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我国著名历史人物(姓潘的)有谁

我国著名历史人物(姓潘的)有谁
1、潘崇。
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
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
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
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亦称为潘河阳、潘安。
“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
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
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
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
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
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
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
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
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
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
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
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
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
(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
与弟大观皆以诗名。
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
与弟大观皆以诗名。
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
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
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
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
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
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
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
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
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
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
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
好藏书。
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
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
字锡九,河北安新人。
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
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
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
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
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
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
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
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
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
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
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
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
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
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
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
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
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
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 1908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
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
于1976年逝世,终年68岁。
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
江苏宜兴人。
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
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
江苏宜兴人。
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
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
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
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
1925年加入gcdzg,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
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
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
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
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早年名天授。
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
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
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
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
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
又长于指头画。
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
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