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冤亲债主论害了不少人 冤亲债主详细资料大全
冤亲债主详细资料大全 冤亲债主又名怨亲债主 一词在《大般涅槃经》中出现,这个词是密藏,故不外显。从修行阶段,俗谛来讲,有冤亲债主,从圣义谛,了义来讲,佛陀于后面开示,如来实无怨、亲之分,它用于现实中解

冤亲债主详细资料大全
冤亲债主又名怨亲债主 一词在《大般涅槃经》中出现,这个词是密藏,故不外显。从修行阶段,俗谛来讲,有冤亲债主,从圣义谛,了义来讲,佛陀于后面开示,如来实无怨、亲之分,它用于现实中解释不了的现象,为因果不明之处,冤亲债主必为未投胎者。
基本介绍
中文名:冤亲债主又名:怨亲债主相关出处:大般涅盘经卷第五忏悔感化:吃素戒杀并回向冤亲债主等...... 相关出处,显现征兆,忏悔感化,相关出处
大般涅盘经卷第五如来性品第四之二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义不然。何以故。诸佛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譬如幻主机关木人。人虽睹见屈伸俯仰。莫知其内而使之然。佛法不尔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云何当言诸佛世尊有秘密藏。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实无秘密之藏。何以故。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睹见。如来之言亦复如是。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人不解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善男子。譬如有人多积金银至无量亿。其心悭吝不肯惠施拯济贫穷。如是积聚乃名秘藏。如来不尔于无边劫积聚无量妙法珍宝。心无悭吝常以惠施一切众生。云何当言如来秘藏。善男子譬如有人身根不具。或无一目一手一足。以羞耻故不令人见。人不见故名为秘藏。如来不尔所有正法具足无缺令人睹见。云何当言如来秘藏。善男子。譬如贫人多负人财。怖畏债主隐不欲现故名为藏。如来不尔不负一切众生世法。尔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哀愍重垂广说大涅盘行解脱之义。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系缚。若真解脱离诸系缚。则无有生亦无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是故解脱名曰不生。 迦叶。譬如醍醐其性清净。如来亦尔。非因父母和合而生其性清净。示现有父母者。为欲化度诸众生故。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解脱无二无别。譬如春月下诸种子。得暖气已寻便出生。真解脱者则不如是。
(中略)又解脱者名无动法。犹如怨亲真解脱中无如是事。又不动者如转轮王更无圣王以为亲友。若更有亲则无是处。解脱亦尔更无有亲。若有亲者亦无是处。彼王无亲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法也。又无动者譬如素衣易受染色解脱不尔。又无动者如婆师花欲令有臭及青色者无有是处。解脱亦尔欲令有臭及诸色者亦无是处。是故解脱即是如来。“债主”当时迦叶菩萨问世尊:世尊,就如同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为什么呢,因为诸佛世尊只有密语没有密藏。
就像木偶,人们虽然看见它屈伸俯仰,却不知其内藏有机关。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令众生悉得知见。所以,为什么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啊,没有的。
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说的对啊,如来实无秘密之藏。
随后释迦牟尼佛就说了一些比喻,来说明没有如来密藏。
其中一个比喻原文是这样的:
譬如贫人多负人财。怖畏债主隐不欲现故名为藏。如来不尔不负一切众生世法。虽负众生出世之法而亦不藏。何以故。恒于众生生一子想。而为演说无上法故。“怨亲”大般涅盘经卷第五 如来性品第四之二 一开始的时候,迦叶菩萨请示佛陀的。
接着上段经文,希望佛陀慈悲开示解脱之门,这里面有一段是这样的。原文:“又解脱者名无动法。犹如怨亲真解脱中无如是事。又不动者如转轮王更无圣王以为亲友。若更有亲则无是处。解脱亦尔更无有亲。若有亲者亦无是处。彼王无亲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经文中可以看出,“债主”就是债主,和现在的词义相同。泛指,施予众生或拖欠众生,所形成的关系名词。分为两种关系,讨债和还债的关系。“怨亲”则包含了怨家和亲友两个方面。综述佛说,怨亲债主是指宿世以来与我们结下恩、怨、亲、情等因缘以及形成了这四种关系的众生。从修行阶段,俗谛来讲,有冤亲债主,从圣义谛,了义来讲,佛陀于后面开示,如来实无怨、亲之分,它用于现实中解释不了的现象,为因果不明之处,冤亲债主必为未投胎者。《大般涅盘经卷第五》譬如贫人多负人财。怖畏债主隐不欲现故名为藏。如来不尔不负一切众生世法。虽负众生出世之法而亦不藏。何以故。恒于众生生一子想。而为演说无上法故。“又解脱者名无动法。犹如怨亲真解脱中无如是事。又不动者如转轮王更无圣王以为亲友。若更有亲则无是处。解脱亦尔更无有亲。若有亲者亦无是处。彼王无亲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冤家盗贼,不讨自败,怨念咒诅,不厌归本。 《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佛说菩萨内戒经》:“菩萨三昧等心。护一切十方诸天人民。父母兄弟妻子。怨家债主泥犁薜荔畜生。” 《大宝积经》:“一切财业非是真宝,五家,水火、盗贼、怨家债主、县官、恶子分耳。” 《楞严经》:宿债。(译义:不善业、业障译为宿债) 《地藏经》: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显现征兆
1、恶梦惊心 冤亲债主是负态空间信息体,人在睡眠中容易感知它们的活动,它们逼近受报者身心磁场的信息容易在梦中接受到,因此受报者常作各种恶梦。 2、善缘自断 冤亲债主在开始讨报之前,为了方便讨报,在讨报中不受外界的干扰,常常会关注受报者周围的各种善缘,想方设法切断受报者一切可能的外援力量和关系。 3、封闭福报 人是一手提罪一手携福来到人间。消罪增福是人生应当恪守的生存原则。人们不惜福,消福无度,增业无忌。可能在福报未尽之前,恶报就提前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债主们有权封闭受报者还未花光的福报,阻断福报的展开套用。在这种封闭福报措施展开以后,本来修行求佛很灵验,有求必应,一修就灵。可此时却再也不应,苦修也不灵。业障像巨山一样挡在前行路上,难以逾越。 4、预测失灵 受报者在业报释放前,不论受测或替别人预测,只要诚信,一般都很准。但在预警期内,由于阴动为先,冤亲债主在阴的隐态场中进行干扰和阻断。不论求卦问签还是替人预测,错误率和失误率皆成家常便饭。即使是通灵者,也会不灵。 5、颠倒心性 冤亲债主在预警期内,常常运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作用于受报者的魂魄和心智两大先天与后天系统。使受报者心性出现紊乱,个性反常性改变,见识颠倒,判断错位,思想偏激,亢奋与消沉交作,负面判断上升,正念锐减。甚至举止言行怪异不群。 6、禀性张扬 冤亲债主在预警期内,将受报者顽劣的部分加以助长扩张,平时并不显眼的不良习性加以增强和放大。使受报者内外环境弱化,以利于它们下一步加以收拾。 7、亚健康现象 冤亲债主在正式开始索报前的预警期中,常常先夺其生气。受报者会出现各种精神疲惫,精力不支,入不敷出,容易疲劳,神精衰弱,失眠多梦,等各种亚健康的体质状态。 8、旁敲侧击 冤亲债主在预警期内,常常采用旁敲侧击来提示和警告受报者。通过亲人的怪异事件和意外事件,以及性情突变等现象进行示警。 9、薄惩示警 冤亲债主可能先采用薄惩示警的方式,提醒、警告和宣示:马上要正式索取重大债务了!经常使受报者本人或亲人,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意外,例如轻微的车祸,无故摔跌,划破皮肉,血光小灾,物件损毁等意外事件。 10、造逆夺志 冤亲债主运用隐态能量,为受报者制造逆境,打击受报者的信心和志气,使其意志颓靡。受报者可能在短期内接二连三遇到倒霉事件,或诸事不顺,受外界莫名的欺压,受人冤枉,令人委屈,使内心受到打击,意志崩溃,或忍无可忍,难以自制,产生错误判断和决策以及行动,继而达到报应显现。 11、负境昭示 受报者在预警期内身场与体内的阳气减弱,阴气上升,使心身容易接近太极弦线,直接感受到负态空间的客观存在及捕捉到负态空间中的一些场境。 12、重罪兆微 重罪兆微,所反应的并不是报应轻微、弱小和可以轻松化解。相反表现出的是罪在难赦,冤亲债主不依不饶。忏悔感化
1.吃素戒杀并回向冤亲债主吃素是断杀戒杀的开始,从此不再制造新的冤亲债主,避免各种疾病灾难蔓延,建立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2.诵经消业并回向冤亲债主每天念诵《地藏经》或《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回向给读诵者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在佛力的加持下,使之得到超拔,业障逐渐消除,身心、家庭、事业等相应得到改善。3.忏悔解怨并回向冤亲债主 依《礼佛大忏悔文》忏悔,在佛前顶礼108 次,真诚祈请 88 尊佛慈悲加持,至诚忏悔过去所造罪业、发愿断恶行善,从心中消除罪障。 4.放生还债并回向冤亲债主放生就是还债,还累生累世以来无数的杀债,还杀债最快的方法就是放生。人类遭受疾病、各种灾难、诸多不顺大多都是杀业所致。放生可以培养慈悲心,彻底断掉杀生习气。5.行善劝善杨善并回向冤亲债主每日起心动念要为别人着想,起一善念,这是心行一善。每日言谈举止中说一句有益的好话,这是口行一善。每日身体力行中,做一件有益别人、有益社会的事,无论大小,这是身行一善。日积月累,身口意逐渐趋于纯善,这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根福德因缘资粮。6.念佛修佛成佛并回向冤亲债主修行的目的是成佛。在每天的生活中,心想佛、耳听佛、口念佛,甚至将佛号带进呼吸中,以此断妄念,得定慧,早日蒙西方三圣接引成佛。7.行善、孝顺自己的父母,热爱国家 。在你行善的同时,也能够影响到身边的亲朋好友。把爱的种子传播出去,让善的种子遍地开花结果。8.劝善、助印经书并回向冤亲债主 劝善的目的是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人人都向善。好比我们是一盏灯,虽然只能照亮我们脚下的路,但是如果我们都去劝善,灯光多了,一样可以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文字编写整理:小香灵) 很赞哦!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