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火烧 2022-12-05 12:56:01 1063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当今时代和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科技高速发展,人类命运堪忧;第二,产需矛盾突出,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民主诉求强烈,政治难题剧增;第
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当今时代和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第一,科技高速发展,人类命运堪忧;
第二,产需矛盾突出,经济周期波动;
第三,民主诉求强烈,政治难题剧增;
第四,文化日益多元,观念冲突加深;
第五,国际交往频繁,资社竞争激烈。

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自然会使"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成为人类最重要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等都属于发展问题,反战、多极等属于和平问题。

人类面临哪些共同问题

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威胁有:(1)国际恐怖主义;(2)民族、种族冲突和领土争端;(3)地球环境灾变;(4)人口、资源、贫困问题。
这些所谓的全球问题,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就其空间范围讲,不是各个国家存在的个别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人类利益的重大问题,具有全世界性和全人类性;就其严重程度来讲,它不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般问题,而是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相当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其解决的方式而言,全球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努力就可以做到,而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具有全球的协调一致性和相互合作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合理利用能源、资源问题;②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问题;③控制人口增长问题;④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问题;⑤毒品蔓延问题;⑥国际恐怖活动猖厥问题;⑦核武器扩散问题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3点)

最严重的是
1.文化上的冲突!特别是在中东伊斯兰教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该冲突导致了恐怖主义的兴起,9.11让美国人清楚明白正真可怕的敌人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不肯接受他那套价值观的恐怖组织。
2.经济上的问题,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是西方强国所主导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我们想改变它几乎不太可能,因为现有的经济体制合理性大于不合理性。难道强国没有话语权才叫好的制度吗?不可能,任何制度下最强的国家是最有话语权的,这才叫公平。穷国所做的是适应这个制度,中国也是。但是发掌中国家如何在现有体制下发展经济是一个难题。
3 .环境问题。由于市场经济的滞后性还有盲目性,人们为了一时的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而环境的破环的后果要反馈到人们的生活中有要有时间性,滞后性。即使人们尝到了后果,但是由于外部性,企业产出的社会成本不用自己全部承担,要全世界付款,所以环境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从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速战速决悟婚姻 雅 素 城 建 筑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关系 经济全球化目前世界发展呈现新趋势牵世界全局影响期发展引发世界经济变革重要力量经济全球化实际经济际体化趋势进步深化市场经济高度发展际商战趋激化科技发展益迅猛区域集团化、企业际化进步加剧现代经济背景商品、资本劳力等产要素际间转移限制逐步消除程与状态即经济资源愈加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量、结合流世界经济愈加相互融合各经济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变愈加相互影响制约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体化代世界经济发展两主要特点随着世界经济总量扩各、各区经济资源配置断突破界限制全球范围内寻求优配置式配置效率世界各、各区经济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达更高水平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同区经济体化标志区域经济合作现良发展势区域经济体化表现越越家加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通区域内际工寻求扩经济合作提升经济增潜力近东亚区经济合作发展格外引注目10+3模式与10+1模式现标志着东亚区经济合作始步入体制化发展新阶段区域经济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区别相互关系1.区域经济体化产我应看作家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系列程重要程仅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并且推经济全球化发展前所述经济全球化首先世界市场全球化世界市场割首先主权割际工发展要求经济突破界限制使内市场同际市场更加紧密结合并且使内市场进步际市场机组部需要际惯例定范围内制度性安排际商务提供便利由于区性安排较边安排协商范围较更易实践更易功所区域经济合作广受欢迎并加速发展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断加强并加速发展情况区域经济体化加速发展特别由政府间自由贸易协定推区域经济合作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各经济发展带新机遇挑战随着世界市场环境变化各世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核问题何更利用际工吸引更跨投资本、本区经济繁荣提供条件区内各实施经济体化措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仅使各关家享受区域经济体化带际工利益且通创造稳定区域市场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吸引跨投资能力保持区域内各经济区域经济持续增潜力3.显经济全球化比区域经济体化更强种具结构性特征趋势世界市场全球化能够造吸引企业投资环境基础素市场经济体制世界市场经济主体跨公司行意愿决定市场走向市场结构变化主要力量影响乃至改变许家政府经济政策主要力量意义讲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已经刺激区域经济体化加速发展重要素说目前区域经济更加注重内部合作趋势区域内家应全球化种战略调整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种区域性体制安排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体化区别于:前者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经济、资本市场际化及市场机制作用推者则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序发展目标建立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体化措施、实现体化目标基础尽管其发展力实施途径同终都推世界经济发展各区经济间相互融合更重要企业创造更统市场环境世界范围内商务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区域经济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相辅相实现两种潮流互共同发展5.目前际经济合作双边、区边三层并行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单家应际竞争实施经济措施效减弱需要新应力量所区合作边合作受普遍重视况且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已富效区域经济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式使区域内关家充利用际工自身经济发展谋取利益产明显示范效应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异跃于家言参加区经济合作已经进行际经济合作必少种形式
经济全球化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产物定程度适应产力进步发展要求促进各经济较快发展同使世界经济发展蕴藏着巨风险

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有哪些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
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
5、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的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目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 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