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谚语俗语 各地的俗语
各地的俗语
各地的俗语
具体些,是关于什么的俗语呢?
关于什么的俗语啊,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
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
这是相对的俗语,你看看,了解下,
谁知道各地的俗语或自然风光的俗语?
你黑我:意即你吓我。此处黑读核之2声。黑同吓。这是时下武汉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与此关联的还有歇后语:非洲伢的爸爸—黑 (吓he)老子;非洲爸爸跳绳子—黑(吓he)老子一跳
???
挑土: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来源于麻将。因为打麻将又称 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后来又扩大到的士司机的换班以及帮人做事了。
???
撮虾子:指偶尔赚点小外快。撮(或戳),相当于北京话的捣斥或广州话的炒耕,如:戳来戳去冇(冒)戳出么名堂;
???
擂肥:“肥”,是指身上有几个钱的人;“擂”,更确切说应该是累,是积累的意思;这里指打的意思,以打为威胁。“擂肥集团”意思 就是说流氓集团同时向很多的身上有钱的人收刮,一次不多,对一人也不多。但积累起来就很多了。“擂肥”就是指这样的一种过程,其 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抢劫。您明白了吧?但愿你不要成为“肥”。擂肥现常指外面的一些不良少年抢中小学生身上的钱,也叫洗钱。
生活常用语
???
???????1.蛮扎实 (=厉害)
???????2.苕吃哈胀 (=猛吃很多东西)
???????3.条子 (=身材)
???????4.胯子 (=腿,胯读3声)
???????5.灵醒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7.打赤巴 ?(半裸)
???????8.打挑瓜 ?(全裸)
???????9.条举 (扫帚)
?????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 ?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
????? ?12.灶妈子 (=蟑螂)
聊天常用语
???
???????1.么斯(什么)
???????2.冇得(=没有。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
???????3.是说唦 (=表示赞同)
???????5.耍拉 ?(=麻利)
???????6.铆起/铆倒 ?(=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
???????7.喔涩 ?(意思同上,喔读2声)
???????8.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
???????9.晕 (=慢性子)
??? ???10.豆里 (=里面)
吵架常用语
???
???????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4声)
???????3.你不识黑是吧? ?(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黑读核2声
???????4.你要么样? (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5.苕头日脑 ?(=很笨)
???????6.板马日的 ?(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
???????7.谍务 (=故意地)
???????8.心里冇得数 ?(=心里没有数。数读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 ②跟老子等倒起...)
???????9.弯管子 ?(=很蹩脚,极不正宗)
??????10.搞么斯唦 (=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
??????11.搞不清白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
??????12.裹筋 (=纠缠不清或理不顺。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白、这题目满裹人)
??????13.扳沙 ?(=不停地动)
??????14.敲死 (=(广州话)衰人)
??????15.翘胯子 (=①翘二郎腿 ②呜呼哀哉)
??????16.不中神 (=不行了)
??????17.鬼款/瞎款 (=胡说、乱讲)
??????18.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
??????19.德罗 ?(=得意,德读3声)
??????20.掉得大 (=出丑、吃亏)
??????21.掉底子 ?(=丢人)
??????22.嚼叽/嚼腮/嘀哆 (=罗里罗唆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
??????23.蛮扎得 ?(=喜欢乱嚷嚷)
??????24. 岔巴子 ?(=多管闲事)
其实这些吵架的词很多都不是真的吵架。有时就是表示一种情感,多数是交情好,但有时也是骂人的话。根据具体情况了。所以很多外地 人就觉得武汉人不好什么的,其实是地域文化的差异罢了。例如最常用的“个板马”。兄弟见面也常说:“个板马,你死到哪里去了。” (“去”不是这样说的,但字打不出来”。)“个板马,又在哪地瞎撇”。其实都没有不礼的成分在里面。但有时就不一样了,比如“个 板马日的,你冒张眼睛?”
俗语大全:zgma./suyu.htm
:pep../mjsy/
:chundeng.wenziciyu/2006/0717/10.
各地俗语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国的太上、华山、衡山、恒山、嵩山被称为五岳,它们的景色奇丽无比。游览过五岳的人,回来之后就不要再欣赏别的山色了,因为没有哪座山的景色能够超过它们。而看过黄山景色回来的人,连五岳都不要看了。这句俗语说出了黄山景色的无与伦比,独一无二。
2“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是说桂林的山水景色天下第一,而阳朔的山水又是桂林第一。
3“华山自古一条道”是说自古以来山华山顶峰,只有一条道可走。
4“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高度概括了东北的特产,就是人参、貂皮、乌拉草。
5“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南瓜。”形象地说出了雁门关外气候的变化莫测,早晚温差很大,早晚冷,中午热。
6“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说苏州、杭州的景色十分优美,人们认为天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而苏州、杭州与天堂一样美好,是人间的天堂。
7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8 苏湖熟天下足
9 登泰山而小天下
10 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长城非好汉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各地俗语 ;-)是什么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著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
◆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宁做穷人脚下土,不做财主席上珍。
◆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
◆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
◆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
◆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好男不争财和产,好女不争嫁时衣。
◆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
◆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谷要自长,人要自强。
◆没有锯不倒的树,没有敲不响的钟。
◆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穷人不攀高亲,落雨不爬高墩。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
◆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
◆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
◆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
◆愿为众人死,不为一人亡。
◆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谚语第四缉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一人作恶,万人遭殃。
◆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猪死。
◆一字两头平,戥秤不亏人。
◆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人怕放荡,铁怕落炉。
◆人怕引诱,塘怕渗透。
◆人怕私,地怕荒。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刀伤易治,口伤难医。
◆大路有草行人踩,心术不正旁人说。
◆千金难买心,万金不卖道。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不怕怒目金刚,只怕眯眼菩萨。
◆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
◆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
◆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歹马害群,臭柑豁筐。
◆劝人终有益,挑唆害无穷。
◆打人两日忧,骂人三日羞。
◆打空拳费力,说空话劳神。
◆击水成波,击石成火,激人成祸。
◆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只可劝人家圆,不可劝人家离。
◆只可救苦,不可救赌。
◆只有修桥铺路,没有断桥绝路。
◆只有千里的名声,没有千里的威风。
◆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宁可认错,不可说谎。
◆宁可荤口唸佛,不可素口骂人。
◆宁可无钱,不可无耻。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明枪交战,不可暗箭伤人。
◆宁可一日没钱使,不可一日坏行止。
◆宁叫心受苦,不叫脸受热。
◆宁伸扶人手,莫开陷人口。
◆宁救百只羊,不救一条狼。
◆发誓发得灵,监房无罪人。
◆皮鞭伤肉,恶语伤心。
◆有话说在当面,有事摆在眼前。
◆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当着真人,别说假话。
◆行为不正经,舌头短三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
◆知过不难改过难,言善不难行善难。
◆狗咬人,有药治;人咬人,没药医。
◆狐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要吐舌头。
◆贪图小利,难成大事。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和气生财,忤逆生灾。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刻薄成家,终无久享。
◆做贼瞒不得乡里,偷食瞒不得舌齿。
◆做贼偷葱起,贪污揩油起。
◆偷来钱,两三天;血汗钱,万万年。
◆偷吃不肥,做贼不富。
◆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脚踏十字稳,不怕棒槌滚。
◆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
◆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谎话讲不得,庄稼荒不得。
◆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谚语第五缉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钓。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自己做错不算数,别人做错打屁股。
◆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自称好,烂稻草。
◆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好药难治冤孽病,好话难劝糊涂虫。
◆伶俐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棒打不回。
◆身穿三尺衣,说话无高低。
◆没钱时挨饿,有钱时耀阔。
◆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
◆鸡大飞不过墙,灶灰筑不成墙。
◆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说话看势头,办事看风头。
◆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眼大肚子小,争起吃不了。
◆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
谚语第六缉
◆一路精,赚金又赚银;路路精,无钱吃点心。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老爷丢签,老百姓啃砖。
◆大树一倒,猢狲乱跑。
◆大黄医好人无功,人参治死人无过。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下不得毒手,成不了财主。
◆上了赌场,不认爹孃。
◆门前有个讨饭棍,骨肉至亲不上门。
◆门前出起青草墩,嫡亲孃舅当外人。
写5个俗语俗语必须是讲的各地的自然风光,土特产或是民风民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苏州 风花雪月---大理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广西年收三季米,日晒半天阳---海南 的气候 秦淮河畔晚晴楼,半江烟花半江愁---南京 晨食飞禽,午食走兽,晚餐水中捞---形容广州人什么都敢吃
各地的过年习俗(英语)
德国的新年:
Purse put the bell hop chair scales. Time to celebrate before and after one week. During this period, each household must be put on a fir tree and the tree, the leaves beeen the Department of Man-silk flower that flowers such as Jin, spring Poppins. German presence in the moments before the New Year's Eve midnight, climbed a chair, a bell rang, they jumped off a chair, and after a weight thrown back to show their rejection to the scourge, jumped into the New Year. Children formed the band and put on new clothes, holding a harmonica and aordion, lined up in the street playing. Adult was carrying colorful flags, singing with the cry behind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 the German women in the New Year to the family theme of improvisation edy sketches.
Spread in rural areas in Germany, a kind of New Year customs ----" tree-climbing petitions, "the boys race along the barren tree climb, first known as the" New Year's Hero, "to show that rise higher and higher. German New Year's Day there is the custom of wearing new clothes, they think the New Year for new clothes, everything is wishful; New Year chaos dressing, the year does not go smoothly. In addition, they will also put a few slices of fish scale wallet inside, because scales are New Year's mascot, indicating that rolling financial resources; a lot of people also horseshoe nails on the wall, used to "drive off evil demon."
钱包放鱼鳞 钟响跳椅子。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著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The lunar calendar new year origin, has the basis, also is rich and
picks the varied fable to be possible to trace to several millenniums
before; Most is famous is "the year beast" fable. "The year beast" is
a cruel terrible wild animal, ancient times the person believed "year
beast" when lunar New Year's Eve night can e out eats the person.
The fable "the year beast" extremely fears red, the flame and quarrels
the mixed sound, the people on paste the red paper in the gate, and
selects the torch all night, is setting off the artillery candle,
avoids "the year beast". To second day early morning, "has
congratulated" the sound to the ear, in the air does not fill the
air is defeating "the year beast" the victory and the rebirth joy.
中文版:农历新年的来源,有根据,且丰富而多采多姿的传说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年兽」的传说。「年兽」是一个残忍凶猛的野兽,古代人相信「年兽」在除夕夜时会出来吃人。传说「年兽」极惧怕红色、火光及吵杂的声音,人们就在门上贴著红纸条,并整夜点着火炬、燃放炮烛,来避开「年兽」。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打败「年兽」胜利与重生的喜悦
美国新年
300,000 people collectively, "Cheers." New Year's Eve, the United States gathered in Las Vegas about 30000 revelers holding champagne. Las Vegas City plans in the New Year when the bell rang, 3 million people will be together celebrating the arrival of 2006. Las Vegas will break their New Year in 2005, created 293,000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drink Guinness world record. Goldman, aording to the mayor, said this evening will be a large star performances, velvet curtain decoration party. In 2006, when the bell rang, worth 50 million dollars will be fireworks bloom in the sky. California New Year's Day celebration has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 New Year is approaching,
Arrayed around the streets of roses, dozens of cars carrying flowers decorate the floats of young girl wearing a dress slowly by. People will be elected during the festive season then Princess Rose Queen and Rose, in appreciation of the usher in New Year
30万人集体“干杯”。新年前夜,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聚集了大约三万名手持香槟的狂欢者。拉斯维加斯市计划在新年钟声敲响时,3万人将一齐举杯庆祝2006年的到来。拉斯维加斯将打破它们在2005年新年时创造的293000人的同时干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市长戈德曼说,今晚将由大型的明星演出,天鹅绒帘幕装饰的派对。2006年钟声敲响时,价值50万美元的焰火将在天空绽放。 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赞赏中迎来新年
巴西新年
Brazil, seeking a happy New Year to meet climbers pulling ears. New Year's bell sounded, the Brazilian holding torches, swarming mountain climbing, they are scrambling to find a symbol of happiness Jinhua fruit, this activity is called "find happiness." It is said that only the bull by the horns of the people, to find this rare fruit. In rural areas, there is a unique New Year customs ----- ear pulling each other, people to meet New Year's Day, we will energetically grabbed each other's ears, of blessings. French New Year: drunk at home wind Bu year for possession of alcohol possession of alcohol drunk at home Bu year for wind. North Korea Year: Scarecrow in the Cypriot bank notes,
Dusk burning hair, like China, Korea and we are in the New Year have posted bars and Tao Fu's uniform customs
登山寻幸福 见面揪耳朵。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著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国新年: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朝鲜新年:稻草人中塞钞票,黄昏时分烧头发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匀俗
英国新年
United Kingdom The British New Year cakes and wine to bring out regular visits, they do not knock on the door, they went straight into the relatives and friends. Aording to British custom, New Year's Eve 1000 night, after the first foot forward towards the house of people, heralding a new year of luck. If the first guest was a black-haired man, or a happy, happy and affluent people, the owner will be lucky to go good luck throughout the year. If the first guest is a light yellow hair and a woman, or a sad, poor, unfortunate people, the owner was in the new year will be bad luck. Jia Zuoke New Year's Eve at the relatives and friends who, without talking before, we must first went to fiddle with fireplace fire, blessing master "open the door down."
英国人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按英国人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著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将遭霉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土地的俗语
成语:卷土重来、土生土长、天造地设、天长地久、天昏地暗、天南地北、土崩瓦解、土豪劣绅、欢天喜地、地大物博、地老天荒、天诛地灭、开天辟地、一败涂地、天罗地网、山崩地裂、天高地厚、因地制宜、大兴土木、谈天说地、谢天谢地、设身处地、天翻地覆、天经地义、死心蹋地、地动山摇、如履平地、惊天动地、寸土必争、顶天立地、冰天雪地、铺天盖地、挥金如土、面如土色、无地自容、人杰地灵、沧海桑田、就地取材等。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死无葬身之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面朝黄土背朝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强龙不压地头蛇;

各地习俗不一样用俗语怎么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写5个俗语俗语必须是讲的各地的自然风光,土特产或是民风民俗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苏州 风花雪月---大理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广西 年收三季米,日晒半天阳---海南 的气候 秦淮河畔晚晴楼,半江烟花半江愁---南京 晨食飞禽,午食走兽,晚餐水中捞---形容广州人什么都敢吃
求采纳
各地的过年习俗?
各地各民族春节习俗
一..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譁。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著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各省的彝族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有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殁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都欢度三天,头一天阖家欢聚,吃酒祝贺。人们把牲畜肉煮熟后切成坨坨,祭祀神灵和祖先,然后用来下酒。晚上燃火把四处照燎,一般持续三个晚上。人们情绪十分热烈。人们以村寨为单位,高举火把绕着村寨和田地照燎,犹如千条火龙腾飞。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节进入高潮,整个凉山沸腾了。小伙子穿上民族盛装,缠着有英雄结的头帕;妇女们穿着百褶裙,聚集在广阔的草坝上,进行各种传统的体育竞赛。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妇女们则唱歌、跳舞,弹口絃琴。
有的地区,节日期间要打猪打羊祭神;有的地区要宰一只狗到田边地头祭“田公地母”。人们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所以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去照燎,边走边在火上撒松香,人们称之为“送祟”。无疑,这是古老的火崇拜观念的遗蹟。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比赛中谁的牛获胜,意味着该养牛青年是个勤劳的畜牧能手,也往往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好物件。摔跤是火把节中另一项吸引观众的活动。两人摔跤,万众聚来,亲朋好友,都来助威。赛前赛后,围观的姑娘弹著口絃琴,小伙子弹著月琴,表示爱慕之情。
“选美”活动则独具风采。“选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任裁判。裁判宣布“选美”开始后,参加竞选的彝族姑娘就围成圆圈,后者拉着前者手中的花帕,边走边唱优美动人的民歌。这里围观的小伙子最多,也最慷慨。小伙子们觉得哪位姑娘最健美,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交给裁判,请裁判代为转交给那位姑娘。哪位姑娘收到的礼物最多,裁判就宣布她当选为美女。当选为美女的姑娘揹著许多礼物,脸上带着红霞走出会场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围拢来表示祝贺;小伙子们更是围在姑娘的前后,叮叮咚咚地拨弹月琴,表述自己的心声。
第四天,由少数人将火把的灰渣扫起来,用酒肉祭祀,以祈吉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储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七.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