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样的雪峰 雪峰无见岩头善知

火烧 2022-07-22 00:00:33 1043
雪峰无见岩头善知 雪峰禅师为唐代南安(福建)人,法名义存,师从德山宣鉴和尚,后在福州象骨山创雪峰禅院,开平二年(九0八年)示寂,享年八十九歳。以下是雪峰禅师的一段公案!雪峰禅师未悟时到处参学,曾三次参

雪峰无见岩头善知  

雪峰禅师为唐代南安(福建)人,法名义存,师从德山宣鉴和尚,后在福州象骨山创雪峰禅院,开平二年(九0八年)示寂,享年八十九歳。以下是雪峰禅师的一段公案!雪峰禅师未悟时到处参学,曾三次参访投子和尚,九拜洞山和尚。后来到洞山门下当一名饭头,司煮饭的僧人。>一日,洞山良价问雪峰:你在作什么?>雪峰答道:淘米。雪峰正在将米与沙分开来>洞山又问:你是选砂除米呢?还是选米除砂呢?>雪峰答道:米和砂都除去!>洞山又道:那么大众吃什么呢?>雪峰一听洞山这一说,便将米盆中的米全往地上倒去。>洞山见了便说:你的因缘在德山和尚那,于是指示他去德山那修行。>雪峰一到德山处,便问学习宗乘之事,学习的人有开悟的吗?>德山一棒便打,云:说些什么!>雪峰因而有所省悟!!>后来雪峰与严头师兄结伴云游四方,行至湘南鳌山,突遇大雪纷飞,阻碍前行之路,逗留期间,雪峰对岩头谈起悟道的感受:我当时在德山棒下,豁然开悟如桶底脱落似的!>岩头听完后,正声喝道:你还没入道,从他门入者不是家珍。须从自己胸中流出,盖天盖地一般,方有少分相应。>雪峰忽然大悟!礼拜云:师兄,我今日始是鳌山成道!>此处的洞山良价禅师,后传法于曹山仰寂,开创了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后仰寂又传法于石头希迁,石头希迁大宏禅法于南岳衡山,即今之南台寺,曹洞宗目前是禅宗第二大宗派,其余的宗派几乎或融入这二大宗派之中,即第一大宗派临济宗,占佛教之四分之二,曹洞占四分之一,其余才是八大宗派如天台,律宗等,仅占四分之一。>学佛之人如何知道所悟未得究竟?这是相当的难题,许多人一有小体悟便忘却自心清净,而到处惹尘弄云的。这样的人已属难得,尚有不可称计之人,并未小悟就以为弄懂三藏十二部经,而所行却与魔为伍,还大谈所谓的佛学佛理呢!>那学佛之人如何印证呢?其实也不难,可拿经典来验证,看自己所悟与经一致否,再看自己念头是否还生起,妄念是否永不生?如果看经典也不知是个什么境界,那此境很小不可贪着,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的!>曾遇到一位法师自称证入法身,问起开悟因缘,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说就是亲见法身,再问念头是否再起?澄净维持多久?居然能维持二年!>一听就知道是骗人的,这种沽名钓誉的手法,仅能维持一段时间,信徒好骗,但终不会长久。>当然有经验的善知识可以轻易辨别的,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具慧眼即可决断。所以说岩头一听就知仅为入门,尚未大开圆解,一句盖天盖地,正好打在有限量的心上,眼前必然一阵昏花,再来的三千世界必然一尘不染!如是就大悟了。>悟须借具眼之手,亦可经自心领悟山河大地的无常性证入,每人因缘都不同,但相当的,在这之前须要具足准备功夫,什么是准备功夫?就是不停的熏习实相中道之理,或诵经或参话头,或密乘的加行观想等,就好像钻木取火,千万别三心二意,一会儿学显一会儿学密,一会儿学禅一会儿学内观,一会儿学南传的,如是无有是处!吾见过许多出家人在家人,东拉西扯的,学佛比吾长,所知比吾多,所证则比吾少得可怜,就看他整天拿许多佛学佛理来装饰自己,但内心却一点都无法净除妄想,反而寻不着自我,而迷失在自我洪流之中!可悲啊,学佛不须要装,须要真!

怎样的雪峰 雪峰无见岩头善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