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岑参怎么读音 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3-02-16 02:08:17 1085
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原文及翻译赏析 高冠谷口招郑鄠原文: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簷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高冠谷口招郑鄠翻译及注释翻译说好了今天前来拜访

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原文及翻译赏析  

高冠谷口招郑鄠原文: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簷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高冠谷口招郑鄠翻译及注释

翻译说好了今天前来拜访你,现在却只看到空空的书斋,而不见你的身影。这时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山涧的花儿更显娇美,水潭边的树木高高矗立,在春云笼罩中倍感暖意。门前的小路已长久没有人迹,只有成群的鹿儿快乐地玩耍。只有和衣小憩于枕席之上,在氤氲的雾霭中,恭候你的归来。

岑参怎么读音 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原文及翻译赏析

注释1郑鄠(hu):作者友人。2空斋:空屋。3涧花:山涧里的花。涧,指高冠谷水。暮雨:傍晚的雨。 宋柳永《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4潭树:水潭边的树。潭,指高冠谷中的石潭,名高冠潭。5门径:当门的小路。6山霭(ǎi):山上的云气。氛氲(fēn yūn):云雾朦胧貌。 南朝宋鲍照《冬日》诗:「烟霾有氛氲,精光无明异。」

高冠谷口招郑鄠赏析

  此诗前两句「谷口来相访, 空斋不见君」点明事由,作者来到高冠谷口来拜访朋友,却只见空屋不见人影。大概正因为未见人,就更留意谷口的风景和幽静的环境。「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山涧的花在暮雨之中红艳似火,潭边的树为春云笼罩暖意顿生,着实迷人;「门径稀人迹, 簷峰下鹿群」,门前的小径人迹罕至,靠近屋簷的山峰上常跑来鹿群,何其幽静。「衣裳与枕席, 山霭碧氛氲」,屋子里的衣裳和枕席,全被碧色的山雾弥漫侵吞,他的乐于隐居之情溢于言表。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簷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人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著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此诗颇见出岑参写景绘物的不俗功力。诗人艺术嗅觉的灵敏及善于捕捉平凡景物中独特的意蕴,于此诗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好新奇巧妙的想像的审美意趣。如三、四句「然」、「暖」二字,即构思巧妙,新人耳目,沈德潜评其「工于烹炼」(见《唐诗别裁》卷十),甚是。全诗优美清幽的环境刻画,渗透著诗人对田园野趣、隐逸生活的追慕和神往,而这种情感又不露声色地隐含在诗人对自然风光细致独特的描写中,这又是岑参诗歌的特色之一。

高冠谷口招郑鄠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岑参隐居终南山时。开元(唐玄宗713—741年)后期岑参随兄至长安求仕不成,便随兄长来到山水秀丽的高冠峪中,置业并建起了简陋的别墅草堂,耕读于此。他的朋友郑鄠隐居在高冠谷口,相距不远,时相过从是情理中事。此次到谷口来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有感而作此诗。 诗词作品: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词作者:【唐代岑参诗词归类:【写景】、【访友】、【抒情】、【隐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