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以物理学家命名的定律 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简介

火烧 2022-09-22 10:19:16 1039
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简介 严济慈 1901.1.23—1996.11.2 ,谱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号子祥、厂佛、岸佛,浙江东阳人,物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简介  

以物理学家命名的定律 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简介
严济慈(1901.1.23—1996.11.2),谱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号子祥、厂佛、岸佛,浙江东阳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严济慈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物理系;1935年,被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后,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后,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严济慈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他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学的臭氧层测试研究中,他精确测定了臭氧紫外吸收系数,被世界各国气象学家使用达30年之久;他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能减弱乳胶感光性能。>人物经历>1901年1月23日,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的一户农家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父亲给他取名“严济慈”。由于家境清贫,严济慈的童年几乎是在艰辛的劳作中度过的。还在襁褓之中,母亲吱呀的纺织车声便是他的催眠曲;小身板还不及牛高的时候,他便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成了放牛的小牧童。>>1908年,严济慈进入严氏宗祠蒙馆读书,作为家中的长子,严济慈有幸入学读书,他也是姐妹兄弟五人中唯一上学的。严济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聪颖好学,刻苦上进。9岁时,父亲从杭州书摊上买回一本从日文翻译过来的《笔算数学》小学教材,他如获至宝,独自一人钻研,竟能无师自通。>1910年底,进入离家30里外的东阳县城天官第小学插班读书。>1914年2月,14岁的严济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阳县立中学(今东阳中学)。四年中,他学习成绩年年第一,尤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善解难题、怪题的特殊才能。三年级时因受校长之命,代替请假老师为一年级学生讲授数学而闻名县城。>1918年夏,严济慈参加全国六大学区高师联考,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时还考取了免交学费但需食宿自理的河海工程学校)物理系(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是家乡第一名考上著名大学的学生,为此,当时浙江省教育厅将东阳中学列为重点中学。>1918年秋,严济慈告别了故乡的小山村,告别父耕母织的贫困农民家庭,走进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大门,入学南高时初读商业专修科(现上海财经大学),一年后转工业专修科,再一年转数理化部读二年级,师从数学家何鲁、熊庆来,物理学家胡刚复等人。>1921年,被聘为“南高”附属中学和国立东南大学暑期学校兼课数学教师,一年后又担任本校《数理化》杂志主编。>1923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因已修满大学规定的学分同时获得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学学士学位,成为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该校应到1925年才有毕业班,严济慈获该校1923年第壹号毕业证书)。大学期间自学法文,在中国科学社服务,并编著教科书《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3年后,自费从上海赴法国留学,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仅用一年时间,就同时考得巴黎大学3门主科微积分学、理论力学和普通物理学的文凭,于1925年夏获数理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任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由原国立东南大学等校合并成立)物理、数学教授,并兼任正拟建中的中央研究院理化实业研究所筹备委员。>>1928年夏,他出席了在苏州召开的中国科学社年会,并当选为理事。>1931年后,又在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1935年,被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5年8月,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作为访问教授到美国各地讲学,为期一年。>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加入了九三学社。>1949年后,任中国科代秘书长、中国科联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1952年后,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后任技术科学部主任。>1958年6月8日,中国科技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严济慈任筹备委员会委员;而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严济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61年,严济慈与华罗庚一起出任科大副校长,他负责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以及4个系和3个教研室、处;同年,严济慈出任科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校务工作。>1969年底,中国科技大学从北京迁出。几经波折,1970年落户合肥,损失惨重。“文革”结束后,1977年8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中国科技大学工作会议,决定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大学。严济慈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赞扬科大在困难时期做得很好,比其他名校还好;说他听到很多人说科大的毕业生好,就非常高兴。此后,严济慈积极投入到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二次创业之中,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筹建小组主任,领导一班人开始筹划在北京玉泉路原科大旧址创建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1978年3月1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严济慈出任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的首任院长。>>1979年,严济慈与李政道联合发起、共同建立了中美联合招考赴美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培养年轻的物理学留学人才。>1980年1月,加入gcdzg;同年2月,继郭沫若之后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任校长;同年7月,严济慈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科大第一副校长李昌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二次中科大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培养高水平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完整体系的培养目标。>1983年11月,上书dp,要求将科大增列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大学之一,得到dp同意。>1985年4月,84岁的严济慈不再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际领导职务,转而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誉校长。>1988年5月,严济慈为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30周年题词:“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这句话高度凝炼,大气磅礴,寄托了老校长的深情厚望,为学校提出了新的宏伟目标;同年6月6日,南京工学院更名东南大学,严济慈出席更名庆典。>>1992年,国家在“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严济慈分别给jm总书记、pl总理、万里委员长写信,陈述理由,要求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列入国家“八五”期间重点支持高校。他的信得到jm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得到了国家在“八五”期间的重点支持,这也是中国科技大学在中部地区成功创办精品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1996年11月2日,严济慈在北京逝世,终年96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