(逻辑盘)容量正好设为某一区间的下限,例:将一逻辑盘容量设为1100M(稍大于1024M),则使用时其有效存储容量比分区为950M的一般还少,因其簇大一倍,浪费的空间较多。还有,使用FDISK等对分区指定容量时,由于对1MB的定义不一样(标准的二进制的1MB为1048576B,有的系统将1MB理解为1000000B,1000KB等),及每个分区需从新磁轨开始等因素,实际分配的容量可能稍大于指定的容量,亦需注意掌握。 (五)根目录区可看作是数据区的一部分根目录区(ROOT区)不再是固定区域、固定大小,可看作是数据区的一部分。因为根目录已改为根目录档案,采用与子目录档案相同的管理方式,一般情况下从第二簇开始使用,大小视需要增加,因此根目录下的档案数目不再受最多512的限制。FAT16档案系统的根目录区(ROOT区)是固定区域、固定大小的,是从FAT区之后紧接着的32个扇区,最多保存512个目录项,作为系统区的一部分。(六)目录区中的目录项变化较多 一个目录项仍占32位元组,可以是档案目录项、子目录项、卷标项(仅跟目录有)、已删除目录项、长档案名称目录项等。目录项中原来在DOS下保留未用的10个位元组都有了新的定义,全部32位元组的定义如下: (1) 0-- 7位元组 档案正名。 (2) 8--10位元组档案扩展名。 (3) 11位元组档案属性,按二进制位定义,最高两位保留未用,0至5位分别是唯读位、隐藏位、系统位、卷标位、子目录位、归档位。 (4) 11--13位元组 仅长档案名称目录项用,用来存储其对应的短档案名称目录项的档案名称位元组校验和等。 (5) 13--15位元组 24位二进制的档案建立时间,其中的高5位为小时,次6位为分钟。 (6) 16--17位元组 16位二进制的档案建立日期,其中的高7位为相对于1980年的年份值,次4位为月份,后5位为月内日期。 (7) 18--19位元组 16位二进制的档案最新访问日期,定义同(6)。 (8) 20--21位元组 起始簇号的高16位。 (9) 22--23位元组 16位二进制的档案最新修改时间,其中的高5位为小时,次6位为分钟,后5位的二倍为秒数。 (10)24--25位元组 16位二进制的档案最新修改日期,定义同(6)。 (11)26--27位元组 起始簇号的低16位。 (12)28--31位元组 32位的档案位元组长度。 其中第(4)至(8)项为以后陆续定义的。 对于子目录项,其(12)为零;已删除目录项的首位元组值为E5H。在可以使用长档案名称的FAT32系统中,档案目录项保存该档案的短档案名称,长档案名称用若干个长档案名称目录项保存,长档案名称目录项倒序排在档案短目录项前面,全部是采用双位元组内码保存的,每一项最多保存十三个字元内码,首位元组指明是长档案名称的第几项,11位元组一般为0FH,12位元组指明类型,13位元组为校验和,26--27位元组为零。 (七)以前版本的 Windows 和DOS与 FAT32 不兼容,不能识别FAT32分区,有些程式也依赖于 FAT16 档案系统,不能和 FAT32驱动器一道工作。将硬碟转换为 FAT32,就不能再用双引导运行以前版本的 Windows(Windows 95 [Version 4.00.950]、Windows NT 3.x、Windows NT 4.0和 Windows 3.x)。常见分区表
FAT32
一种从档案分配表(FAT)档案系统派生而来的档案系统。与FAT相比,FAT32能够支持更小的簇以及更大的容量,从而能够在FAT32卷上更为高效的分配磁碟空间。NTFS
一种能够提供各种FAT版本所不具备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与先进特性的高级档案系统。NTFS能够使用日志档案与检查点信息来恢复档案系统的一致性。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中,NTFS还能提供诸如档案与资料夹许可权、加密、磁碟配额以及压缩之类的高级特性。 区别 (1)Win 2000可以同时支持FAT32和NTFS两种档案系统,FAT32长于与Win 9X的兼容性,NTFS长于系统安全性。 (2) FAT32档案系统可重新定位根目录和使用FAT的备份副本。另外FAT32分区的启动记录被包含在一个含有关键数据的结构中,减少了计算机系统崩溃的可能性。NTFS分区上的压缩档案进行读写时不需要事先由其他程式进行解压缩,当对档案进行读取时,档案将自动进行解压缩;档案关闭或保存时会自动对档案进行压缩。exFAT
exFAT(Extended File Allocation Table File System,扩展FAT,也称作FAT64,即扩展档案分配表)是Microsoft在Windows Embeded 5.0以上(包括Windows CE 5.0、6.0、Windows Mobile5、6、6.1)中引入的一种适合于快闪记忆体的档案系统,为了解决FAT32等不支持4G及其更大的档案而推出。对于快闪记忆体,NTFS档案系统不适合使用,exFAT更为适用。Ext3
EXT3是第三代扩展档案系统(英语:Third extended filesystem,缩写为ext3),是一个日志档案系统,常用于Linux作业系统。它是很多Linux发行版的默认档案系统。Stephen Tweedie在1999年2月的核心邮件列表中,最早显示了他使用扩展的ext2,该档案系统从2.4.15版本的核心开始,合并到核心主线中。 很赞哦!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